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态城市建设中环境工程建设的实践分析

2020-11-04张鑫爱陶建鹏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86期
关键词:生态城市环境工程

张鑫爱 陶建鹏

【摘  要】生态城市是指需要人们在减少对自然资源、能源消耗的同时,降低废弃物的排放量。而环境工程建设正是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所在,在实际的环境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从提高环保意识、实现污水的循环利用、通过节能减排、加大人才力度等方面做起,从而推动环境工程建设,为人们营造和谐、舒适的现代化城市。

【关键词】环境工程;生态城市;污水利用

引言

在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的前提下,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几乎是必然的趋势,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也属于必经的一个阶段。那么怎样使得城市日常运行更加顺畅,成为了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环境工程建设是城市生活组成之中非常基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会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现阶段的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的有效运用空间也日益短缺,同时人口的增加也使得环境受到污染的情况变得严重,提升城市环境工程建设质量对于城市发展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要保障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环境工程建设至关重要。在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下,环境工程建设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所以,对环境工程建设在生态城市中的应用探究,十分必要。

1环境工程建设在生态城市中应用的优势

1.1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每天有大量的资源被消耗,而这些资源大部分为不可再生资源,如果不能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将会面临资源枯竭的危机。另外,经济与社会不断发展,加快了城市化建设的步伐,资源消耗压力和生态环境恶化与日俱增,即使国家已经在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物力与财力,但依然难以实现理想的效果,最终只能起到保证环境不被破坏的作用,环境污染问题目前依然没有根本解决。环境工程建设作为一项可持续性的工作,可以起到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重要作用。

1.2实现资源循环和持续利用

在全世界范围内资源短缺的问题比较严重,人类为了维持生活与生计,肆无忌惮地索取和消耗各种资源,使赖以生存的环境岌岌可危。实现资源循环和持续利用是环境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既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问题,又能实现资源的循环使用和持续利用。同时,环境工程建设直接决定着我国是否可以实现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1.3促进区域经济内经济发展

环境工程建设能推动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但在具体的建设工作中,设计人员忽略了生态城市发展中的问题,不能做到全面与系统地规划区域,使得规划区域内出现空白的现象,良性循环系统也由此遭到破坏。加之在环境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追求速度,没能及时关注生态城市的形象和节能问题,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难以体现出来。而环境工程建设与生态城市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应将经济社会的发展、优良环境的创造作为先决条件,唯有如此才能构建出具备绿色理念的新型城市。

2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2.1传统规划体制落后

我国的城乡规划编制时间周期较长、跨度较大,规划过程中各行政部门各自为政,缺乏沟通,生态规划理念难以贯穿整个规划,各规划衔接不良,对项目规划造成影响。

2.2规划指导经济发展但不是可持续发展

一些城市打着生态城市的名义进行新城的开发建设,是一种变相的圈地运动。从我国生态城建设项目选址特征来看,在滨湖、滨河、滨海、水库、湿地等自然水域周边建设的生态城项目总计达生态城总数的62.0%;选址农田和山地的项目分别占17.8%与13.8%;其他选择类型的生态城项目占6.0%。一方面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另一方面是人们对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片面理解,认为既然是生态城市就应该选择基础条件良好、环境优美的地方。

2.3市场调节机制薄弱

生态城市的建设也需要经济的支撑,但目前的生态城市建设较多地考虑新技术、新能源的使用,而忽略了经济成本,不便于市场化运作。我国生态城的开发建设多为政府牵头建设,缺乏市场调节机制。为了建设可持续的能够运行的生态城市,应当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而政府应当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提供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建设以及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

3生态城市建设策略

3.1城市规划管理体制需要变革

在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中,生态技术的运用一般到景观、建筑施工阶段才得以实现。现有的城市规划体制、评估体制已经不适应生态城市建设,生态城市的规划应该将规划与设计以及专项设计统筹考虑,转变原有的规划编制体制,同时也应注重后期的实施管理,完善实施管理的监督检查机制。

3.2因地制宜分区域进行政策引导

人类社会发展已进入生态文明阶段,城市开始向生态城市建设转型。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自然资源不同,在土地利用、水资源利用、能源利用等方面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应选择不同的生态城市建设技术路线。中国地域情况更为复杂,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就更具多样性,因此,城市规划转型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3.3增强生态保护意识,转变生活方式,倡导全民参与

生态文明的构建从来不是哪一方的单独努力,应是全民共同参与的结果。将政府主导的生态城市建设行为转变为人们自主的生态保护意识,这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怀特也曾指出:“生态城市一定要建设,将主要由人们在地方层面上操作,而不是单纯地仰仗规划师和政府”。政府应加强各部门的协调合作,发挥政府的监督和引导职能;开发商与投资者应认真贯彻生态文明建设,切实落实生态城市的建设;媒体应积极倡导可持续发展;市民是生态城市的主体,城市向生态城市的转型必须发挥其主体地位的作用。

3.4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促进行业繁荣发展

人才是推进环境工程建设工作的主体,同样也是生态城市发展中较为突出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解决人才培养难的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從国家层面出发,加大复合型与全面型人才的培养。(2)建立社会保障机制体制,吸引更多的人才走进环境工程建设领域中。(3)通过合理的社会就业创业保障机制优化参与环境工程建设人才比例,以此促进行业的繁荣发展。(4)加大管理与建设的准入门槛,做好在职人员培训工作,力争培养出一批专业技能较高、业务水平较好的人才,更好地落实和推进环境工程建设在生态城市中的应用。(5)促使相关人员了解和掌握环境工程建设的特征的效果,推进技术的普及与应用,确保环境工程建设的可靠性与长久性。

结束语

生态城市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探讨中国城市规划转型———生态城市建设,针对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推动我国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明.生态城市中的环境工程建设技术的应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9):129.

[2]祝翠.环境工程中城市污水处理问题的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10):103-104.

[3]许贯学.加强环境工程建设构建生态城市[J].绿色环保建材,2019(8):42,44.

作者简介:

张鑫爱,出生年月:1992年10月,女,汉族,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工程。

陶建鹏,出生年月:1990年09月,男,汉族,河南省中牟县刁家乡,大学本科,研究方向:环境类、环境工程。

猜你喜欢

生态城市环境工程
对话专业:环境工程专业
多元教学模式在环境工程课程体系的应用
关于在新农村建设中环境工程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的探讨
环境工程发展对经济的影响研究
环境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与中国城市发展
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环境工程监理的相关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