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唤起读者共鸣 塑造特色品牌
——《兴安日报》“科尔沁”副刊的实践探索

2020-11-18格格

中国记者 2020年6期
关键词:科尔沁兴安盟兴安

□ 格格

内容提要 《兴安日报》在传统纸媒饱受“副刊之困”的情势下逆势而为,重启《科尔沁》文艺副刊,把副刊注重人文关怀的特色与新媒体传播的规律相结合,创新性地把新闻背后的故事用文化与艺术的表达方式朴素又深刻地表达出来,巩固和扩大了读者群,促进了本土文化的繁荣,显著提升了兴安日报在当地社会影响力。

新闻史学家方汉奇言道,“每一个打算办好报纸的人,都必须同时办好它的副刊。”步入全媒体时代,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从读图时代到短视频时代,受众获取信息的需求愈加碎片化、可视化,传统纸媒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副刊作为一份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受影响亦首当其冲。

然而,作为创刊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诞生地兴安盟的兴安日报社,却在传统纸媒饱受“副刊之困”的情势下逆势而为,于2019年重新恢复了自1980年创立的《科尔沁》文艺副刊,把副刊注重人文关怀的特色与新媒体传播的规律相结合,在客观严肃地追求新闻事实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把新闻背后的故事用文化与艺术的表达方式朴素又深刻地表达出来,巩固和扩大了读者群,促进了本土文化的繁荣,提升了兴安日报在当地社会影响力。

一、新闻背后有故事,故事传颂创文艺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各地人民的心。为配合主刊深入做好防疫情促发展报道,有力稳定民心、凝聚力量,《科尔沁》副刊发挥自身特长,以文艺的形式进行相应的选题与策划。从2月起,《科尔沁》副刊针对疫情情况的进展,以及战“疫”一线相关工作者,连续推出多期整版策划。在2月10日的A4版,文艺作者们围绕“战疫”这一关键词,以现代诗和仿古诗的形式,或致敬奋战在疫区的白衣天使、或赞颂火神山医院的快速建设、或倡导拒绝野味、或对早日战胜疫情表示美好的期盼与祝愿……一篇篇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优秀诗歌,配以书法作品与插画,激荡的情感跃然纸上。2月24日的A03版刊发了散文《生活无非等待——写给赴湖北采访的内蒙古日报记者刘春》及现代诗《新时代 风云的记录者——写给“抗疫”前线的新闻工作者们》等文,另换一种视角关注面对疫情各行各业的奋战与付出,让读者对实事发展有了一份更深入的感触。

新闻背后有故事,故事传颂皆文艺。作为地市级党报的文艺副刊,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回应民生关切,发挥副刊自身的特长,针对时下最为关心的社会热点,展现出新时代现实生活中人们最喜闻乐见的情感和思想。

文艺副刊虽然在形式上弱化了新闻版面过于严肃的“形象”,但从内容所传递的思想深度上看,则是对新闻的补充与延伸。2019年8月,中国首届手工刺绣传承创新大会在兴安盟圆满落幕,针对此次大会研讨交流及成果,《科尔沁》副刊刊发了《奋斗逐梦·绣美山兴安盟河——我盟提升“刺绣软实力 打造富民产业链”的思考》一文,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承、培育与宣传进行了深入探讨。

当然,无论是散文、诗歌还是文艺评论,作为刊登在党报副刊上的作品,文学与新闻的良好结合不可或缺。片面地追求文学与艺术性,既失去了与当前时期新闻相关的气息与活力,也不符合党报副刊的办刊定位,难以获得读者的广泛认同,与其他媒体形式抗争抢占新闻舆论阵地更是无从谈起。

二、讲好家乡故事,凝聚百姓正能量

新媒体碎片化的阅读虽然符合现代人生活节奏,但短而小的内容注定无法在人文情怀上更加深入。深度阅读是人们厌倦快餐式网络资讯后把握精神生活的必需品,充满新闻价值和人文关怀的副刊作品不仅满足这一需求,更是提升地方党报品味的重要支撑。优秀的党报文艺副刊是一个地市的名片,优质的本土化文艺作品承载着所在乡土的文化气息,在喧嚣全媒体时代依旧大有可为。

