APP下载

苏州培养智慧物流人才的策略研究

2020-12-07谢璟恺

商场现代化 2020年19期
关键词:智慧物流人才培养

摘 要: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给智慧物流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对如何培养智慧物流人才满足发展需要提出了挑战。本文从智慧物流的内涵和特征着手,分析苏州智慧物流人才的需求,从提升信息化素养,加强现有物流人员培训;校企紧密合作,强化职业院校教学团队建设;适应智慧物流发展需求,修订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紧跟行业变化,开发校企合作活页式教材;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五个方面对在职员工能力提升和在校学生能力培养提出培养智慧物流人才策略。

关键词:苏州物流;智慧物流;人才培养

2017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大力发展智慧物流,提升流通供应链智能化水平”。苏州作为长三角重要的经济发达城市,同时也是物流大市,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环节中的应用,提升物流发展水平,既有解决推动港口、空港、公路和铁路多式联运,实现无缝对接需求,又有物流企业做大做强,满足业主个性化要求,提高效率,降低用工成本的现实需求。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物流业的重要性再次得到凸显。自动化、无人化物流场景受到广泛关注,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在物流行业的推广应用,智慧物流的发展已然是大势所趋。提高物流企业员工的素质,培训培养具备现代信息技术和物流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保障智慧物流技术在行业企业的应用,显得尤为紧迫。

一、智慧物流的内涵和特征

智慧物流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硬件等智慧化技术与手段,提高物流系统思维、感知、分析决策和智能执行的能力。通常来说,智慧物流具有两大特点:一是互联互通,数据驱动。通过大数据使各物流要素间能相互连通,运用数据进行物流业务的控制和管理。二是深度协同,高效执行。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模式,基于全局优化的智能算法,调度整个物流过程中各节点的高效分工合作。现阶段,物流企业对于智慧物流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物流数据服务、物流云服务和物流技术服务这三大领域。具体来说就是搭建智慧化大数据平台,实现上下游企业的深度协同,通过数字化运营管理,掌握实时需求变化,实现智能调度,动态决策,利用智能化设施设备,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作业。

二、智慧物流发展呼唤高技能复合人才

近年来,苏州物流从业人员一直保持较快增长,特别是快递及电商物流领域,其人员的增长是这几年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但是苏州现有的物流从业人员大多从事简单的机械操作,部分人员的物流专业知识陈旧,人员素质跟不上苏州智慧物流发展的步伐。根据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0年4月发布的《苏州市2020年重点产业紧缺专业人才需求目录》显示,在其调研的现代物流企业中,高中及以下员工占比41.28%,大专学历占比33.69%,本科学历占比24.26%,硕士学历仅0.77%,硕士及以上学历所占比例远低于所调研的12个紧缺行业的平均值3.1%,为12个紧缺行业中最低。根据苏州市物流协会和苏州市现代物流业商会的相关人员介绍,大多数的企业现在最需要也最难找的是既懂物流,又有其他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虽然对于这类人才数量上的需求暂时并不大,但是由于物流是一个近几年才快速崛起的行业,其本身的人才储备就较少,很多高学历高技能的精英不愿在此行业工作。因此,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高层次人才在市面上少之又少,使得企业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才。在重点产业紧缺目录中,现代物流相关的紧缺岗位多达38个岗位。

苏州市正全力打造具有苏州特色的智慧物流体系,物流企业也正在根据其自身状况与市场的需求大力发展智慧物流。未来的物流行业需要的是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既要熟悉物流业务流程,又熟悉现代信息技术,并且能熟练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进行物流业务的管理和优化。发展智慧物流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势必有所增长,培养高技能的复合型物流人才势在必行。

三、苏州智慧物流发展的人才对策

1.提升信息化素养,加强现有物流人员培训

苏州现有的物流企业仍以传统物流为主,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物流专业知识,扎实的实际操作能力,但现代信息技术的专业知识不足,技能欠缺。除少部分智慧物流公司从业人员外,大部分从业人员对于智慧物流的相关内容更是不了解。然而,企业转型升级已然是大势所趋,有必要对于现有物流从业人员进行现代技术培训,加强其对于智慧物流的认知。要让在职人员接受智慧物流的培训,首先需要让企业领导以及员工本身意识到培训学习的重要性。这可以通过行业协会定期组织交流活动,分享智慧物流的最新资讯和物流公司使用智能化设施设备以及大数据系统进行物流业务管理的成功经验,让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意识到智慧物流的优势和重要性,再通过高层管理者逐步向一线员工传播。

