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成绩的办法

2020-11-08邹本尧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85期
关键词:政治课道德与法治法治

邹本尧

云南省从2016年对初中政治学科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行10分制以来,表面上看只要学生卷面分考得60分就可以拿到10分,似乎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其实不然,考试内容多,许多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都感到越来越难教,学生的考试成绩不理想。

针对这一现象,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普遍不重视,认为升学只占10分,与语文、数学、外语120分相比,还不到十分之一。二是感到学习枯燥,理论性强,难得“背”,不想“学”,不喜欢这个学科。三是考题“活”考题“难”,涉及知识范围广,能力要求高,费时费力效果不理想。四是学生、老师、家长的观念没有更新,急功近利。有的家长和老师经常会唱“反调”,认为10分制不必要用更多时间去学习,还不如多花时间学习分值高的科目,这样的思想经常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不想听课、不想多花时间复习,多数认为考及格没有问题,这样老师在教学复习备考中难以实现“教学相长”的效果了。

面对今天全国统一的教材,要切实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成绩,就必须针对以上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营造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成绩的环境和氛围。

《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初中学生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它不仅是中考科目之一,对学生成“才”(升学)起着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做“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也好,班主任也好,不可仅仅只看到中考只占10分,要在学生中大力营造“学科无好坏,各科都重要”的氛围。不只是到了初三才重视这一学科,初一、初二同样要重视。

新课改后,《道德与法治》学科特别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及生活体验接轨,注重思想品德课堂与现实社会接轨,把学生生活、社会生活融入教学之中,让学生通过课堂认识社会,感受人生,发展自我。针对这一显著特点,学校应千方百计创造条件,比如加强读报栏建设和管理,加强图书室建设,努力提供电子阅读条件等,广泛开辟学生了解家事国事天下事的途径和渠道,让他们有学习政治课不尽的“源泉”和“土壤”。

此外,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实行“3+3”模式,初中学生步入高中后,语文、数学、英语这三科必考,另外3科,就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科特长进行选择,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优势。所以,从初中开始指导学生认真学好每一科,为高中阶段的选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用好政治课传统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和复习效率。

“读”、“听”、“记”、“想”、“练”是学好政治课传统有效的方法,必须坚持。

读——读懂弄通,抓住要领。要让学生在反复通读教材的基础上,重点研读介绍有关政治理论知识的句段,即“知识点”(基本观点),抓住要领,加深对重点内容的理解。

听——集中精力听课。听课是中学生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教师在教学中应尽一切努力指导学生听好课。首先,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其次,培养学习兴趣,使养成集中注意力和深入思考的好习惯,做到耳、目、心、手并用。

记——记好课堂笔记和记忆。为了提高听课的效率,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听懂的基础上学会记听课笔记。记笔记可以帮助思考,加强记忆,便于复习。教师应指导学生逐步达到听记结合,手脑并用,以听为主以记为辅,听指导记,记服务于听。要适度安排时间让学生记忆相关基础知识及知识要点。这点非常重要,因为“记不住”肯定“考不好”。教师应不要受所谓课改理念影响,不敢让学生“背”。任何学科,都离不开必要的“背”。

想—— 善于思考问题。思考是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必要条件。学生思考能力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因而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善于思考,根据事实作出结论,而不要无根据的胡思乱想。

练——做练习题。只有“见多”才能 “识广”,只有训练才能形成技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政治学科“背得好”不一定就“考得好”。因此,精选习题,适度安排学生作业或单元测试是非常必要的。在“练”的过程中应注意题型题量和解题方法的指导。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广大政治教师不能搞“一边倒”,该坚持的还得必须坚持,关键是要掌握好“度”。

三、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不断改革课堂教法学法,提高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

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政治课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自觉树立新课改理念,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不断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

教师要利用生活中真实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共鸣,激发求知欲望、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创设情境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通过多媒体选择切合教材内容的音像、图片、文字材料,让学生仿佛亲临现场,缩短距离感,激发了解事件原委的愿望,及情感上的共鸣。二是角色扮演进入情境。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根据故事、事件的情节,扮演各种社会角色,领会各种社会角色的责任,体验相应觉色的感受,练习“承担”相应角色的义务,学习承担一定社会角色所应有的态度和所需的能力。此外,我们还可以运用阅读法、讨论法、辩论法等来引发学生体验,增强道德与法治课的实效。

2、注重教學生活化。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教育才能产生真正的作用,并成为真正的教育。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生活化,目的就是让现实生活走进课堂,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德育灌输,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内容应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资源,要把生活搬进课堂教学,教师应对给定的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变革与创新,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又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来改造和丰富教学内容,尽可能使学习内容生活化。

四、教师要以身作则,真抓实干,因材施教,让学生想学、乐学。

“亲其师,信其道”。“身教重于言教”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之一。作为教师尤其是道德与法治教师,在传“道”时必须自己先“正身”。因此,无论是自己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还是业务能力、知识水平,乃至生活习惯,待人接物的方式等,都千万不可随意。在工作中,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做到。如作业批改,试卷评阅,我原则上都是不过夜的。再如上课不迟到,必须认真备课,认真上课等,我坚持了说到做到。我认为,在教学工作中,许多时候无声胜有声,润物细无声。

现在的义务教育都是普及教育,特别到了初中,学生分化现象非常严重。如果在教学中用一个尺度去要求一个班的所有学生,那么显然是要吃闭门羹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实行分类要求,因材施教。只有各类学生都有了不同的进步,整体效果才能提高。当然,这也是国家政策所倡导的。我们千万要摈弃初中只抓少数尖子而放弃大多数学生的错误做法。政治课而言,对于学困生,只需让其掌握一些最简单的知识就行了,要以学生不厌学,能学多少学多少,但必须学为标尺;对于中等生,要以鼓励为主,以掌握好基础为主,以逐步有提高为标尺;对于优秀学生,要严格要求,在掌握好基础的前提下,重视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总之,“教学相长”,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在一些学校或班级中,无论教师如何努力,仍然会有极少数考不及格的学生或者不会学习的学生,但是我们各位教师一定会尽力而为承担起我们的责任,具体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让有潜力的学生学得更好,让考不及格的学生有进步。

参考文献:

[1]《中学政治教学教法研究》

[2]《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

[3]《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

猜你喜欢

政治课道德与法治法治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高中政治课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教学策略
答案
谈谈“诱思导学”教学模式在农村中学政治课的运用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