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诗词插上腾飞的翅膀

2020-11-13陈梅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教学细节诗词教学

陈梅

摘要:任何阶段的语文教学,诗词教学都很容易被教师忽略。其实可以采用不同形式进行诗歌的教学,让学生乐于学诗,甚至尝试写诗。

关键词:诗词教学;教学背景;教学细节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5-0026

《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比赛中评委的点评也很出彩,总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将中华诗词文化传承下去,重要的是要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笔者的记忆里,上学时教师让我们背诵了不少古诗词。小学时,教师每句都会翻译给我们听。到了初中,教师可能认为我们已经具备了理解诗词内容的能力,很少翻译。那时,教师每天似乎都忙着给我们讲句子成分。上师范时,笔者的语文教师钟爱散文,每每遇到散文名篇能给我们讲几天,诗歌教学似乎是忽略不计的。

然而,公开课上的诗词教学却很精彩。2015年11月28~29日,笔者有幸参加了“2015年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诗歌教学内容的确定”主题研讨。笔者聆听了汪凤老师的《乡愁》、姜恩华老师的《在哈尔盖仰望星空》和金晓燕老师的《破阵子》,这三位教师可谓是各显神通,有的侧重“情”,有的侧重“思”,有的侧重“读”,把诗词教学展现得淋漓尽致,让笔者受益匪浅。

可能很多一线教师都会觉得如果每首诗词都这样教学的话,时间根本不够用。但是,我们可以尝试在每册中选取一到两篇作为教学的重点。

一、结合背景教学法

看了《中国诗词大会》才了解到七年级下册《约客》的作者赵师秀居然是宋太祖八世孙。诗学姚合、贾岛,尊他们为“二妙”。《约客》是一首语言清新、含蓄而有韵味的小诗,描述了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诗的前两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黄梅”“雨”“池塘”“蛙声”,构成了独具韵味的江南夏夜之景。这看似“热闹”的环境,实际上诗人要反衬出它的“寂静”。后两句点出了人物和事情。“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已是芯长烛短,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纷纷震落。这一“敲”一“落”,便把诗人孤灯待客的急切之状和怅惘失意的心情,活脱脱地表现出来了。真不愧是贾岛的徒弟,这不免让我们想到了贾岛“推敲”的佳话。

八年级上册最想细品王维的《使至塞上》。当时王维在朝廷被排挤,单车问边,虽不无孤寂之感,卻更多凌云之气。诗歌描写了塞外壮阔奇丽的景象,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歌。诗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描绘出了诗人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直”字,表现了它的刚劲坚毅之美。“长”字,表达出黄河横贯其间给人的感觉;“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就把诗人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入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之中了,就连曹雪芹都很欣赏。他在《红楼梦》中是这样写的:香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二、关注细节教学法

大诗圣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八年级下册,诗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成为千古名句。值得注意的是“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中“屋漏”不是屋子漏雨,而是一个方位名词——屋西北角。这二字历来被解释为屋子漏雨。“屋漏”其实是一个名词,它是屋内西北角的特定名称。《辞源》修订本“屋漏”条的第一个义项是:“房子的西北角。古人设床在屋的北窗旁,因西北角上开有天窗,日光由此照射入室,故称屋漏。”

三、比较阅读教学法

在七年级上册有两篇曹操的诗文《观沧海》和《龟虽寿》,我们可以把两篇放到一起进行比较阅读与教学。先着重介绍作者:读《三国演义》,曹操被定论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读易中天的《品三国》,能把曹操的“奸雄”前面加上“可爱”两个字,成为“可爱的奸雄”,不论是“能臣”“奸雄”,还是“可爱的奸雄”,他都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再讲解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现出他博大的胸襟和驰骋千里的豪情。比起陈胜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和刘邦的“大丈夫当如此”更有格调和品位,也更大气。

到了九年级,一定要重点讲《诗经》。《蒹葭》是其中抒情的名篇,作品文字很简单:“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如此重章反复,前后三章,只更换了个别的字。诗的内容也极为单纯:在那么一个深秋的清晨,有位恋者在蒹苍露白的河畔,徘徊往复,神魂颠倒,心焦地寻求他思念的恋人,如此而已。但作品给予人们的美感却非常丰富,丰富到“我们只觉得读了百遍还不厌”。在教学《诗经》时,最好再拓展一些其他的名篇,如《木瓜》《静女》《子衿》《氓》等。

生活本身就是富有诗意的,我们也需要有诗意的人生。可惜的是“诗教”传统已经随着语文教学的被弱化,渐渐游离出中学学科教学的中心。至今还记得上次参加“2015年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活动时,安徽作家协会副会长、《诗歌月刊》主编王明韵先生说过的一句过激的话:“究竟是谁提出来在中考和高考写作部分诗歌除外的?简直就是混蛋做法,阅卷教师没有水平欣赏或是不好统一打分,就要扼杀学生诗歌创作的灵魂吗?”

我们所有的语文教师都应该行动起来,重视诗词教学,把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诗词文化传承下去。

(作者单位:安徽省明光市明湖学校239400)

猜你喜欢

教学细节诗词教学
浅析小学语文诗词鉴赏教学实践方略
中职语文诗词教学之我见
诗词教学:共构言语与精神的春天
以趣入境走进诗意
关注细节研究 成就精彩课堂
诗词教学:共构语言与精神的春天
聚智慧于细节,展精彩于课堂
注重诗词教学,提高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