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薯花青素合成酶(ANS)基因的克隆及其组织表达模式分析

2020-11-19杨慧珍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块根紫薯花青素

杨慧珍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山西太原030031)

甘薯(Ipomoea batatas)又称白薯、红薯、地瓜、番薯等,属旋花科番薯属植物,其块茎富含淀粉,在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产量中排名第7 位;在我国则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居第4 位[1]。花青素属类黄酮化合物,作为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其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衰老、降血糖、增强记忆力以及抵抗病毒等医疗保健价值[2-4]。甘薯块茎的颜色是由花青素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不同而决定的,表现为白色、黄色、橙色和紫色等多种颜色。在花青素代谢中,关键酶的基因及表达量起主导性作用,影响花青素积累的关键酶主要有F3H、DFR、ANS、GT 等[5-6]。

花青素合成酶(Anthocyanidin synthase,ANS)是生物合成花青素后期的关键酶,其作用是催化无色花青素脱水氧化后形成有色的花青素[7]。迄今为止,花青素合成酶基因已经从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8]、银杏(Ginkgo biloba)[9]、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10]和芥菜(Brassica juncea(L.)Czernajew)[11]等植物中克隆得到。

本研究室前期对白心甘薯(徐薯18 号)和紫心甘薯(徐紫薯3 号)移栽后90 d 不同组织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获得差异表达基因,结合NCBI 中甘薯ANS 基因序列,通过PCR 扩增获得徐紫薯3 号的花青素合成酶基因IbANS,对其基因编码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用real-time PCR 法分析该基因在不同甘薯品种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旨在为紫心甘薯花青素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植物材料 紫心甘薯徐紫薯3 号和白心甘薯徐薯18 号于2018 年5 月种植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东阳试验田,移栽后90 d,分别取块根、茎和叶新鲜材料,装入灭过菌的离心管中,立即加液氮,然后置于-80 ℃冰箱内保存。

1.1.2 仪器 琼脂糖水平电泳仪(DYCP32A,北京),实时荧光定量 PCR 仪(ABI 7500Fast,美国)。

1.1.3 试剂 RNA 提取试剂Trizol Reagent、反转录试 剂 盒 Prime ScriptTMRT reagent Kit、pMD18-T 载体、实时荧光定量试剂盒SYBRRPremix Ex TaqTMⅡ、pMD19-T,均购自中国Takara 公司;琼脂糖凝胶回收试剂盒购于北京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PCR引物合成、PCR 产物测序均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完成。

1.2 方法

1.2.1 总RNA 的提取和cDNA 的反转录 使用Trizol 法提取紫心甘薯徐紫薯3 号叶片的总RNA,按照反转录试剂盒Prime ScriptTMRT reagent Kit 说明书中的步骤合成cDNA,置于-20 ℃冰箱保存备用。

1.2.2 甘薯ANS 基因cDNA 的获得 利用NCBI(http://www.ncbi.nlm.nih.gov/)Gene 数据库检索甘薯ANS,然后在前期测序的甘薯转录组数据中BLAST搜素ANS 同源序列,利用Primer 5.0 设计特异引物(上游引物:5′-IbANS-PF AATGGTGACTACTATTA CTGTTCCG-3′下游引物:5′-IbANS-PR CAACCAT AATAATACCAAACGG-3′),以紫心甘薯叶片 cDNA为模板,PCR 产物跑胶检测,割胶回收目标条带,连接到pMD18-T 载体上,然后转化大肠杆菌,挑取单克隆培养,菌液PCR 筛选后送上海生工生物工程公司进行测序。

1.2.3 生物信息学分析 用ProtParam(https://web.expasy.org/protparam/)对ANS 的一级结构及其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用SOPMA 预测ANS 蛋白的二级结构;用TMH MMServerv.2.0 预测ANS 蛋白质跨膜方向和跨膜区;用ProtScale 对ANS 的疏水性/亲水性进行分析;用expasy 预测蛋白功能结构域;用Sigalp 对ANS 蛋白信号肽进行预测;用ProtComp预测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用SWISS-MODEL 对ANS蛋白三维结构图建模;用DNAMAN 6.0 软件对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使用MEGA 7.0 软件用邻接法构建系统进化树。

