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阅读教学自读自悟过程中问题的设计

2020-12-06马玲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20期
关键词:问题设计小学语文

马玲

摘要:新课标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提出了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掌握文章内容,完成阅读任务,而自读自悟的阅读方式以学生自主思考、自由表达、独立学习为主,与新课标的要求不谋而合。因此本文以“浅谈阅读教学自读自悟过程中问题的设计”为题,重要阐述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自读自悟时所设计的问题,以及如何有效地设计引导性问题,进而帮助学生独立完成阅读活动,并独立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读自悟;问题设计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开展阅读教学,通常以“语言传递”为主,更侧重学生能够学到多少,反而忽视了学生思考的能动性。而自读自悟式阅读教学倡导教师发挥问题引导作用,辅助学生完成阅读任务,不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质量与效率。那么如何设计自读自悟的问题,使学生保持阅读的积极性,维持阅读的好奇心?以下是笔者根据自身的工作实践所总结的教学经验,希望能够为广大同仁带来帮助。

一、层次性:逐渐深化学生阅读探究

小学生的“畏难”心理导致其断层式学习,知识一旦超出他们的承受范围,便会选择自动放弃。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自读自悟时,可以设计层次性问题,由简入难,由浅入深,让学生的“畏难”心理逐渐消除,同时也能够让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得到增强。例如,教师在教学《母鸡》这一课时,首先让学生进行自读自悟,其目标是理解与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因此首先教师根据学生的经验与教材内容,提出了生活化问题:“大家是否喜欢母鸡?为什么?”然后再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延伸:“作者开头介绍自己讨厌母鸡,结尾又说不敢讨厌,这是为什么?”最后再问:“为什么是不敢讨厌母鸡?而不是开始喜欢母鸡?”一系列层次性的问题让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增强,也逐渐深化了学生的阅读探究范围,突出了本次阅读的重点与难点。

问题的层次性引导学生阅读的思维阶层,同时也会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对于学优生而言,难度较大的阅读问题是其前进的目标,学能生则更适合难度适中的阅读问题,而学困生可以从难度最小的问题中逐渐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蝙蝠和雷达》时,为学困生设计了在文章中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如:“蝙蝠在夜里为什么不会与其他东西相撞?”此时学生通读全文,便可以得出“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然后針对学能生,教师以总结性的问题为主,在学困生的问题基础上加大难度,如:“根据文章的第四、五、六自然段进行填空,了解实验内容与结论。”最后学优生则需要再加大难度,如:“根据文章内容绘制雷达的探路方法示意图。”总之,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化,使每个程度的学生都能够在自读自悟中得到满足,从而推动班级学生语文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引导性:增强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以表象为主,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自读自悟式阅读中,大多数学生的侧重点会停留在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不能实现深入思考、探究与总结。因此教师要设计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深入探究文章情感、写作结构等,并在此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少年闰土》作为鲁迅《朝花夕拾》中收录的文章,值得学生阅读与学习。但是很多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只能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闰土与鲁迅小时候的趣事,但是并不是自己感悟出鲁迅对儿时的怀念,以及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因此设计了以下问题:“闰土与当时的‘我是什么关系?闰土是怎样的人?文章中那部分可以看出作者对闰土情感特殊?”根据这些问题,学生在阅读时便会不断地思考与感悟,实现深化阅读的效果。

教师在学生自读自悟中所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重要途径。引导性较强的问题使得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地探究与思考,以重难点突破作为自读自悟的目标,以问题作为引导形式,让学生关注优秀文章的写作风格、写作方法以及情景交融等手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阅读视频,还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实现读写结合的作用与效果。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关注阅读的侧重点,让学生了解哪些部分可以略读,略读的要求是什么?哪些部分需要精读,如何进行精读?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技能,并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与效率。

三、个性化:有效激发学生个性发展

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并没有做好对个性化程度的精准把握,教师通常以学生整体作为授课目标,以统一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并没有尊重学生的差异化发展。而自读自悟式阅读教学侧重学生的独立发展,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变会得到强化。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个性化问题,以自主、自由为原则,鼓励学生在阅读中独立思考,并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教师要给予肯定与适当的引导,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成长中找到闪光点,找到属于自己的个性。

例如,教师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从本文的宏观情感角度出发,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自读自悟时,要让学生意识到国家崛起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每位学生需要承担的责任等,但是从微观角度出发,教师也可以允许大家有不同的读书目标,此时便可以提出开放性问题:“大家是为什么要读书呢?”有的学生说:“是因为自己长大想做一名律师。”有的学生说:“因为爸爸妈妈的期许。”各种各样的回答,体现了学生不同的思考,教师也要鼓励大家朝着目标前进。然后再让大家带着自己的目标进行阅读,了解周总理在小时候的读书理想。总之,个性化的问题答案绝不是唯一固定的,它根据学生的不同而变化,是激发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自读自悟的阅读教学模式中,问题作为“点睛之笔”,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层次性问题,让学生一步一步地攀登阅读高峰;引导性问题,让学生的阅读思维逐渐深化;个性化问题,让学生彰显自己的个人风采。总之,问题就像是学生阅读的“灯塔”,指引方向,提升思维,使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成长,为教师的教学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彩英.培养小学生自读自悟能力的方法与途径[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15):43-44.

[2]孙士洁.浅谈阅读教学自读自悟过程中问题的设计[J].新课程(小学),2018(04):61.

猜你喜欢

问题设计小学语文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问题导学案”的有效实施
对EEPO课堂问题设计的思考
精设计,巧提问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