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实践分析

2020-11-13许立忍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批注式阅读教学实践初中语文

许立忍

摘要:批注式阅读是一种读者在有意识的情况下,在阅读文章时将字、词、句或者部分段落分解开来,加入自己的理解或感悟,或抒发情感,或提出疑问,或加以赏析,或发表见解,是一种既有利于深刻理解文章,又有助于思维开发锻炼的阅读方式。在当代初中语文教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初中语文教师应积极教导学生培养批注式阅读的要求,加强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实践与实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093

阅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常言道:“得阅读者得天下。”合理正确的阅读方法有利于语文语言整体能力水平的提升,对写作、赏析等环节都具有很大的帮助。批注式阅读是在单纯阅读的基础上,逐字逐句地对文章进行赏析和理解,在阅读的同时附加自己的看法,在独立思考、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利用简单的标注符号和强调线条等加以标记,并附上自己的思维判断或疑问,以此达到阅读收获最大化,深刻理解文章。

一、逐字逐句分析文章成文基础

批注式阅读并不是最新型的阅读方式,而是自古流传的“老方子”,是人们在阅读过程中自我摸索出来的阅读模式,经过时间的洗礼历久弥新,直至现代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际效果,现如今在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被重点指出,表明批注式阅读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深远的效果。首先,教师应教导学生如何逐字逐句分析文章,把握文章语言使用的基础,了解文章写作时间和写作背景,仔细寻找是否有孤僻字或者半白话文、半文言文的语句,通过查阅《现代汉语词典》或者《古汉语常用字词典》了解掌握不认识的字词句的具体含义和使用场合。以讲述唐朝苦吟派诗人贾岛《题李凝幽居》这篇古诗创作过程的《贾岛推敲的古诗》文章为例。贾岛在“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这一句中“推”字的用法颇为苦恼,是用“推”这个字比较好还是用“敲”这个字更好一些呢?在阅读文章的前部分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贾岛的疑问圈画出来,并在标注旁边写上自己思考出的结果,而后在经过用现代以及古代语言词典调查之后,会发现“敲”门更适用,因为是去拜访别人家里明显“敲门”更为礼貌。在学生继续阅读的過程中,会发现正确答案是韩愈提出的:“万一门是关着的,推怎么能推开呢?再者去别人家,又是晚上,还是敲门有礼貌呀!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静中有动,岂不活泼?”学生可以将正确答案标注出来,这样不仅使文章的用词用句凸显了出来,还使学生动用思维独立思考,加强印象,加深理解。

二、分析文章行文结构提炼文章主旨

初中语文教师应在语文课程安排中,将批注式阅读列为阅读课程教学的重点教导给学生,让学生充分理解批注式阅读的重要意义,以及完全掌握批注式阅读的正确使用方法,并实施到课业、考试和平常阅读实际操作运用的过程中。在对文章进行逐字逐句的理解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根据自己的强调标记,对文章进行层次与结构的划分,尤其是中长篇文章,利用“//”等区分符号对文章进行区分判断,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大致结构和描写方式进行一定程度的掌握,并从中提炼出文章的主旨大意,理解文章的情感与含义。以东晋伟大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桃花源记》为例。在经过逐字逐句的阅读之后,已经理解了文章的大致意思,便可以开始使用“//”等分段符号对文章进行结构和层次上的划分,分段之后可以发现,文章第1~2段为第一部分,主要讲述的是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文章第3段为第二部分,讲述的是渔人进入桃花源极其所见所闻;文章第4~5段为第三部分,讲的主要是渔人出山以后的事情。通过这样的分层,就将整篇文章大致连接到了一起,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与记忆,方便背诵及默写,并且可以得出本文的主旨含义,推出和体现出当时人民百姓对脱离剥削、脱离辛苦劳作的生活的渴望,对与世无争、生活富足的桃花源的殷切向往,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桃花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动乱、对黑暗的现实生活的不满。初中语文教师利用批注式阅读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如何给文章划分层次,理解文章主旨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与作者进行共情,深刻理解文章内涵。

三、点出文章重点并提出疑问

批注式阅读教学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帮助学生透彻理解文章想要体现和传达的具体含义,深度挖掘文章的重点,更好的体味其内在寓意,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不畏惧权威的质疑能力,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更精确的表达出来,包括自己的理解和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甚至是质疑,在解决疑问和质疑的同时,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产生自己的想法。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本篇课文按照时间和地点转移为线索,概括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如在《老山界》这篇文章中,可以得到红军在翻越老山界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理解:“行路难,睡觉难,吃饭难,处境难。”再结合重点语句,进行批注。如“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这句话,既表明老山界山路迂回曲折,山势高耸险峻,突出红军战士爬山的艰难,也说明红军战士人数之多。在下山的时候,有一段环境描写,我们也可以通过质疑让学生进行批注,学生就可以明白,这段自然环境的描写,烘托了红军战士翻越老山界以后轻松愉悦的心情,营造了前途一片光明的美好意境。

总之,通过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具体实践,教导学生学会对文章进行逐字逐句的分析,了解文章成文基础,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自觉地动用思维独立思考,加强印象,加深理解,使学生学会自主分析文章行文结构,并精准提炼出文章主旨,体会文章内涵,与作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情,还可以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养成点出文章重点并提出疑问的阅读习惯,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妮红.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2]刘晓利.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作者单位:浙江省泰顺县第三中学325500)

猜你喜欢

批注式阅读教学实践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消融矛盾,让批注式阅读更有效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试论“批注式阅读”中找准批注切入点的方法与途径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