1.2.4 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 根据获得的甘薯ANS 基因的核酸序列,利用Primer 5.0 在线软件设计荧光定量引物(IbANS-real-F:5′-CCTCCAAGTC CTCCGAGTTGAT-3′;IbANS-real-R:5′- TACATA AGGCCGGAGGAAGAGC-3′)。以白心甘薯和紫心甘薯块根、茎、叶的cDNA 为模板,选取IbARF 基因(F:5′- CTTTGCCAAGAAGGAGATGC-3′,R:5′-TC TTGTCCTGACCACCAACA-3′)作为内参基因,参照TaKaRa 公司的SYBRRPremix Ex TaqTMII 说明书,进行实时荧光定量分析。反应体系为:cDNA 模板1 μL,10 μmol/L PF/PR 0.4 μL,SYBRRPremix Ex TaqTMⅡ5.0 μL,RNase free H2O3.2 μL。反应程序设置为:95 ℃预变性 30 s;95 ℃变性 10 s,60 ℃退火30 s,72 ℃延伸 20 s,共 40 个循环。每个样品设有3 次重复,使用 2-ΔΔCT法计算出目的基因的表达量。

1.3 数据分析

数据处理和作图采用Excel 软件,组织间基因表达量采用SPSS v23 one-way ANOVA 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P<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甘薯IbANS 基因克隆与电泳检测

用设计的基因特异引物进行PCR 扩增,产物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出大小约1 200 bp的预期条带(图1)。

2.2 理化性质分析结果

经ProtParam 对甘薯的ANS 蛋白理化性质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蛋白的分子质量为40531.27ku,分子式为C1813H2855N487O542S12,总原子数为5 709,氨基酸为362 个。在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中,不含Sec(U)和Pyl(O),Trp(W)、Cys(C)的含量均为1.4%,含量最高的是Glu(E),占11.0%。总的带正电残基(Asp+Glu)为 56、负电残基(Arg+Lys)为 43。等电点pI 为5.32,不稳定系数为43.33,属不稳定蛋白质。脂肪指数为84.81,亲水性评估分值为-0.141,因此,该蛋白预测为亲水性蛋白质。

2.3 亲/疏水性分析结果

通过ProtScale 软件进行疏水性/亲水性预测,结果如图2 所示,表明ANS 蛋白为亲水性蛋白,与2.1 理化性质分析结果一致。

2.4 蛋白跨膜结构域及保守结构域分析

经TM H M M 软件预测蛋白质跨膜区和跨膜方向,结果显示,没有跨膜螺旋模型(概率均小于0.5),没有明显跨膜现象(图3)。说明蛋白中没有跨膜区。

利用expasy 预测蛋白功能结构域,结果如图4所示,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典型的Fe2+- 依赖的双加氧酶家族(2OG-FeII_Oxy)和2-O- 酮戊二酸的保守结构域,位于第212—311 个氨基酸。

2.5 蛋白信号肽预测

用Sigalp 4.1 对ANS 蛋白进行信号肽及切割位点预测,采用神经网络(NN)算法。其中,Y-score 是综合剪切位点的分值,S-score 是信号肽的分值,C-score 是原始剪切位点的分值。由图5 可知,蛋白质中无信号肽存在的可能,属于非分泌蛋白。

2.6 亚细胞定位预测

使用PSORT II 数据库对ANS 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表明,甘薯ANS 蛋白质定位在细胞质上的比率为45%,定位在微体(过氧化物酶体)上的比率为30%,定位在线粒体基质上的比率为10%,定位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比率为10%。

2.7 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

利用SOPMA 软件对ANS 蛋白进行二级结构的预测,结果如图6 所示,甘薯ANS 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由 α- 螺旋(占35.36%)、β- 折叠(16.85%)、无规则卷曲(41.44%)和延伸链(6.35%)构成。其中,α- 螺旋和β- 折叠是维持蛋白质分子相对稳定性的重要结构,而在甘薯ANS 蛋白质中,α- 螺旋与β-折叠所占比例不高,且无规则卷曲很多,说明这种蛋白质的稳定性较弱,这与2.1 理化性质的分析结果一致。

2.8 蛋白质三级结构预测

利用SWISS-MODEL 对甘薯ANS 蛋白进行三维结构建模,结果表明(图7),ANS 蛋白三维结构主要包括α- 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与2.6 二级结构预测结果相符。在模板结果页面(Template Results)中,模型匹配到的最佳模板为2brt.1.A,相似度达到78.11%,可以该模板的三维结构作为参考。

