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初探

2020-12-06罗信兴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32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自主学习

罗信兴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对综合素质的不断重视,学校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新世纪对教师的要求。而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既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又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主战场。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应多渠道、多方位、多角度地挖掘、研究、使用教材中的创新思维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去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优秀的创新品质。

【关键词】创设情境;引导观察;走进学生;自主学习;体验感悟

下面就对在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谈谈笔者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笔者认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并发展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愉悦的氛围之中,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而儿童的观察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于一个问题不要急于按照所想的方法来求解,而要认真地去观察。所以要为同学们创设一定的情境,指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笔者让学生考老师,让学生随便说出一个数,教师就能很快地作出判断这个数到底能不能被3整除。让学生考老师,课堂的学习气氛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打下基础。接着让老师考学生,看看学生能不能不通过笔算,直接作出判断。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家的电话号码,看看自己家的电话号码是否能被3整除。最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观察这些数字,看看他们有什么特征,他们的和又有什么特征。学生通过观察,得出能被3整除的数和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不相同,不能看末尾的数,而要看他们的和。通过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的能力,又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因为这个规律是他们自己发现的。如果单纯地把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教给学生,就失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机会,也不能使学生更好地牢记这个规律。

因此,通过创设情境,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己深刻观察,既可以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又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牢记知识。

二、引导观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但是想象不同于胡思乱想,必须要有扎实的基础和丰富的经验,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教师必须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提供想象的材料,诱发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想象。

例如,在学习“小数的意义”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认识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这个知识点的同时,让学生去猜想“两位小数表示什么,三位小数表示什么”。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大胆设问、各抒己见,学生充分活动,让学生去猜,去想,猜想问题的答案,猜想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都讲出来,成为学习的主人,推动其思维的主动性。学生会认为,“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因为学生通过观察,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一份就是百分之一米,也就是0.01米,同样的方法,可以知道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通过猜想,使学生的创造性有效地激发出来,想象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

三、走进学生,培养学生的独创能力

在课堂的教学中,学生可能会有“教师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这个想法,不敢对所学的定义、概念、规律等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想法、完全抹杀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想象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当学生的朋友,让他们感到我们并不是权威,而是在帮助他们学习,是他们交换意见的参与者,让他们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强化他们自己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反对人云亦云,书云亦云。

例如,在学习简便方法的时候,教师出示“3264÷32”,让学生自己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简便运算。学生们都会这样算:3264÷(8×4)=3264÷8÷4=102。教师再从中引导,和学生一起共同探讨有没有其它的方法,让他们大胆地提出自己对这题的看法,让他们独立考虑,教师听取他们的意见,有的学生经过思考,会这样认为:3264=3200+64,所以3264÷32=(3200+64)÷32=3200÷32+64÷32=100+2=102,学生不受传统的习惯和先例禁锢,能提出这样的简便方法,教师要极力表扬他们。

四、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求异能力

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发展的基础。求异思维是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想,思维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去找别人没有找到的方法和窍门。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给学生们一定属于自己的空间,让他们自主学习,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求异,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学生在求异思维中不断获得解决问题的简捷方法,有利于各层次的学生参与,有利于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乘法意义》时,出示这样一道加法题9+9+9+5+9=?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有些学生提出9×4+5的方法解答。而有一名学生提出了新方案,用9×5-4的方法解答。这个学生的思维有创造性,这个方案是他自己发现的,在他的思维活动中,他看见了一个实际并不存在的9,他假设在5的位置上是一个9,那么就可以把题目先假设为9×5,对于别人看不到的问题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这种创造性思维的闪现,教师要加倍珍惜和爱护,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不断鼓励学生发展求异思维。

五、体验感悟,培养学生的活用能力

在巩固联系的设计方面,一是要出一些巩固知识点的联系,二是要出一些可以锻炼学生灵活能力的题目,让学生在学习、练习的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所学的,老师所教的,遇到具体问题灵活多变,活学活用活化。

例如,教师设计“乘法分配律”的练习时,不但要出一些学生们能直接运用这个定律的题目,如,“23×101”,还要出一些与本课知识点有关的,如“43×99”,让学生在充分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同时,自己动手做一做,看能不能灵活地运用乘法的分配律,有的学生可能会这样算:43×99=43×(100-1)=43×100-43×1=4300-43=4257,教师应及时表扬这样的学生。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活用能力。

又如,在教学“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数乘以一些整十数、整百数,或者除以一些整十数、整百数这样的题目,如,“0.23×1000,5.9×10,38.2÷100”由于学生们没有学习过小数的乘法,这就要他们结合这节课的内容,灵活运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这一规律的逆应用,知道扩大或缩小小数点应该怎么移动.

人贵在创造,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起到组织引导、控制以及解答的作用,要改变以前旧的教育模式,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局面,这样才有利于培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自主学习
如何将生活实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