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以及以生为本的相关措施

2020-11-30吴月红

求学·教育研究 2020年13期
关键词:以生为本历史教学初中

吴月红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就此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德育;以生为本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初中历史教学应该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通过德育渗透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提升学生的地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阶段提高对德育内容的渗透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

(一)德育渗透形式化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虽然许多教师都认识到了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并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了一定的德育内容,但渗透过程比较表面化、形式化,德育渗透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缺少实用性和针对性。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并没有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的德育渗透也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缺少明确的教育目标,造成德育渗透的效率低下,并不能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德育作用,学生的德育水平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德育渗透不符合教学目标

教师在设计历史教案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情感状态,所以缺少明确的能力培养目标和情感目标,导致教学内容、方法、环节与学生实际的需求并不符。不仅如此,教师没有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在教学的过程中只重视教材内容的讲述,没有认识到联系学生生活的重要性,导致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脱离,学生无法产生情感共鸣,进而无法充分认可教学内容,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德育渗透的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传统教育下德育渗透的不足

在应试教育下进行的初中历史教育,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考试中取得更加理想的成绩,从而考入理想的学校,同时也能够提高学校的升学率,教师通常将教育的重心放在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上面,对于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是否完全掌握了具体内容、是否领悟了内在精神,都没有过多的重视,所以在此过程中学生失去了从历史这门人文学科当中汲取道德教育的机会。

(四)德育渗透与生活实践缺少融合

在很多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情况,通常有些教师会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将书本上的知识对学生进行传授,但是实际上生活中有很多案例可以与课堂中的学习内容相融合,从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但这种形式的融合在課堂中却很少能够见到。因此学生在生活当中也会缺少对细节的观察,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进而影响其成长。

二、在以生为本的基础上初中历史教学德育渗透的方式

(一)加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初中历史教育过程中,德育教育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通过运用正确的德育教育方式,可以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转变为一名合格的国家栋梁之材。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始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将自身树立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从而使学生通过对思想道德内容的学习为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其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树立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自己未来的人生制定清晰明确的规划。

(二)加强德育渗透的针对性,贯穿每一个教学环节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也就是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作用,并坚持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尊重学生的个性、成长规律等,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不断成长和进步。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既要传授学生历史知识,还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既有扎实的文化基础,还具备良好的素质素养。为此,教师要认识到德育渗透的重要性,明确德育渗透的方式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确保德育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使其更具有普遍性和针对性,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习惯。

(三)明确德育渗透的教学目标,重视学生的需求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既要培养学生各项能力,还要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在以生为本的基础上,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德育内容更加全面有效地渗透在历史教学中。

(四)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注重情感能力的培养

历史虽然是发生在很多年前的事情,但与学生的生活也有很大的联系。学习历史,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规律,也能增加见闻,学习更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为了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作用,教师要将历史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能力,使学生可以在生活中探索出历史的痕迹,并根据所学知识找到规律,进而提升学生的判断能力、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可以在生活中渗透学生在历史课中学到的精神、思想,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学生的情感素养,使德育工作充分发挥作用。

(五)通过合理运用历史教材,将德育教育进行渗透

首先是历史人物。通过探究历史事件中的历史人物,培养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历史的眼光。同时教师还应当运用适合的办法、正确的观点来让学生对历史人物有一个正确的概念和认识,从而完成对德育教育的渗透。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时,会学习到毕异的活字印刷术,由此可以引导学生去感受毕异不断地开动脑筋,不断发明创造,为人类造福等等,这些著名的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文化以及物质文化,也更加值得后人学习。

其次是相关名人名言、名言警句。由于初中学生正处在树立正确三观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强化学生的传统思想教育时,可以通过利用名人名言、名言警句的方式加以引导,从而实现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渗透。在历史教材中很多耳熟能详的名人名言就能够给人以启迪。

最后是教材中相关插图。初中历史教材中引用了很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涉及很多方面,比如历史人物、文物等等。教师可通过对教材中相关插图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宣扬科学进步的重要性,督促学生能够更加认真地学习,报效祖国。

(六)加强学生对历史文化的探究,实现德育渗透

德育渗透另外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就是探究性的学习。例如在清明节前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关于“家乡英雄人物”的探究性学习,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感悟到现在美好幸福的生活是无数英雄先烈所带来的,表达其对英雄先烈崇高的敬意以及强烈的爱国精神。从中感悟长大以后一定要成为国家之栋梁,为祖国、为家乡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使其思想道德修养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升,同时也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加强德育渗透,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作用,不仅要提升学生探索、发现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坚韧不拔等精神品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猜你喜欢

以生为本历史教学初中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