2.9 系统进化树分析

从NCBI 上搜索到其他物种的ANS 序列,使用DNAMAN 软件进行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如图8所示,紫心甘薯ANS 蛋白同其他植物的ANS 蛋白具有较高的序列相似度,用DNAMAN 软件计算其相似度为88.15%,且各ANS 蛋白序列中均具有Fe2+- 依赖的双加氧酶家族(2OG-FeII_Oxy)的保守结构域,说明ANS 蛋白在不同植物间高度保守。

使用MEGA 7.0 软件,构建甘薯和其他植物氨基酸序列进化树如图9 所示。结果表明,甘薯与三浅裂野牵牛(Ipomoea trifida)亲缘关系最近,与同属(Ipomoea)的植物聚为一簇,与陆地棉、黄牡丹、枫香的亲缘关系较远;系统发育进化树逐级分支,具有较多层级,说明ANS 蛋白的进化兼具保守性和物种特异性。

2.10 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ANS 基因的组织表达结果

利用qRT-PCR 检测IbANS 基因在紫心甘薯(徐紫薯3 号)和白心甘薯(徐薯18 号)的块根、茎、叶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图10),IbANS 基因在紫心甘薯(徐紫薯3 号)中表达水平大小表现为根>茎>叶,在白心甘薯(徐薯18 号)中的表达水平大小表现为茎>叶>根;紫心甘薯(徐紫薯3 号)根、茎、叶中的ANS 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白心甘薯(徐薯 18 号)(P<0.05)。

3 结论与讨论

植物花青素的代谢和调控已成为当前科学研究的热点,ANS基因在许多植物中已被克隆,并已证明其是花青素生物合成的重要结构基因。花青素合成酶是花色素苷合成末端的酶,影响花青素的累积,决定花色的形成及果实的着色[4]。ANS 是铁离子和2-O- 酮戊二酸依赖的双加氧酶家族,在保守结构域中的铁离子和2-O- 酮戊二酸的结合位点是细胞色素P450 家族基因中存在的活性中心结构[8]。本研究通过序列比对结合PCR 技术从实验室前期获得的转录组数据库中得到紫心甘薯徐紫薯3 号的ANS的全长cDNA 序列,对编码的蛋白质生物信息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典型的Fe2+- 依赖的双加氧酶家族(2OG-FeII_Oxy)的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显示,甘薯与三浅裂野牵牛亲缘关系最近,与陆地棉、黄牡丹、枫香的同源性较低,亲缘关系较远,基本符合植物分类学的进化规律。

ANS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如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FdANS 在花期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大小表现为花>叶>茎>根[8];LIU 等[12]对甘薯(Ipomoea batatas)IbANS 的组织表达分析表明,IbANS 在所有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块根及周皮中表达量较高。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技术检测了紫心甘薯和白心甘薯不同组织中IbANS 的表达模式,结果发现,ANS基因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在白心甘薯茎、叶中的表达量高于块根中,而在紫心甘薯块根中的表达量高于茎和叶。相关研究表明,ANS表达具有品种特异性,表达水平为深色>浅色>白色/无色品种,如水母雪莲花(Saussurea medusa)中,ANS 在红色系愈伤组织中的表达量高于白色系和绿色系[13];紫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 capitata)ANS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青甘蓝[14]。本研究中,紫心甘薯块根、茎、叶中的ANS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白心甘薯(P<0.05),尤其在块根中的相对表达量是白心甘薯的37 倍,证实颜色较深的组织部位ANS基因的表达量较高,说明ANS可能参与紫心甘薯块根中花青素的积累。

ANS 是影响花青素合成的关键酶,在作物育种中,通过上调ANS 基因的表达,提高花青素的含量,培育花青素含量丰富的植物品种。REDDY 等[15]在水稻育种中通过过量表达ANS基因,增加转基因植株中花青素的含量,使水稻的种皮呈现紫红色。本研究结果进一步阐明IbANS 基因在紫心甘薯块根中的形成及累积机制,最终为培育富含花青素的甘薯新品种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猜你喜欢

块根紫薯花青素
甘薯发根分枝期适宜土壤水分促进块根糖供应和块根形成的研究
尝试打破块根旱金莲休眠
大丽花种球块根的越冬贮藏
紫薯粥变色实验
紫薯鸡蛋卷
蓝靛果花青素稳定性研究
豆仙糕
不同处理对刺葡萄愈伤组织花青素和原花青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健康Q&A 花青素Q&A
哇,变色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