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导学案的运用途径

2020-11-30叶洪涛

神州·下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运用途径导学案初中历史

叶洪涛

摘要:中学教育阶段的新课改要加强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导学案的方式则是以学生自学为基础,教师从结果中调控课堂教学的方案,增强了教学中互动的有效性,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导学案,教师要以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为出发点,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与合作探究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其积极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从而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开展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活动,切实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初中历史;导学案;运用途径

历史教学的作用是引导学生从以往的事件中总结经验,获取有利于快速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方法,对学生的整体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过去的初中历史教学多以讲解为主,学生用背诵的方式记忆历史知识,极少有学生能深入思考历史的本质内容,形成了学过就忘的局面。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贴合了学生获取知识的特征,满足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在实践中教师需探索出有效使用导学案的途径,发挥这一教学模式的作用,体现出历史教学的价值,发展学生的历史素养,让学生能在历史学习中获得有用的内容。

一、优化导学案内容的设置,指引学生开启自学模式

导学案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是主角,教师是引导者,重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在设计导学案的内容时,应以学生的实际学情为出发点,侧重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使其掌握高效学习的技能,让学生懂得如何学好历史知识,所以导学案的重点应落在学的技巧上,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将要学习内容的框架,这样有利于学生自觉地进行自学活动。以部编版七年级《东汉的兴亡》为例,在导学案中设置了以下任务:1.光武中兴的背景、时间、措施及影响,2.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原因及产生的后果,3.黄巾起义的背景、时间、人物、过程结果及作用。借助这几个任务了解东汉衰败的表现,比较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异同,在此基础上设置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汉光武帝在位期间为什么要仿效汉高祖刘邦的统治措施?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汉朝灭亡后中国进入四百多年的分裂时期?古代中国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指导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抓住这一课的主干知识,使其灵活地理解和掌握重难点知识,理清整节课的知识结构,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有效地锻炼了学生提取、分析、归纳信息的能力。发挥了导学案的作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利用导学案转变方式,构建师生和谐互动的课堂

新课标中要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其进行适时恰当的引导,转变教师主导课堂的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历史导学案教学模式下,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构建课堂活动,适当地放权给学生,注重提升师生间互动的有效性,活跃学生的思维,鼓励他们主动地发现和提出问题,发展学生的质疑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随着这些活动的开展,师生间的互动越来越有内涵,营造出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了教学实效性的提升。譬如《三国鼎立》教学中,组织学生按照导学案的内容进行合作探究,要求学生记录下自己提出的问题及从他人口中得知的答案,如官渡之战的基本情况介绍,曹操为什么能打败袁绍统一北方?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分裂是否是历史的常态?赤壁之战以后的局势是什么样的?合作探究结束后,师生共同探讨这些问题,结合教材的描述以及自我认知,从多个角度找出答案。在这样的氛围下,确保了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避免了形式化主义现象的出现,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提出和探究问题的动力,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

三、侧重疑难问题的点拨,抓住高效教学的落脚点

在历史学习中,学生会遇到许多无法理解的问题,但教师的教学方式压制了学生提问的欲望,放弃了解决疑难问题的动力,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这样并不能达到高效教学的目标。而历史教学的目标并不只是要求学生深度记忆理论知识,还要指导他们学会分析、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丰富他们的情感,促进他们正确历史观的形成。因此在应用导学案的过程中,要借助一定的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鼓励他们说出对某件事的看法,教师则结合学生的观点抓住教学的落脚点,对其进行恰当的点拨,促进学生正确是非观念的形成。比如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中,导学案的任务是运用多种方式观察身边的事物,找出哪些事物可以看出历史的发展变化,搜集相应的历史资料,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用简短的话叙述和分析身边的历史,分析历史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总结出学习历史的现实意义。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走出教材、走进生活,借助现实生活案例加深对历史的认识,提高了历史教学的质量。

总之,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导学案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實现了教学模式上的创新,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了他们过去枯燥、单一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学习中找到了乐趣,获取了成就感,提高了他们课堂学习的参与度,构建了新式的历史课堂,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升。作为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弥补导学案实施过程中的不足,发挥出导学案的最大作用,指导学生高效地学习历史知识,促进他们良好历史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锋.导学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研究,2020(14).

[2]马伟伟.初中历史课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整合运用分析[J].基础教育论坛,2019(31).

猜你喜欢

运用途径导学案初中历史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康复景观在城市居住区环境建设中的运用分析
质朴语言,精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