2019年,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随后,江苏省教育厅等多个部门共同发布了《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面向社会人员开展全日制学历教育实施办法》,随着该办法的落地实施,越来越多想要提升学历的一线从业人员有机会走进高校进行系统性学习。该办法中提到各高校应选择就业率高且就业前景好的紧缺型专业面向社会人员招生,而物流管理恰好就是这样的专业。各高职院校在教学资源有富余的情况下可以将物流管理专业列为面向社会人员进行招生的专业之一,在招生时可优先录取在物流企业一线工作的有学历提升需求的员工,这类员工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在传统业务操作方面较为娴熟,因此和在校生相比应减少传统业务操作方法的课程,增加智慧物流管理的相关课程,帮助其适应未来物流行业的发展。企业应鼓励员工进行这样的学历提升,只有员工整体素质和能力提高了,企業才有转型升级的基础,才能更好地在行业中立足。为此,企业可以制定相关政策,给通过学习获得全日制高职学历且继续为企业服务的员工一定经济补贴和晋升机会,由此来激励员工进行在职学历提升。

行业协会应发挥其组织作用,为学校和企业、企业和企业牵线搭桥。校企可共同开发关于智慧物流的培训内容,企业提出培训需求,学校根据企业的需求制定培训的理论内容,通过讲授、探究等多种方式把智慧物流的新趋势、新技术带到一线,同时培养员工自主学习的能力。而智慧物流设施设备的研发企业则可以为有转型需求的传统物流企业提供实践培训,让其体验最新的软件和硬件设施设备。同时,企业可以出台相关的管理条例,将员工的在职学习纳入绩效考核,设置学习积分,并将其作为员工晋升的条件之一。

2.校企紧密合作,强化职业院校教学团队建设

适应智慧物流发展趋势,职业院校要完善智慧物流教学团队。建立标准,完善“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办法,促进职业院校教师自我提升。“双师型”教师自被提出以来其定义一直存在争议,直到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将“双师型”教师界定为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然而,这样的界定非常宏观,很多学校在进行细化落地时为了明确认定标准,将“双证型”教师认定为“双师型”教师。物流管理的相关职业证书都偏向于传统的物流管理方向,考察更多的是从业人员对于基础物流管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于智慧物流相关内容鲜有提及,仅用证书来界定智慧物流管理的“双师型”教师是不完善的。院校可以完善“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办法,将专业教学能力、教学成绩、技能水平和行业、企业的工作、实践经历纳入认定标准。建立学校、行业协会以及智慧物流企业等联合培养新型职教教师的机制,发挥行业协会的优势,在智慧物流龙头企业中建立教师实践基地。学校可完善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办法,保障教师企业实践的时间,定期让教师到企业交流,学习智慧物流技术、企业操作标准以及运用管理经验,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积累教学素材。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实现教师在岗自我提升。

深化校企合作,企业导师进课堂,承担部分专业课程教学任务。大多数院校教学团队中的企业专家、导师是以讲座、宣讲会的形式介绍企业最新资讯和技术,这对于学生来说远远不够。学校可在行业企业中选取优秀有教学意愿的高技能人才进行培训,提升其教学能力,承担部分实践教学,或是借助信息化手段,让企业导师走进课堂,将企业新技术、新标准融入日常教学。在学校进行招聘时也可以将企业相关工作经验作为录用的必备条件之一,选取有实际智慧物流从业经验的人员承担教学工作,更好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对接。

3.适应智慧物流发展需求,修订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虽然目前在物流企业中传统的基础性岗位仍占主导,但随着智能设备的大范围应用,物流数据服务、物流云服务和物流技术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行业企业对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向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转变。职业院校物流专业要将这种变化体现在每年制订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上,调整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修订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一是要确定典型智慧物流岗位。要认真梳理分析当地主要人才招聘网站涉及智慧物流岗位的需求变化,通过岗位描述以及岗位职责,了解岗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走访专业合作企业,了解智能设备应用、维护要求,了解物流智能平台应用情况,从而确定典型智慧物流岗位;二是要确定典型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要和合作企业一起对典型岗位的共性要求进行分析,入岗要求和职业发展,要从单纯注重物流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增加现代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养掌握物流管理和智慧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确定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三是要对照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调整教学内容,确定开设课程。在重构课程体系时,要认真分析在掌握智能技术的知识和能力上要做哪些加法,开设哪些课程,因受总学时限制,在“传统”物流技术管理上要做哪些减法,停开哪些课程,从而确定物流专业的核心课程。智慧物流人才更加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在素质培养上要增加人际交往,团队协作、持续学习等课程的学习。

加强智慧物流实训资源的建设。智慧物流是近几年来的新兴技术,大家虽然经常听说无人仓、自动化立库等典型智慧物流技术,但大多是通过视频、微课等方式了解,对于其在物流中的实际运行场景很少有直观的感知,要培养能适应智慧物流发展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光靠利用电子资源进行认知是肯定不行的,必须要结合实践。大多数学校现有的校内实训资源还是以人工机械操作为主传统物流实训基地,学校可以在传统的资源条件上进行智能化升级,增加部分典型的智能化设备,例如agv小车等,让学生能有机会动手操作。很多学校对于建设智慧物流实训基地这一问题上属于有心无力,主要还是智慧物流设施设备价格高、维护要求高,学校没有充足的经费支持智能化升级。在这样的情况下,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和智慧物流企业深度合作,给予一定的优惠条件,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如与企业在校内共建设智能仓,该仓承担企业正常业务运行,同时接受学生实习,企业骨干员工担任实习指导教师,条件成熟后仓内部分岗位可以由在校生轮流承担,这样学生能有一线实践和实习机会,企业也能以较低成本完成部分工作。

