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2020-11-06陈鹏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20年9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陈鹏

【摘要】关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数学教育中是教师们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但是数学核心素养其含义比其他科目课程来说较为抽象,这也为教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通过对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解和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更好地把握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让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实现综合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

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在数学教师的细心指导和科学引领下来实现的,经过日积月累的领悟,最终形成学生自身的品质。因此对于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问题,我们应该有意识的来促进学生思考,通过精心设计有效、有趣的课堂教学活动,提升小学生对于数学课堂学习的兴趣,达到有效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一、促进数学思考策略

学会思考是学习数学的一种探索性思维活动,思考就是让小学生能够用数学的观点去看待和解决问题。

1.以问题为引领,学会数学思考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形成的。那么在数学课堂上,我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让小学生学会用数学方式来看问题,之后在问题的引领下去接近数学思考。

例如,在青岛版五四制数学四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的学习中,假定问题是让学生寻找18的因数有哪些?如果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寻找到正确结果后不去继续的追问学生是怎么发现的,那么学生也就不会去反思自己发现的过程,他们只在乎最终的结果。接下来再有寻找36的因数问题时,学生可能就因为36的因数较多产生遗漏或者重复。在此情况下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去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既不遗漏也不重复的发现某数的所有因数呢?学生就会去思考这个问题,然后有学生回答到:我们可以在寻找因数的时候把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还有的同学说:可以对应着一组一组的寻找,这样的教学过程是引领学生思考的过程,既能够有效地做到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又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有序性锻炼。

2.从问题情境出发,引发数学思考

解决数学问题最主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能够引起学生的主动思考,而引发主动思考的导索就在于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探索的欲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作为教师,要能够根据数学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学情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热情。例如,在四年级上册《繁忙的工地——角与三角形》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角的不同类型,如直角、平角和周角,而单纯的讲解很难让学生产生兴趣,那么怎么才能够有趣的引出这几种角的学习呢?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动画视频,如小猴子玩单杠游戏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观看完视频之后教师提问到:大家仔细观察,小猴子在绕单杠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几种角。这是学生因为有较高的兴趣在就会争先踊跃的回答:有直角、锐角、钝角。教师再继续深入问题:除了这几种角之外,还有其他的角吗?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一下,看看还能不能发现其他的角。通过这种情境的创设,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能够将学生带入到思考的问题中,让学生们带着问题来学习。这比教师单纯的讲解过程要更有效果,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散发思维。

二、设计教学活动策略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下的数学课堂不仅需要传授数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这也成为了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标志之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包括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以深入的理解和实践的操作来培养动手的能力。

1.结合教材实际,设计动手操作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情和教材的内容以及实际的教学环境等情况,多设置一些让学生亲自体验,操作动手的机会。在这种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小学生的手脑协调性,实现了动手能力培养的核心素养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水产养殖场——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平行四边形计算中,只是让学生听讲而不去实践动手操作,学生很难去转化学习的思维。这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自己来想办法把图形进行分解、剪切、拼凑,转变成一个长方形,然后通过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来寻找两个图形在面积计算上的联系。这样一来,复杂的图形计算就转变成了简单的图形,学生也就更容易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式。通过这种课堂教学中的动手操作活动,学生不仅能够从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设置小组活动,培养合作能力

小组讨论是目前教学课堂中经常能够见到的组织形式,通过小组活动的安排能够让学生全员参与,能够实现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但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上,很多时候小组的活动流于形式,难以收获到很好的效果,对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也起不到有效的作用。对此,教师在安排小组活动前,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活动的要求,了解到在活动中怎么做、做什么?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山东假日游——百分数》中,教师课堂教学设置小组合作交流,在学生们进行合作前提出明确的要求,先自行学习课本上的内容,明白的地方用波浪线标示出来,有困惑的地方用问号标注,之后小组成员们在一起汇报:我明白了什么,我对那些地方不理解,百分数是什么。之后小组成员们对于他人不理解的地方互相讲解,汇总出大家都有困惑的问题,由教师进行引领学习。在这种小组活动形式中,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等素养,提高了课堂的高效率教学。

三、提高学习兴趣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动力、最高效的教师。如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那么在课堂上学生也就不会去积极主动的思考,不仅学不到知识,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更是无望。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然后他们有动力、有热情去探索数学中的奥秘。

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入手。第一,找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例如,五年级下册的《快乐足球——比例尺》学习中,这部分内容与小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紧密联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操场上,让学生实际的去感受生活中的问题,引发出学生更多的思考。接下来学生就会带着问题去进行深入的探索,发现其中蕴含的数学道理。第二,给予学生积极正面的评价。小学阶段的学生需要教师的关注,教师的鼓励对他们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要及时的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积极正面的评价。例如,当学生回答正确问题时,教师不能简单地说:回答正确或者你很棒。这样的评价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发挥不出积极引导的价值。为此我们可以说:你回答的非常准确,给同学们带来了很好的启发;你观察的真细微,这么小的問题你都能发现,真是了不起。这样的评价语言能够给予学生引导和肯定,让他们能够在评价中更注重这些优势的发挥。学生对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离不开课堂教学,而教师教学目标的实现也离不开课堂。因此,我们要重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要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坚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杨九诠.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十人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顾明远.核心素养:课程改革的原动力[J].人民教育,2015,(13).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