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法专业型硕士培养及学位论文写作刍议

2020-12-06吴慧平

大学书法 2020年5期
关键词:专业型硕士论文

⊙ 吴慧平

浙江美术学院从1963年开始招生书法本科生,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3年首都师范大学开始招收书法博士生,专业的高等书法教育已经走过近60年的历程。到目前为止,经过各界人士的呼吁与书法学人的努力,书法学科有了自己比较完备的本科、硕士、博士培养体系。截止到2020年,全国有近114所高校招生书法硕士研究生。[1]专业的迅速发展,使书法已然成为一门比较自成体系的学科门类。[2]但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书法人士还是对书法学科的学科属性存在不同的争议,对于书法学这门特殊的学科到底放在哪个学科门类下也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方案。因此,高等书法教育的教学尤其是书法研究生的培养至今还处于各自为阵的状态。如果一个书法教师只是仅仅教授一两门与书法相关的课程,没有上升到学科教学体系的认识高度,那么他对于书法的课程体系建设也不见得比一般的老师更清晰。北京师范大学的倪文东老师曾在其撰写的《当代中国高等书法教育现状的调研与思考》一文中指出:当代中国书法高等教育具有很好的发展势头和潜力,发展迅速,特点鲜明。但也面临着专业名称不明确、学科分布不科学,教学大纲不规范、培养方案不统一,招生考试内容庞杂、形式不规范,师资力量不平衡、因人而设课,教学环境不合格、硬件有差别,教材不统一、教学方法不科学等问题。[3]可以说到了今天,以上问题仍然还是高等书法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今天我们主要探讨的是书法专业型硕士的培养及学位论文的写作问题。

一、国家政策指引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的是国家对研究生培养的有关政策,也就是说国家对于研究生的培养政策是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如何?这是我们每一个培养单位以及相关教师必须了解的,它是书法研究生培养得以实现的前提。

2009年3月,全国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联席会议在京召开,教育部陈希副部长在会上明确提出“大力加强应用人才培养,逐步压缩学术型人才培养的比例”的要求。随后,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文件,决定从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范围。我国的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于2010年7月向社会发布,提出了“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任务。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可以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它主要通过各高等院校举办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来进行招生。在2011年1月4日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张尧学指出:继续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首先要继续调整结构,从2010年专业硕士占研究生总数的25%,到2015年的50%以上,不断地扩大专业硕士的比例。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转变模式,学校教育和行业、企业要进行深度联合培养,如课程体系除了学校开设的基础课还有行业企业开设的实践训练课;研究的课题必须是和实践行业需求相一致的,不是制造废纸论文和项目;导师队伍要由学校教授指导为主,转变成学校教授和行业企业的骨干相结合的双导师制度;出门方式,也就是说毕业时除了毕业论文之外,还要以工程、文学作品、艺术创作、项目设计等方式呈现;双证改为三证,毕业的时候有条件的学生除了拿到毕业证、学位证外,还可以通过资格考核拿到职业资格证,等等。第三个大的方向的改革就是要树品牌,也就是说发挥各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发挥自己学科的优势,二级学科的学校可以自行设置,同时教育部还批准在32所部属高校和32所地方院校进行综合改革试点。[关于印发《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会议纪要》及林蕙青部长助理讲话的通知,教研司(2011)3号]2017年开始,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开始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尽管专硕概念在我国运用的时间并不算长,1991开始实行,2010年政策改革,但从目前国家的政策导向来看,未来的发展重点一定是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招生规模也应该在各大高校研究生培养中占有主导地位。

二、学术型与专业型硕士的区别

从学位划分上来看,硕士研究生可以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两种。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的区别在哪呢?学术型学位(academic degree)侧重于理论探索和学术研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一般为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设,一些学术型学位硕士毕业后还可能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一般不与实践与应用层面相联系。它依照大的学科门类分类而设立,共有十三个: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

专业型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为有专门职业要求的研究生教育学位而设的,目的在于培养在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学位是以专业实践为导向,尤其重视实践层面和应用层面的培养。目前,我国的专业学位类型多达38种,如工商管理硕士(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法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教育硕士、公共卫生硕士、体育硕士、工程硕士、会计硕士、建筑学硕士、临床硕士、艺术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农业硕士、兽医硕士、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保险硕士、资产评估硕士、警务硕士、应用心理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出版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文物与博物馆硕士、城市规划硕士、林业硕士、护理硕士、药学硕士、中药学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图书情报硕士、工程管理硕士等。各专业学位根据专业特点和职业性质,在招生对象、培养模式和学习方式上,均有很大的不同。国家对于专业型学位课程设置是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要求有为期至少半年的实践环节。而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则主要是培养学术研究类人才,学术型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强调专业文献阅读量,一般还要求撰写并发表论文,理工类专业的研究生还要求做科学试验,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创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质,为教学和科研奠定基础。