4.紧跟行业变化,开发校企合作活页式教材

现有物流管理教材大多是源于普通教育的学科体系教材,其内容陈旧,脱离行业、企业实际,大多以理论为基础,实践性较差,无法适应生源变化和满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而且,智慧物流作为新兴的快速发展的产业,在现行的专业课教材中大多只是提及相关概念和发展趋势,鲜少有对具体的操作流程、运营管理等进行深入挖掘,现行教材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无法满足物流行业转型升级的需要,职业院校在开设智慧物流相关课程时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开发活页式教材的方式弥补这一不足。

对于新增的智慧物流设施设备应用、管理的课程,应根据教学内容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学校可以首先选择一家智慧物流领军企业进行合作,针对企业的岗位需求聚焦1-2个典型工作岗位,对于典型岗位的工作内容进行梳理,分析岗位能力目标,编写基于智慧物流相关岗位工作流程的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将企业标准操作流程带入课堂。对于物流管理专业中以理论为主的课程,例如《物流基礎》,还应当选用近三年的国家规划教材,但同时可用活页式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这类活页式教材应主要包括企业的典型案例、行业发展的最新资讯等,利用活页式教材弥补传统教材修订的行业间隔间产业新技术、新资讯。

活页式教材的内容可以来自于企业提供的标准工作流程,也可以是教师所搜集到的行业案例,但都应该为行业、企业第一线的任务或者案例。教材内容应在企业工作任务、典型案例的基础上加入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对接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和物流管理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并通过项目化或者模块化结构组成,可将具体工作内容分解成一个个项目或模块,每个项目或模块中以任务为单位进行教学,各任务间应根据学生能力的提高和认知水平的变化而有难度的变化。思政元素也是活页式教材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要在教学内容中植入思政元素,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学生的品德修养,例如在介绍智慧物流新技术时可以选取我国物流龙头企业自行研发设施设备,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在教材中可设置课前、课中、课后模块,明确学习任务。在内容设计上应以引导为主,设计引导性、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为了方便学生使用,可在活页式教材中可留有笔记区域和反思总结区域,让学生将学习全过程记录在教材中。

在使用活页式教材时还应搭建配套的信息化资源库,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学习中的重难点。智慧物流的技术设备价格高、更新快,且很多占地面积较大,很少有学校有条件能配置全套实物设备用以教学,因此,可以加强信息化资源库的建设,利用企业实景视频、动画、虚拟仿真软件等技术手段帮助学生更好掌握学习任务,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核心目标。同时,还应注意活页式教材的更新工作,虽然活页式教材可以在使用过程中根据行业发展实时更新内容,但需要定期对于教材进行全面修订,删去已经过时的内容,将新技术、新工艺融入教材,适应产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

5.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施阶段,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工作任务为导向,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更新迭代非常快,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虽然不用从事技术开发工作,但是要能对于智慧物流业务流程进行管控、优化更新、对智能设备进行维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在课前可利用翻转课堂的模式让学生熟悉基本的理论知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课上可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结合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现场学习等传统教学方法以及“世界咖啡、餐垫学习、角色扮演”等企业常用培训方法,利用情境导入、项目探究、案例学习等方式开展教学,将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通过任务和项目深度融合,培养学生在真实岗位上實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获得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更好地适应今后智慧物流的发展和自我发展的需要。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加强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使用。一是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引导学生利用活页式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资源和网络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培养搜集、筛选信息解决学习难点的能力,养成使用线上资源解决问题以及实时学习的习惯。二是充分利用教学平台中的数据统计功能,通过数据分析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时调整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京东物流.中国智慧物流2025应用展望[EB/OL].搜狐网,2017-06-14.

[2]李晓丹.智慧物流视角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究[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0(02):38-42.

[3]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苏州市2020年重点产业紧缺专业人才需求目录[EB/OL].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2020-04-24.

[4]沈立中.浅谈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J].改革与开放,2017(06):109+111.

[5]郭清瑛,粘安庆.政策导向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6):94-96.

[6]陈高锋,付建军.活页式教材设计及应用探索与实践[J].陕西教育(高教),2020(05):26-27.

作者简介:谢璟恺(1990.05- ),女,汉族,籍贯:江苏苏州,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

猜你喜欢

智慧物流人才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面向小城镇连锁零售业的智慧物流配送模式研究
我国智慧物流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面向小城镇连锁零售业的智慧物流配送模式研究
基于车联网技术的智慧物流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