《兴安日报》的副刊名为“科尔沁”,取自内蒙古东部、兴安盟所在的科尔沁草原,与《兴安日报蒙文版》副刊《洮儿河》相呼应,“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二者共同成为最具兴安盟特色的文化符号。自复刊以来,《科尔沁》副刊在用稿上侧重兴安盟本地自然风景、传统文化、人文乡情的展示,于是阿尔山、五角枫、蒙格罕山、乌兰毛都草原等极具内蒙古特色的壮丽景观得到了不同形式的表现。2019年7月19日A05版刊发的《草原上的那达慕》一文,作者将儿时草原上的赛马、射箭、物资交换大会的趣闻到如今那达慕大会的文旅产业推介,用亲历者的笔触娓娓道来,今昔对比之下不乏对自治区蓬勃发展的自豪之情,小骑手们赛马、蒙古汉子摔跤的描写读来更是别具风趣。

地方报纸主要在当地发行,作为主要受众的本地读者普遍关注本土的历史文化,充分发挥地域特色,唤起人们的乡土情感与文化记忆。2019年时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兴安日报社与兴安盟文联联合共办“我和我的祖国”兴安盟第五届散文大赛征文活动,征集到一系列优秀作品在《科尔沁》进行刊发,有十多年来越来越有“温度”的商场门脸,有爱书敬书伏案阅读的乡村少年,有城区发展今非昔比的恍惚之感,也有追思父亲红色岁月的怀念之情。这些兴安盟变化的亲历者与见证者接地气的讲述,最能唤起本土读者的共鸣。

在这个讲流量、讲速度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的革新并不意味着更丰富的情感表达,党报副刊人文情怀的价值反而得到凸显,不求夺人耳目,惟愿意味深长,通过历史文化的积淀,从同质化严重的互联网资讯中突围,为一部分稳定读者打造心灵休憩的港湾,进而提升党报品味,塑造党报品格。

三、融入新媒体平台,塑造特色品牌

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促使传统媒体加速转型,媒介融合成为当前媒体创新发展的重点。

轻量化是新媒体的显著特征,快节奏的阅读成为可能,并逐渐成为大众的主流趋势,140字限制的“微博体”,考验着许多媒体从业人员用简短的文字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水平。将党报副刊与新媒体进行融合,绝对不是简单的内容搬运,而是要时刻把握新媒体语境的方向,并与报纸作品进行适当融合,同时通过新媒体渠道,发现、吸引更多的创作者,为地方党媒副刊注入新鲜的文艺创作活力。北海市文联副主席、作家协会主席,广西散文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协会员刘永平更是称“《兴安日报》‘科尔沁’副刊是兴安盟文学人的娘家”。

将副刊内容进行网络化传播,报纸不再拘泥于版面限制,一些无法在报纸上刊载的多媒体内容亦可与副刊同步展现。兴安日报社通过社管各新媒体平台,同步推送《科尔沁》副刊优质选文,使读者在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上可以随时阅读。兴安日报微信公众号在对副刊文章进行推送的同时,辅以相关地区、风景、人文摄影图片,形式更加生动。副刊亦开设相应的新媒体账号,融合视频、音频等内容于其中,通过二维码链接等形式进行导流,为新的读者群体建立奠定基础,有利于副刊形成品牌效应,带动党报在地方上的传播影响力。

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给地市级党报带来了机遇,但更多的是挑战,在“娱乐至死”的年代,党报副刊对于人文情怀的一份坚守,或许已成为一些人眼中的“鸡肋”,但也正因如此,这份坚守显得尤为重要。“副刊是报纸的面孔”,优秀的报纸副刊不仅是发挥舆论引导的窗口,更要作为传承一方土地文化基因的原野,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猜你喜欢

科尔沁兴安盟兴安
科尔沁永恒的眷恋
兴安行吟(组诗)
兴安四月树
科尔沁情
追梦兴安
美丽的科尔沁
梦回科尔沁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原副市长薛培明涉嫌受贿罪被提起公诉
兴安盟人民医院简介
兴安盟地区企业职工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