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学院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0-11-08韩静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82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体育教学

韩静

【摘  要】团队协作是未来学生能否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节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学生仅仅学会专业知识是应对岗位工作需求的。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其可以在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上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的作用出发,探讨了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的原则,分析了职业院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的对策。

【关键词】职业院校;体育教学;团队协作能力

个人在社会中生活,没办法一个人完成所有的事情,必须依靠团队和集体的力量,学习和生活都是如此。现代社会之中,岗位竞争更加激励,人际交往愈加频繁,更需要学生具备相互合作精神,以迎接未来挑战。合作能力很难通过个体学习和讲座论坛的形式得到提升,需要人和人之间实际的交往,共同完成任务,进行成果分享,承担团队责任来逐步提升和培养。体运动和游戏竞争激烈,能够在很大程度行促进团队协作精神提升,进而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场所。体育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使其成为身心健康之人。

一、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作用

首先,团队协作能力是前提。个人的团结协作能力决定了团队的归属感和整体化作用是否能够得到展现。每个团队成员如果都能意识到自己是团队的一份子,将个人奋斗目标和团队共同目标融为一体,那么必然能发挥团队的凝聚力,将每个人的价值发挥到最优。团队协作能力可以将团队成员串成整体,形成共同力量。

其次,可以有效落实素质教育。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一方面要提升学生的基础体育运动技能,另一方面也要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身心素质和道德素养。原有教学模式较为重视考试成绩,家长和学校倾向于通过文化课分数来对学生予以评价,这样很难将对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状况的考核纳入其中。职业院校开展体育教学时,可以循序渐渐地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敦促其意识到团队合作的现实意义,将学生从自我为中心的错误思想中解脱出来,使其学会在与人的交流中学会配合与协作。

再次,使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当前的高职院校学生中,较大一部分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尤其是生源为大城市的学生,从小物质生活优渥,家中长辈宠溺,城市的楼房环境使其较少有机会接触外人,没有学会向同龄人倾诉内心想法的路径。部分同学甚至因为小小的摩擦和口角就采取极端或者暴力方式解决。体育教育可以促使学生形成团队精神,使其以运动项目为媒介和其他学生沟通、协作,帮助其建立牢固的友谊。

最后,可以提升学生就业率。团队合作已经成为现阶段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主要模式,因此在招聘过程中不仅重视学生个人专业胜任能力,更重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近年来,受到高校扩招大环境的影响,我国职业院校的毕业人生与日俱增,已经和社会提供的岗位形成了较大的落差。职业院校开展相关体育教学时,应当着重强调合作意识,这样才能使其在各类竞争中脱颖而出,促进就业成功。

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原则探析

(一)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为原则

《学校体育学》一书中认为,体育教学要将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结合在一起,认为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之中,学生大多已经成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尊心和判断力,老师在计划和组织相关的体育训练时,应当将学生个性发展,秉承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思想,尊重学生提出的意见,尊重学生的行为。在此基础上,教师也要对学生严加管理,从思想和行为上对其高标准、严要求。

一个班级或者一个小组的学生很难做到各项能力和素质都发展均衡,各学生的长处和短处自然不尽相同。因此,一味地强调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不可取,盲目地根据学生的喜好、需求地调整和迎合学生的喜好也难以发挥最大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当抓住学生的特征,努力挖掘学生的长处,让学生见贤思齐、优势相长,探索 共同进步的培养模式。在遵循个性、互帮互助的氛围之下进行团队协作,可以让学生意识到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团队合作、每一个人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个性,才能获得最大程度的成长。

(二)兴趣先导原则

兴趣决定了学生对教育的接受程度,只有在对一件事情感兴趣后,学生才会真正地接受相关教导和培训,如果被迫接受团队协作教学,那么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有的大学生因为自身兴趣自愿接受体育教师的指导,有些大学生则因为学分要求被迫参加。不论什么原因,教师要对学生开展的第一项教育就是兴趣培养,增加学生参与团队协作的兴趣,在丰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参加相关活动之后,学生才会有机会和外界交流,才能逐步自愿地接受团队安排。

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的问题分析

(一)训练缺乏针对性

受到传统体育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体育教师没有设置专门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教学环节,只是在相关的体育运动技巧训练中穿插相关概念。事实证明,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需要较长的实践和演练,需要给学生较多的时间反思。体育教学之中只展开一次或者两次的团队协作能力教学,难以起到想要实现的真正目的。此外,部分教师并没有专门针对团队协作能力的内涵予以了解,自然也就难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在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时,教师只是单纯地用生硬的语音来对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却没有对团队协作能力的训练进行延伸和拓展,导致学生将之视为假大空教学,使得团队协作能力的教学最终流于形式。

(二)教学手段单一

鉴于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具有较强的周期性特征,參与相关人员也较多,通常需要班级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加之受到复杂教学环境的影响,通常会出现学生不受控制或者出现教学计划之外情况的现象。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难以兼顾到每一个学生,导致教师不愿意开展相关团队协作教学,更愿意以理论讲解+运动技能训练的方式开展教学。另外,在长期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体育教师更加重视理论教学,将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状况的基础和前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方案的制定。长期缺乏团队协作的结果就是学生团队意识越来越薄弱,协作能力止步不前。