知道了以上区分,我们再来谈谈书法专业型硕士的培养。

三、书法专业型硕士的培养

目前对于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还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方案,原因在于:一是因为书法学这个二级学科设立得还不是太久;二是由各个培养高校书法学科所附属的单位不一而导致。目前书法学学科主要在各大学的文学院或专门的美术学院同时存在,当然还有在其他学科下面的,如美学、史学、文献学、教育学,等等。我们认为在专业性院校更应该突出书法学视觉艺术层面的属性,而在综合类或师范类大学更应该突出书法学科的文化属性。也就是说书法学在艺术与文化层面的功能在目前的时代背景下均不可或缺,只是在不同属性的学校各有不同的侧重而已。2012年当艺术学上升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后,书法学从属于美术学学科,没有自己独立的专业硕士培养方案,只是附属在艺术学下面的一个方向而已。因此目前的培养方式还只能紧跟艺术硕士的培养方案来执行。未来是否有可能有专门的书法专业硕士学位,我们很是期待。

1.培养方案建设

从书法专业硕士培养方案而言,其在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大致可以分为几类:一是公共课,如外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二是专业基础课;三是专业必修课;四是选修课程;另外就是教学时间和毕业环节了。我们以2020年教育硕士培养方案为例,来看看书法专业型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该如何做。教育硕士的培养方案主要以课程学习为主,同时重视学位论文的撰写。课程采用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36学分。课程主要分为六大块。一是公共课:2门,64学时,4学分,主要是外语、政治理论两门课程。二是专业基础课:4门,128学时,8学分,课程名称固定,不可更改,它们是教育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研究方法、心理发展与教育四门。三是专业必修课。5门,160学时,10学分,专业必修课程包括学科课程与教材研究、学科教学与设计实施,自设课程等。其中自设课程是由培养院校根据目标和学科特色自行设置。可开设旨在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的学科素养类课程,或提升学生教学评价与实践反思能力的教学评价与反思类课程,或旨在增强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信息技术应用类课程。四是选修课程:3门,96学时,6学分,专业选修课程包含三类,一类是专业理论知识课程,二是教学专业技能类课程,三是教育教学类课程。每一类专业选修课至少设置2门课程。五是教学实践:128学时,8学分。六是毕业环节:32学时,2学分。

从以上可以看出,作为相对规范的专业硕士课程培养体系,一定要具有层次清楚而相对丰富的授课内容。目前虽然没有专门的书法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但我们提前对这一学科进行规范是非常有利于书法学地位提升的。广州美术学院书法专业硕士人才的培养最早可以追溯到1987年,当时的导师为张治安、尚涛教授。后王见教授、祁小春教授、吴慧平教授等先后进行了书法研究生的培养。就培养方案而言,我们认为4门专业基础课可以如下开设:书法理论、古代与传统文化、书法课程与教学论、书法教育研究方法。专业必修课可以开设书法课程与教材研究、书法学科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国古代书论选读、书法鉴赏、书法文献学、书法与工艺制作、书法临摹与创作、篆刻与手工艺、书法调查与研究,等等;而专业选修课程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书法专业理论知识类,二是书法教学专业技能类,三是书法教育教学管理类,每一类至少要有两门以上的课程供研究生选择。专业选修课的开设可以根据各自所依附的学科自行组织,但一定要有不同的分类。实践教学课程可以分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两块,必须具有较为明确的目标和具体内容,有完整的管理与评价制度,有序组织实施。实践教学原则上不少于1年。值得注意的是在书法专业型硕士培养的过程中,要重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要有基本的制度设计,以提供实施的依据。还要有完备的实施方案,来保证制度的落实。在实习环节中要保证实践的真实效果,要发挥双师各自的优势。还有一点应该注意的是要将案例教学带入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对任课教师来说,是其教育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也是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考查。案例教学开展的前提是课前自学完成传统的课堂教授的教育理论内容,通过案例了解情况,讨论案例问题,结合所学理论,在讨论碰撞中产生新的知识体验,迸发出智慧与创造力。这是书法专业学位有别于学术学位的地方,也是专业研究生学位需要着力培养的能力。

