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形势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研究

2020-11-13粟陈平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

粟陈平

摘要:在新一轮高考制度的改革下,对教学方面有了全新的要求,提出要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和冲击。基于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提出要注重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其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变化的能力。因此,对于高中历史学科教学来说,实现教学内容和核心素养的有效融合,是当前教学的重要任务。在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低、学习态度不正确等现象,导致高中历史学科的整体教学质量存在不足,因此基于新高考教学形势下,要将核心素养理念渗透到高中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质量。

关键词:新高考形势;高中历史;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172

一、核心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价值

1.凸显高中历史的人文性

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人文属性是历史学科的最基本性质,需要教师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其加强对历史文化意识的认识,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历史文化的讲解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提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能够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加凸显出历史教学的人文性特点。

2.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历史学科是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发展变化、历史背景等进行全面发展的人文学科,不仅体现了人文性特点,也反映出了科学性特征。因此,在当前新高考形势下,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學生的科学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实现核心素养理念与历史教学的融合,能够使教师加强对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重视程度,使教师正确认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性,有助于在提升学生知识储备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帮助学生健全人格

对于任何人来说,健全的人格都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拥有健全的人格才能够明辨是非、秉持操守、树立理想。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来说,历史知识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对树立学生正确的三观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历史文化知识的传授,也要引导学生去深入挖掘历史文化中的文化精髓,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其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基于此,对于核心素养理念和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融合,能够为之后的德育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核心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1.在教学目标设定中渗透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根据教学内容和预期的教学效果所设置的,对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根据教学的内容和课程教学标准制定符合学生的课堂教学目标,并将核心理念逐渐渗透到历史教学中,在长期的发展、变化中逐渐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判断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一个优质的教学目标,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课程中的信息,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认知能力做到准确的把握,进而体现出层次感和思辨力,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2.创设历史情境,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地去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提升,使传统的被动学习模式转变为主动学习模式,进而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制定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如生活化情境、问题式情境等,加强学生的真实体验,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进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

3.在学生为主体的合作探究中渗透核心素养

对于高中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分工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等,使学生的思维发展得到充实,实现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证思维的培养。例如,在学习必修二的“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时,可以设置一个“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的活动主题,让学生根据这个主题分成多个学习小组,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让学生自主去搜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然后再进行小组内的共同讨论和交流,得出最终的探究结果。通过这种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通过自主搜集资料,促进学生对历史文化内涵的探究,培养学生对史料实证的意识;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小组分工与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4.优化历史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要想在当前的高考形势下实现历史教学和核心素养的融合,需要将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转变,学习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进行教学评价的方式主要是采用书面测试,将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这种评价方式具有片面化的缺点,不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采用新的教学评价方式,如观察法、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方式,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也要注重对学生的能力、思维、态度等多元化评价,更好地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综上所述,在新高考形势下进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首先需要正确认识核心素养对历史教学的重要作用,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在教学目标设定中渗透核心素养、创设历史情境、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在学生为主体的合作探究中渗透核心素养、优化历史教学评价等方式,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邓正莲.试论新高考下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22):18+26.

[2]张艳梅.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的培养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52.

[3]党思伟.新高考下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8(23):22-23.

(作者单位:湖北省公安县车胤中学434300)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