(三)就业压力与日俱增

当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攻坚阶段,社会就业压力与日俱增,很多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毕业之后面临就业难、创业难的问题,对未来产生了极强的迷茫情绪,缺乏明确的定位和清晰的目标,而新时期的职业院校学生大多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加之受到社会上一些消极思想、不良风气、物质主义思想的影响,难以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更不愿意和他人进行交往和沟通,在团队之中难以和他人融洽地合作,根本不具備团队协作能力。

四、职业院校体育教学培养学还是那个团队协作能力的对策和方法

(一)将思政教育融入体育教学

在体育课堂之中对大学生进行团队协作能力的训练和体育精神的灌输,能够从根本上消除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知偏差。首先,教师要打造思政课堂,使得原本对体育运动兴趣匮乏的学生能够逐步积累团队协作能力,通过数据对比、案例分析的方式,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参与体育训练、进行团队协作的必要性。其次,通过对交际能力不良、缺乏沟通技巧的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学生可以克服自己思想上的障碍,引导其走出桎梏,积极主动和他人进行交流,解决其人际交往上的困境,让其敞开心扉,真正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之中,投入到集体活动的怀抱,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团队协作能力的价。对于那些体育运动自主性较强、想要突破课堂教学内容范畴的学生,教师要充分地运用其竞争意识、个性追求、好奇心理,追加强化教育,使其发挥自身的积极影响力,传帮带其他同学完成团队任务,在循序渐进中提升其组织领导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之中体会到成就感和运动的乐趣。

团队协作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是个人长远发展必要的一环。学校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到团队协作能力的现实意义,通过宣传栏、公众号、QQ和微信群等多种途径对团队协作能力进行宣传,让学生意识到在专业知识学习之余,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也至关重要。学校还可以通过案例讲解、主题演讲、主题征文等方式让学生探索团队协作能力的内涵。除此之外,体育教师要转变工作思路、教学态度,躬亲示范,为学生树立团队意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完善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

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体育教师进行长期的教学规划,在教学目标设定上切忌急于求成,而是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升,在日积月累之中推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倾向于那些可以促进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的项目,例如啦啦操、素质拓展、体育游戏等等,在成绩考核的过程中要摒弃唯成绩论的思想,观察学生是否发挥了锐意进取、坚持不懈的体育谨慎,要考核学生是否在团队运动装会中得到感悟。通过横向和纵向数据的对比,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客观评定,在考核之后,要根据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和团队协作情况进行教学进度调整,还可以通过团队协作与期末成绩绑定的方式敦促学生融入团队。比如,在8字跳绳项目之中,教师可以根据分配的课时数,在每一节课设置单独的课程考核标准,在团队协作的初期,要求学生在2分钟内完成80次,之后再逐步达到100次、150次、180次等目标,让学生每一节课都有追求的目标和提升的空间,进而构建团队自信,打造默契的团队协作能力。考核过程中,教师不可以仅仅关注最终的考核成绩,还要在不同团队之间进行横向对比,使得每一个团队都意识到和其他小组之间的差距,并分析原因,在此基础上进行成绩评价,可以综合地考查团队协作能力是否真正地得到了提升,团队协作精神是否渗透到了学生的心中。

为了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教师可以在体育技能的训练之中有意识地渗透相关训练项目。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举办具有竞技性质的赛事活动,让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激发出竞争意识和好强思想,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小组竞赛之中发挥自己的专长,感受到团队带来的强大力量。教师在分组过程中应该把握方法,将运动能力和水平一致的学生划分为一组,并保障小组内的男女同学比例大致相当,这种方式可以大幅度提升团队协作能力训练的效率。

在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构建“合作+互助+学习+竞争”训练模式。在兴趣依托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对职业院校进行积极引导,使其构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研发的学习型组织,鼓励团队成员之间进行积极合作,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团队成员之间不仅仅是相互合作、互相帮助的关系,同时也是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竞争的关系。他们要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互相尊重,做到携手共进、互相影响。教师要让学生们意识到,竞争不是目的,而是实现进步、达到更高目标的必要手段。

(三)注重团队建设与团队管理

对团队进行合理分工和管理是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过往体育教学中大多采取自由分组方式,导致学生不自觉地选择和自己相熟的同学,反倒造成小团体现象,影响团队协作能力培养,阻碍了团队建设和个体发展。团队协作能力的高低与团队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并无关联,具有团队协作能力的人,在哪一个团体之中都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反之,不具备团队协作精神的人,即便和亲密的伙伴在一个小组,也可能分崩离析、出现分歧。自由分组还有可能导致分组不均现象,教师还要插手,进行团队人数的调整,这时候,个别的“插组生”就会被排挤,难以融入团体,这对团队成员之间的情感建设极其不利,也会阻碍后期的合作和体育运动的训练。因此,教师要采取随机分组方式,打破学生依赖的熟人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定期地进行随机分组,持续地扩大同学的交友圈,促进同学相互交流,无形中促进学生沟通能力的提升,同时也可以避免部分想要浑水摸鱼、懒惰散漫的学生在一个团体之中待久了,过度依赖其他同学,并将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推诿给小组成员。团队成员之间的不断调整使得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团队的影响重要的。