2.导师队伍建设

目前研究生导师制度普遍采取一人负责或多人组成的导师组负责制。从理论上而言,导师组制由于有多位导师共同参与,每一位导师都有自己擅长之处,学生可以从中得到更多的启迪和更多的学术信息,但也可能出现由于责任划分的模糊,而出现谁都负责而并没有人真正负责到底的现象。一人负责制就简单有效得多,但是也有不够全面和丰富的遗憾。书法研究生的培养一般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种,不管是哪一种,较为理想的情况是采取导师负责制,但核心专业课必须由不同的导师来共同完成。目前国内具有招收书法研究生资格的单位除了少数如华东师范大学等以外,大多是采取单一的导师负责制,但基本上均没有做到核心专业课程由不同的导师来共同完成。出现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各个院校的书法教师配备缺乏或者单一的缘故。要么是教师数量少,要么是导师方向集中,如均集中在创作方面,或者是纯理论方面。这一局面是急须加以改变的。可以说这是制约书法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保证足够的师资团队是提高书法专业硕士培养质量的前提条件,从实际可行的操作层面而言,最为理想的状态是具备十人左右的师资队伍,学历结构要多样而合理,而且要逐步创造条件摆脱不依附于学术型教师队伍的状况,建立比较独立的专业学位教师队伍。在专任教师中,还要注意低中高职称的搭配,行业教师在专任教师中也要占有一定的比例。外单位获得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也要有一定的比例。只有从师资队伍上做出了保证,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书法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问题。而这一点从目前来看,很多高校均难以达到。

四、书法专业型硕士论文写作

我们在上文中已经强调了专业硕士的培养和学术型硕士培养的区别。专业型硕士学位特别突出了培养过程中的实践性与应用性,而非理论研究和学术性。因此,他们的毕业论文也和学术型论文有着较大的区别。

1.书法专业型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主要来自某一个具体实践过程中或教学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浅析颜真卿<李玄靖碑>在结构中的艺术特色》,是关于临写过程中的楷书字体的选择问题,如果是学术型论文则可能是《试论儒家思想对颜真卿<李玄靖碑>的影响》。

2.书法专业型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也与学术型不一样,它更多的是强调现有理论、方法与工具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如《颜真卿<李玄靖碑>在中学书法教学中的应用》等。

3.书法专业型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结论更多是针对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实际问题的探讨,它因人而异,带有研究者自己比较浓厚的个人色彩,而不像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一样具有一般的普适性。

4.书法专业型硕士论文目前更强调案例教学法在研究中的应用。如《书法欣赏性探究:某某中学的美育提升之道》等。

那么我们如何进行书法专业型硕士论文的撰写呢?根据多年的培养经验,本人建议如下。

1.提前确定自己的选题。

目前,专业硕士培养已由原来的两年制变成了三年制。相对来说,能让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写出一篇较有质量的专业型硕士论文。但如果要真正写好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我们觉得在选题上还是可以提前的,目前的研究生开题普遍放在二年级上、下学期。只有三年级一年的时间进行准备,而且在这一时间段还得进行毕业创作、找工作等事情,因此,如果我们的论文写作在开题之后才进行,写作过程就会变得匆忙而仓促。因此,我们认为可以适当将毕业论文的选题提前,甚至考生考上之前,就应该带着选题来,研一的时候就开始准备,这样的话,毕业论文写作就会变得容易得多。

2.依葫芦画瓢,在导师的帮助下,先找理想的范本做参考。一般而言,导师会将前几届的比较好的专业型硕士论文提前给学生参考。学生可以先看看合格的专业型论文是什么样子,什么水平,如何拟定题目,如何组织内容;当然也可以自己在知网上收集一些类似的论文,自己阅读。在这一阶段,我们要非常重视,俗话说,基础打牢,万事不恼。我们最好多阅读,仔细阅读毕业论文,这样当自己进行写作时就会有的放矢,心里踏实得多。

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定要尽早找到自己感兴趣、且有能力完成的学位论文选题,在写作的过程中,因为应用型硕士的论文所讨论的不是普遍的真理,需要我们在选对研究方法的同时尽可能地做到仔细、深入,让我们的论点更加具有说服力。

4.确定题目后,就要进行大纲的撰写。确定撰写大纲与下一级的目录,这一阶段十分重要,需要不时地请教自己的导师和在这方面擅长的同学。大纲要保证逻辑思路的正确、清晰、连贯,在这一环节,经常容易犯的错是:主题不连续,思路不清晰,前一节和后一节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关联。另外还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各个章节里主要运用什么研究方法,用什么理论与方法,用得合适与否是考验硕士毕业生在三年的过程中研究方法训练的有效指标。对于书法专业型硕士论文的研究方法一般有文献法、比较法、分析法、图文对照法、案例分析法等。

