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与保护

2020-11-30刘佳

戏剧之家 2020年34期
关键词:赫哲族文化传承

刘佳

【摘 要】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在赫哲族中,“乌日贡”大会是独有的、属于赫哲人自己的节日,是盛大的民族节日盛会,是充分展现赫哲人古今生活的民族节日。在“乌日贡”大会中分为文艺演出和体育竞技两部分,其中文艺演出部分涉及到了民歌“嫁令阔”、民俗歌舞表演、萨满音乐等。本文主要分析嫁令阔及“嫁令阔”传唱情况,并提出了“嫁令阔”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对策。

【关键词】赫哲族;“乌日贡”;“嫁令阔”;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J642.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4-0078-02

“嫁令阔”可以理解为赫哲族民歌的总称,其中包含了很多体裁,比如号子、儿歌、小调等。在“嫁令阔”中体现的是一种纯朴的情感、轻柔而悠扬的曲风,属于一种抒情歌曲,其流传性很广。“嫁令阔”的曲调、旋律、节奏并没有明显变化,其中部分曲子,需要在特定时间以及场合演唱,而有些歌曲则显得较为随意,并没有时间或场合的要求。目前,“嫁令阔”已经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见,本文对赫哲族“乌日贡”大会中“嫁令阔”的文化阐释与探讨,有着重要意义。

一、“嫁令阔”概述

“嫁令阔”翻译为唱歌,属于一种赫哲语,与传统意义上的民歌相比较,赫哲族“嫁令闊”有着明显的不同,但大多文献都将其定义为赫哲族民间歌曲的总称,与汉族民歌相似。“嫁令阔”中以情歌居多,对于长期生活、工作在赫哲族聚居地的人们而言,其大多将“嫁令阔”理解为[1]:属于一种传统文化流传下来的本民族特有的歌曲,演唱者能够即兴填词,具有较为明显的旋律特征,可以使用赫哲语言进行演唱,以“赫哲族风”为特点的歌曲改编和创作。但是在民间歌曲中,除了传统少数民族民歌之外,还涉及到了近现代民间作曲家、专业作曲家所创作的民歌。所以,嫁令阔的主要特征可以表述为:(一)属于赫哲人认可的、自古流传的本民族歌曲;(二)歌曲创作富有赫哲族民歌气息;(三)曲式结构、节奏、调式等凸显赫哲族风,属于一种以鱼文化为主的流线型音乐;(四)歌曲的歌词需要使用赫哲语演唱,并且是歌唱本民族的歌曲。

二、赫哲族“乌日贡”大会中“嫁令阔”

“乌日贡”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将传统文化与新文化相结合的盛大集会,在“乌日贡”大会中体现了鲜明的时代色彩,通过固定日期的举办使得全民族共同参与其中,非常盛大。早在1985年就举办了首届大会,“首届文体大会”得到了当时党和政府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经过发展,后来在1988年,更名为“乌日贡”大会,同时,也对大会开展进行了规定,每三年召开一次。从1997年开始定为每四年举办一次,此习惯一直延续至今,据相关统计,截止到2013年,“乌日贡”大会已经经历了九届历程。从往届“乌日贡”大会举办实际情况看,在举办时间、举办地点、参会代表队等方面,具有诸多相似之处。在“乌日贡”大会中,包括了赫哲族传统民歌嫁令阔、伊玛堪、新民歌、口弦琴弹奏,此外还有一些传统以及现代民族舞蹈、萨满活动等。经过社会、时间的发展,政府提高了对“乌日贡”大会的重视以及关注,也在诸多方面大力支持大会的举办,这使得大会条件越来越好,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演出形式多样化发展。从最近两届大会开展情况看,服饰展演有了变化,此外,在嫁令阔曲调方面也进行了变化,增加了伊玛堪舞台情节展现等方面内容。

民歌对于赫哲人而言,属于音乐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从赫哲族每届“乌日贡”大会情况看,其中“嫁令阔”演唱是最为经典的节目。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嫁令阔也有了更高要求,无论是在演唱内容、演唱水平方面都发生了相应变化,无论歌唱哪种内容,以何种方式表达,都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从各届赫哲族“乌日贡”大会演唱的嫁令阔看,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其一,传统形式上的嫁令阔,主要指的就是由赫哲人集体创作的一类歌曲。此类歌曲在曲调方面较为固定,具有极高的传唱率,其中保留了较多的赫哲族嫁令阔的曲风,在赫哲族嫁令阔总曲目中达到了五分之一[2],其中较为典型的有《过去的痛苦》《乌苏里芒木》等。其二,创作和改编后的嫁令阔。通常情况是由赫哲族懂音乐的艺人或者音乐创作者完成。将传统嫁令阔作为主要元素,而后运用专业的音乐理论、技巧创作歌曲,此类歌曲在赫哲族嫁令阔总曲目中达到了80%,比如《采山歌》《共产党救了咱赫哲人》《欢乐的哈鱼岗》《乌苏里船歌》《乌苏里小夜曲》《赫哲酒歌》《爷爷的桦皮船》等。其三,嫁令阔传唱率非常高。在赫哲族嫁令阔中,《山水醉了咱赫哲人》《乌苏里船歌》《乌苏里芒木》《大顶子山哟高又高》传唱率较为突出。

