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英语泛读课教学之浅见

2020-11-13杨艳南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阅读材料新课程标准英语阅读

杨艳南

摘要:对于高中生来说,阅读是接触英语、提升阅读能力,乃至提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要培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单纯依靠对教材的精读教学和阅读试题训练,已远远不能满足要求,也达不到普通高中英语新课标对英语阅读量的要求,因此增加阅读量、开设英语泛读课势在必行。有策略的泛读教学不但可以增加学生英语阅读量,还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英语阅读;泛读教学;阅读材料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082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都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然而,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阅读目的往往在于解题和考试,而不是提高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学生缺乏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阅读水平提高缓慢,阅读兴趣缺失。传统的阅读课理念和方法存在很多问题和误区,如阅读材料单一匮乏、陈旧,缺乏时代气息;重精读轻泛读;重阅读材语言知识讲授,轻阅读能力培养;为做题和考试而阅读,重学习、轻赏析,阅读过程毫无乐趣可言。

二、泛读教学的重要意义和可行性

精读和泛读两个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英国著名的外语教学研究者H.E.Palmer提出的。在实际教学中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除充分利用精读教科书中的每篇课文之外,应抓好“泛读”,即“精泛结合”,精读在于“质”,泛读在于“量”,只有这样才可以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标。

《普通高中英语新课标(2017年版)》对学生课外阅读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必修课程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平均每周不少于1500个词”;选择性必修课程中“课外阅读两平均每周不少于2500个词”应累计达到30万个词以上”。同时,新课标立足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各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和提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他们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泛读材料的选取原则

克拉申指出,语言输入要在学习者理解的基础上增加一点新的东西,但又不能超出学习者的理解水平,这样的输入材料对第二语言学习才会有利。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拓展选材渠道,只有有了充足材料源的保证,才能让阅读教学可持续的进行。

在阅读渠道拓宽之后,繁多的阅读材料又往往使人眼花缭乱。教师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应把握趣味性、可读性、语篇类型多样性这三个原则。趣味性指的是为学生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可读性是指选择难度适中的阅读材料,因为阅读材料太难或太易都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语篇类型多样性指的是教师在阅读选材上应尽量使学生接触各种不同的语篇类型,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使学生了解文章的语篇结构的特点。同时,还要注意题材的广泛性,让学生了解天文地理、历史人物、社会生活、体育财经、信息科技、医学百科、语言文学等各方面的知识,熟悉各领域常用的语言表达。

另外,在高一至高三不同阶段阅读材料的选择也应有所侧重,如在高一阶段应侧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故教师可多选择一些趣味性强的阅读材料。高二学生有了一定阅读基础,可在阅读题材上更加丰富,满足学生对现实世界的好奇心。到了高三阶段,学生各方面知识比较完整,心态较成熟,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科技新发展、社会新事物或职场新动态等方面的材料,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学习、工作和娱乐的需求。

四、泛读课教学实践及策略

朗文语言教学和应用语言学字典中这样给泛读下了定义:泛读是旨在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建立词汇和语言结构的知识以及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泛读应该包括这几个因素:广泛的阅读;阅读的目的是整体理解而不是局限于细节;读是为了从所读的阅读材料中获取愉悦;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帮读者树立自信,带来消遣和激发动机。根据泛读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需遵循以下原则及策略。

1.泛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对学生进行基本阅读方法的指导。如教师可以对精心挑选的阅读材料进行推荐和介绍,带领学生领略各种文体独特的语言和风格,有重点地使学生使用某一项或几项阅读技巧,如略读、跳读、寻读、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等,同时帮助他们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如指读、出声读、心译、过于频繁的使用词典等。

2.泛读应该是学生独立进行的愉悦的没有压力的过程,所以教师尽量不要去干扰和打断学生,尽量少或者不对学生进行测试,努力使阅读呈现自然的状态,使学生始终保持阅读的兴趣,避免将泛读课上成精读课。

3.训练学生的整体阅读和鉴赏能力,使学生欣赏和评价作者的观点、写作风格和语言风格等,并根据不同的题材、不同的写作风格以及语言风格等特点判断作者的目的,对文章的事实或观点进行推理,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创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评价,然后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4.将泛读延伸到课下。鼓励学生在课下进行大量的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习惯是泛读课的任务,但要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仅靠每周一节的泛读课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进行大量的课下阅读,使课堂阅读和课下阅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总之,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来说,泛读课都是高中英语教学必不可少的部分,开设泛读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只要教师意识到高中英语泛读教学的缺位现象带来的后果,更新观念,认识到位,措施得力,通过在教学中增加泛读教学,加大英语语言输入量,必然会对英语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查爱霞.克拉申语言输入假说与中国语境下的英语教学[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8(7):115-117.

(作者單位:河南省三门峡市第一高级中学472000)

猜你喜欢

阅读材料新课程标准英语阅读
谈农村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设计与安排
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探微
大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活教学
初探利用讲故事的方式激发低年级小学生英语阅读兴趣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