5.撰写论文环节,这个环节主要考验的是研究者的综合能力。最为重要的是如何把所想所思用比较正式的语言表达出来。很多同学由于平时写作的训练不够,写作过程中过于口语化、报告化,体现不出硕士论文的严谨性。在进行分章节撰写后,可以在每一章的最后加上一个小结,做一个清晰的归纳与总结。在撰写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细节,例如注释如何标注,图表如何呈现,标点如何使用。如果我们事前没有经过足够的训练,可以先找一本规范的论文来看。总之,论文写作格式要规范,逻辑要清晰,条理要清楚。这是我们每一个研究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6.修改环节。这一环节要多与自己的导师沟通,老师的经验肯定比我们初学者丰富,他们看过的论文多,知道写到什么程度才能达到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我们只有主动积极、留下足够的时间进行修改,才能保证论文达到合格的水平。

五、书法专业型硕士论文写作中常见的问题

论文写作是作者长期的知识积累、思考和研究的结果,无论是书法专业型的硕士论文还是学术型的硕士论文,都是作者通过自己独立思考、深入研究后所获得的富有一定学术价值或实践价值的学术成果。简言之,一切研究成果都应该是研究者自己付出的努力后所获得的研究成果,得出的有效学术结论。当然,不可否认我们在撰写和研究学术论文过程中,必然会参考到前人和他人的研究成果,甚至也会引用前人或他人的研究成果。这些都是论文写作中避免不了的现象。因此,我们在进行学术论文写作时,应该尽量避免如下现象。

(一)没有观点

有些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也下了很大的功夫,查阅了大量的一手资料,但在组织文章的过程中,缺少自己学术观点的梳理与表达,或者说不能够清晰地把自己的学术观点从众多的参考资料中呈现出来,因此出现尽管写作素材丰富,但却没有自己学术观点的现象。这种情况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尽量要避免。

(二)涉嫌抄袭

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参考别人的资料和研究成果,在所难免,但我们要明确哪些是引用他人的成果,哪些是自己独立思考得来的结论。在参考和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时,我们应该尽量注明出处,这不仅是对他人研究成果的尊重,也是区别自己与他人的研究成果的标志。

(三)注释不规范,参考文献格式混乱

论文写作除了要避免没有自己的学术观点和涉嫌抄袭外,还有一些细节如注释、参考文献等方面应该须引起我们的重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我们必须在论文中标注引用文献出处的注释和列举论文研究的参考书目。引用文献的注释一般在文末要标注,也可以在页下标注。标注的主要内容有文章的作者、题目、发表的刊物、年度与期号、引用的页码等。网络文献引用也要标明网址以及相关信息。如果论文作者没有做到这些,就意味着注释还不够规范,或者说是格式还不够统一。

(四)论文标点符号不规范

撰写学术论文,除了掌握字、词、句的正确使用,注释规范、参考文献格式正确外,还有一个细节不容忽视,这就是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在写作的过程中,有些人不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认为这是很小的一个问题,不影响大局。笔者认为细节决定成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是一个研究者最为基本的学术素养,它不仅仅意味着写作过程中的规范,也是准确地表达作者学术思想的需要和准确表达艺术理论主题思想的保障和基础。

综上所述,尽管我们的书法高等教育在最近的几十年中取得了相当可喜的发展,但实际而言,书法专业还是在夹缝中生长,还是美术学科的附庸,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发展,书法专业型硕士生的培养更是如此。相信经过社会各界有志之士的共同努力,让学校管理者提高对书法学科的认识,保证合理的师资,改善书法教学环境,这样才有可能让书法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变得更加规范合理,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应用型人才,为我国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注释:

[1]此数据由中南大学向彬教授整理而来,以2020年的高校研究生招生简章为统计依据。

[2]教育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3904号(教育类)提案答复的函(教提案[2018]第139号)中明确表示支持高校自主设置“书法学”二级学科或研究方向。

[3]倪文东,陈思,高文兴,杨杰,李伟.当代中国高等书法教育现状的调研与思考[J].中国书法·书学,2016(2):13-21.

猜你喜欢

专业型硕士论文
山东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方法探析
厦大硕士创业新一站 卖卤味
The varieties of modern English and how does this range affect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建筑学硕士揽了“瓷器活儿”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数学课程设置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基于临床核心能力专业型护理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初步探索
DSK—1500CT专业型直喷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