在日常的团队协作之中,教师要引导小组生打造团队文化。团队文化是指团队成员为了实现各自的人生价值和团队目标,在磨合和沟通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潜意识文化。每一次体育比赛和团队合作都应当挖掘出背后的特色,设计队名,打造口号,安排LOGO,特有的团队文化能为团队协作锦上添花,可以说团队文化是团队成员精神的具象化体现,如何借助体育教学开展团队协作、培养团队意识是必须思考和重视的问题。比如,在啦啦操的团队比赛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设置对应的口号。口号句子剪短,具有鼓动作用和纲领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口号作为意识的表现形式,能够起到调动现场气氛、加油大气的重要作用

(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思想的引导者,教师自身的品格、言行和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决定了学生对其的信服程度,同时会对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师生友好互信的基础上,教师应当起到表率作用。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对教师的印象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者,对教师讲道理的行为存在抵触心理,自然也不会认真去实践教师的指导,教师也很难调动学生参与到团队协作之中来。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之中找好切入点,和学生平等对话,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之中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大胆地投入实践,引导其积极地参与团队游戏之中,给予必要的点拨,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与之共同探讨,这样教师才能融入学生内部,促进学生之间有效合作。

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包含着教师对学生的有效激励,教师要从语言激励和实物激励两个层面对学生进行鼓励。心理学家柏纳利的实验表明,学生受到激励之中将呈现出更高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自信心获得提升,学习成效将会呈现出新的面貌。教师的语言鼓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引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取得体育锻炼的进步,在日常训练之中,教师要不吝啬夸赞,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激励,让那些内向的、不爱体育学科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团队运动之中来。除此之外,在学期结束的时候,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期末成绩和开学时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进行对比,筛选出进步最明显、表现最优秀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实物奖励,比如给学生一种具备鼓励性华宇的奖状,一份具有特色的小礼物等。奖励实物化是学生进步实物化的进一步体现,这一方面是对学生优秀成绩的表现,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今后的体育运动充满信心,同时也会给表现平平的学生一种激励,使其找到努力的方向。

(五)引入体验式教学模式,敦促学生自我教育

授人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能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和技能,而是要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其自己思考、自我反思。因此,教师要坚持问题导向教学,对于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不可和盘托出,而是要通过抛砖引玉的放回寺调动学生边运动边思考,积极参与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逐步形成团队协作能力,养成做出有利于集体决策的决策方式。比如,在教学过程中介绍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激发学生团队写作的方式,使其产生向上、自主心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观察不同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对于团队协作能力强、学习成绩佳的学生,教师要引导其积极主动地帮助其他同学,发挥自己的带通作用,并使其在此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团队归属感。对于团队协作能力差、个性内向、缺乏自信的同学,则要采取鼓励教育,使其人情现实情况,学会从团体荣誉的视角来找到努力方向,正确地进行定位,将不拖后腿作为拼搏的动力,即不要从个体得失的角度去自我教育。过往经验表明,由学生自行推出小组长要比教师指定的效果更好,团队协作也更加融洽,这是教师给予学生自主权的体现,他们已经不再喜欢命令式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抓住这个心理,迎合其特性开展体育教学,逐步提升其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力。

除了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演习教学方式,教师还可以探索多样的教学方式,在结合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保证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体育比赛视频、和团队协作相关的影视作品或者纪录片,让学生了解到团队协作能力的内涵。在课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去参加体育团队建设活动,丰富对体育活动的认知,加深团队协作能力的关键性认知。

五、结语

综上而言,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体育教师需要长远地规划、细致地安排、科学地设计,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具体来讲,可以从将思政教育融入体育教学、完善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注重团队建设与团队管理、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入体验式教学模式、敦促学生自我教育等路径提升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使其感受到在团队配合中的快乐和意义,在提升学生和他人沟通、合作能力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为其将来就业和创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段玖彩.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9,18(04):98-99.

[2]杨永.浅谈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 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一).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359-360.

[3]高庆勇,彭国强.基于内容分析的中外体育教学研究趋势对比与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學报,2019(06):54-62.

[4]苗耀祥,魏航.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1):71+73.

[5]袁强.职业学院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策略[J].高考,2018(36):253.

[6]陈善金.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J].现代职业教育,2018(07):174-175.

[7]张铁人.拓展训练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16,14(32):118+120.

[8]王晓婷.天津中学高中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的可行性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

[9]张云峰.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策略[J].启迪与智慧(中),2019(12):48.

[10]孙兵兰.浅谈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10):154-155.

[11]于子焱.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19):44-45.

[12]宓文军.试论中学体育教学中团队精神的培养途径[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1):108-109+111.

[13]李锋峰.中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分析[J].新校园(中旬),2017(01):28-29.

[14]王柳懿.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J].新课程(下),2016(02):50.

[15]徐晓玉.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4):159-160.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体育教学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试论职业院校分层教学的策略分析
教学能力比赛促进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反思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