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究

2020-11-30张心月

求学·教育研究 2020年13期
关键词:指导策略课外阅读小学语文

张心月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对于语文教学而言,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已经逐渐显现出来。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却不容乐观。文章从选择适合的课外阅读的内容,更新课外阅读教学的观念,寻找行之有效的课外阅读的指导方法这几方面来为课外阅读教学寻找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一、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主动性

笔者调查南京某小学四年级共198名学生。数据如下:

调查显示,虽然每天坚持课外阅读的孩子很多,但自己主动阅读的孩子只有15%。这说明孩子们的阅读主动性仍然不够,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是迫于外在的要求才会去读书的。

(二)阅读书籍选择太狭隘

从课外阅读的内容来看,小学生更偏向于图画比较多、文字比较少的课外读物。这和小学生的识字数量有一定的关系。喜欢看漫画、笑话和短篇故事会的小学生一共占总人数的52%,超过了一半。这种“快餐”式的课外阅读,虽然也能学到一定的知识,但过多地阅读容易对学生造成“营养不良”的后果,并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师指导不到位

1.没有方法。笔者走访了所在小学的语文教师,发现一线语文教师对于开展课外阅读指导的观念良莠不齐。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有些教师已经认识到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引进课外阅读的内容,教会学生一定的课外阅读方法。但更多的教师觉得课外阅读发生在课外,是学生的自主行为,教师没有方法进行过多的干涉。

2.观念陈旧。还有教师认为,上好语文教材上的每一篇课文,教会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或背诵课文,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使他们最终在期末检测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这就是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这就是没能从“课程”的角度认识语文,而是将作为工具的“语文教材”等同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语文课程”。意识决定行为,如此一来,何谈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呢?

3.没有时间。小学语文教师的课表上每周只有七节语文课,这七节课中还有一节专用的习字课,用来进行教学的只有六节课。如此少的课时,既要完成教材新知识的授课,又要留有课堂作业的时间,进行阅读指导的时间就非常少了。经验充足的老教师们能够把握住学生的特点,课堂效率高,每周还有时间开展一节课外阅读课。一些课堂把控能力不够强的年轻教师,看上去真的是很难有时间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四)价值导向太功利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很多年,对于学生的评价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但现实情况是学生仍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家长和教师仍觉得分数很重要。一位教师的课堂呈现很精彩,学生每学期的阅读量大大超过了其他班,但期末测试的成绩不理想,在家长和学校领导的眼中就不是一位好的语文教师。这种唯分数至上的价值导向,不仅让教师不敢、不能在课堂教学中投入大量的时间在阅读指导上,也让家长不愿意孩子投入大量的时间在课外阅读上。而教师和家长的选择,无意之中会让学生认为完成作业比课外阅读重要,语文测试得到高分比多读几本书重要。价值导向太功利,阻碍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有效的课外阅读。

二、促进课外阅读的策略

(一)与课堂教学相整合

教学内容的整合,就是教师基于学情,在课外阅读书目中找到与课堂阅读教学有联系的文章、片段,将语文的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这样做到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导学与自学相结合,精读和略读相结合,既能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也能教会学生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我给江主席献花》这一课,在相应的《补充习题》中就有补充阅读《庄严的历史时刻》,其表述的历史事件和表达的情感与教材中非常一致,用来作为课外阅读的整合内容就很合适了。

教師要做的实际上就是寻找与课内教材相关联的课外阅读内容,在课堂上精讲课内的,带着学生略读课外的。在整合教学的过程中,教会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这些操作难度并不是很大,只要善于搜集资料,就会发现这些与教材相关的阅读材料随处可见。

(二)教师推荐合适的阅读书目

适合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籍应该满足小学生心理年龄的特点,描写的内容要生动形象,情节要引人入胜,便于调动小学生充分地去想象,让学生能够享受阅读,有欲罢不能之感。因为家庭教育的氛围不同,家长的受教育水平不同,所以让所有的家长都能为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书目显然是不现实的,这时就需要语文老师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目。

教师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目,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以专家、名师、名校推荐书目为参考,再加上教师本身的权威性,让孩子对所阅读的书目有认同感;同时,当一个班的学生都能够在同一时间段读同一本书时,教师的阅读指导课也就更有针对性。比如笔者根据上述方法拟定的四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推荐名单:

每学期在学期末告诉家长下学期必须阅读的书目,让家长通过借阅、购买等方式为孩子准备好阅读书目,让学生在假期就进行初读,开学后再进行细读,如此既能保证学生每学期的阅读量,又能让课外阅读落到实处。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交流活动

教师可以不定期开展好书推荐活动。形成了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之后,学生们会自主地进行课外阅读。有的学生阅读兴趣浓厚,阅读书目众多,可以请他们推荐书目。相信同龄人的推荐,更能引起学生们的共鸣;同时能够成为推荐书目的人,本身也是对自己课外阅读的一种肯定,会让学生有自豪感,对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起到正向的作用。

(四)举行读书竞赛活动

小学生一般都有很强的竞争意识,举行读书竞赛活动能很好地激发其语文课外阅读的热情。以笔者的班级为例,班级会定期举行与刚阅读过的书目有关的答题竞赛活动。当然,学生中有读得非常好的,有较为普通的学生,当然也有学困生,因此在题目和形式上要对上述学生都有所考虑,题目采取由易到难的形式开展。

教师和家长们都已经逐渐意识到课外阅读对于孩子成长所起到的重要意义,如何让学生热爱阅读,在阅读中有所得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期待一线的广大语文教师们都能以深刻的思想认识对待课外阅读,墙头学生树立重视阅读的自觉意识;家长们能都自觉督促孩子、陪同孩子进行课外阅读,使学生早日养成良好的家庭阅读习惯;学校能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课外阅读,增强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让我们的小学生们能够在课外阅读中学语文、爱语文。

猜你喜欢

指导策略课外阅读小学语文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大学生思想行为偏误与指导策略研究
小学生记叙文习作课堂指导策略
小学习作复习“五步曲”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