三、传承与保护赫哲族“乌日贡”大会中“嫁令阔”的紧迫性

从“乌日贡”大会中演唱的嫁令阔来看,将近70%被文献记载的嫁令阔并没有得到人们的传承,很少有人传唱。从我国民族学家、音乐家凌纯声所撰写的《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一书看,该书中真实记录了20首赫哲族传统民歌,其中记录的每一首歌的内容都非常详细且专业。后人对保留下来的传统民歌进行不断研究和分析,使得赫哲族嫁令阔重新被定义,赋予了其时代内涵。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促使着赫哲人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改变,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文化传承、音乐特点都发生了变化,赫哲人主要的文化生活方式也不仅仅局限于音乐,出现了更多丰富的户外活动。但对于“乌日贡”大会而言,这是赫哲族传播文化、扩大影响的重要载体,在大会中,通过各个节目、活动的展演,充分展现了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的原生态赫哲族嫁令阔。但是传统以口传心授为主的方式,过于单一,并且限制于人传人的人际传播方式,此种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需求,因此,需要进行积极改革,适应现代快节奏生活。

四、“嫁令阔”的文化传承与保护

乌日贡大会可以说是嫁令阔传承与保护的基础空间,在赫哲族乌日贡大会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为嫁令阔传承与保护提供了尤为重要的文化空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乌日贡大会积极召开,很大一部分旋律优美的传统嫁令阔开始重新进入艺术领域中,使赫哲族嫁令阔的传承方式出现了传统与现代并存的新局面。但在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分析出其中的问题,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应对。

(一)“乌日贡”大会面临的问题

首先,赫哲族主要集聚在偏远地区,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交通不便,所以与外界在文化交流和沟通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在加上赫哲族人习惯因循旧例,并不具备与时俱进的创造思维,所以目前“乌日贡”大会的主要举办地仅仅停留在村屯建设中,所产生的收益也仅仅用在修建学校上[3]。

其次,赫哲族虽然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但是在历史演变中并没有形成民族性的文字,只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下了部分文化。而当赫哲族老一代人相继去世后,年轻赫哲人在日常生活中几乎很少使用赫哲语,又没有文字记录,进而导致相关文化出现断裂。

最后,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这便使得许多赫哲人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加上少數民族地域特征、人文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各方面发展非常落后,导致一些赫哲人开始逐步向外流出。在各种文化相互冲击下,赫哲族并没有将本民族文化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严重缺乏自强自立的创业精神,进而制约赫哲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4]。

(二)保护和传承嫁令阔的途径

嫁令阔作为赫哲族文学和艺术的典型代表,主要表达的是一种赫哲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凸显出了赫哲族文化精髓,因此,有必要加大力度关注赫哲族原生态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首先,应当加大力度重视传统嫁令阔民间歌者及其成果,对此,相关部门、学校等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设立音像博物馆,收集并整理传统民族文化,展示给大众,其中,需要格外注意重点保护老一辈歌者遗留的原唱音像资料,通过文字和声音共同记录嫁令阔文化。其次,有必要提升对优秀人才的培养力度,为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赫哲族文化,借助年轻人的力量,发扬赫哲族音乐精髓,通过有效的文化教育,为赫哲族音乐传承提供基础。最后,应当在一定程度上扩展歌曲创作空间,结合现阶段创作或者改编后的嫁令阔作品,不难发现,主要有《乌苏里芒木》《渔歌》《过去的痛苦》等几首为基调,而诸如《猎歌》[5]等史料记载中的歌曲却很少提及,因此,嫁令阔创作者在实际创作或者改编过程中应当充分挖掘史料中的赫哲族风情,将其融合到嫁令阔中,从而达到传承文化的目的。

总而言之,在各界文化不断发展中,乌日贡大会受到了各界专家的关注。从赫哲族人民的角度来讲,举办乌日贡大会是为了促进村屯邻里联谊,但事实上,通过节日活动,有利于增强民族情结,延续民族特色文化,在这些活动中,也进一步促使外界了解一个民族的发展历程和生活方式,因此,需要其所产生的文化进行传承和保护,从而促进各民族的互通互融。

参考文献:

[1]张国廷.声像档案视域下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档案管理,2020,56(03):180-181.

[2]杨翠碧.三峡库区土家族摆手舞文化的传承与保护[J].大众文艺,2020,67(09):150-151.

[3]王灿,司珍珍,程玥媚,盛亚潘,韦瑞瑞,王倩倩,李苏丹.洛阳楹联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问题研究[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5(02):1-5.

[4]双凡,李俊莹,王莉,倪萍.纳西族民族医药传承与保护问题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02):68-73.

[5]王川.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市江津区凤仪村为例[J].南方农机,2020,51(07):83-84.

猜你喜欢

赫哲族文化传承
黑龙江省同江市赫哲族聚集区赫哲族人口现状研究*
谈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几点启示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黑龙江省赫哲族文化产业的开发模式研究
赫哲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