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想象画面培育语文素养

2020-11-02彭雯娟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19期
关键词:语文素养小学语文

彭雯娟

【摘要】每个学生从小都具备较强的想象力,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大胆想象”关系着学生认知能力与综合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在教学上引起足够重视。将想象力培养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全身心融入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乐趣,扎实习得语文素养。本文以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课文教学为例,阐述如何在教学上通过想象画面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想象画面;语文素养

近年来,伴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而对学生想象力培养已经成为一项重要内容,教师要在语文课堂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个语文要素是“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对画面的想象就是生命个体根据思维深处既有的表象进行提炼、加工,并进行改造的心理过程。“想象画面”的阅读方法,就是凭借语言文字进行心灵勾画,在头脑中调用原有的记忆信息进行加工,再现文章所描绘的场景和画面,在内心形成生动的形象和深切的感受。这种方法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一、借助想象画面,感受优美生动的语句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将学生情感调动起来,保证学生在学习中保持愉悦的情绪。小学生思想比较活跃,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教师不能在课堂上过于强势,一味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样可能限制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科的魅力,教师要采取多种生动的教学手段,通过一边朗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为学生想象力发展打稳基础,也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语感,积累丰富生动的语言。

如,教学《燕子》一课,可围绕单元语文要素“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和第二个语文要素“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展开教学,在要求学生把课文读通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在教学“燕子春光图”这一部分时,可作以下活动设计: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加深对课文意境的直观感受。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想象脑海中呈现了哪些景物,让学生说出自己仿佛看到了“青草、柳叶、鲜花、小桥流水、青山绿树、如丝细雨,燕子、蝴蝶……”这些生动美丽的画面,从而体会作者是如何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来描写春景的,感受这些优美生动的语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体会出春天来了、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的欣喜之情。

再如,教学《荷花》一课,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展开想象,体会这些优美生动的句子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比如,学习第2自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想象:“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是什么样子的呢?“冒”字好在哪里?“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又一朵的姿势。”它们都有怎样的姿势?学习第3自然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想象:“一大幅活的画”是什么样子的呢?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生活中荷花的样子。学习第4自然段,教师可提出:你就是那朵美丽的荷花,在这美丽的荷花池中,蜻蜓飞过来,小鱼游过来,它们会跟你说些什么呢?学生在展开想象、感受生活乐趣的同时,也进行了语言表达的训练。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感受优美生动的语句,句子中描述的生动的画面就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中了。

二、借助想象画面,感悟诗意诗情

诗无达诂。图解文字、逐字逐句释意、讲白讲深讲透的古诗文教学都是不足取的。“诗有三本”,即:“以声律为窍,以物象为骨,以意格为髓。”意象是诗的关键,意境是诗的灵魂。想象,则是意象在学生头脑中“呈象”“举象”,而后直抵诗作灵魂的唯一途径。正如英国诗人雪莱说:“诗可以解作想象的表现。”古诗文教学中,我们要就诗文中的字、词、句生发开去,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在头脑中一一浮现诗中描写的形象和景象,再现逼真的情景,从而进入诗的意境。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由《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渠道中》三首古诗组成,这三首古诗描绘了春夏时节的景色。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古诗。课后练习第二题要求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畫面,说出诗中描写的景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注释、插图,理解有难度的词语,从而初步了解诗意,再将主要景物串联起来,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理解诗句的意思。以第一首古诗《绝句》为例,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全诗的远近构图,聚焦“丽”“香”“融”“暖”等字,从视觉、嗅觉、触觉等方面展开想象;聚焦“飞”“睡”两个动词,从空间、动静姿态、忙闲情趣等方面展开想象,使画面更广阔,使意境更生动。学生通过学习第一首古诗,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教师可适当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第二、第三首古诗,结合诗中描写的景物,通过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头脑中想象到的画面。

古诗词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不仅有着深远的意境,也能让学生回味无穷,因此,教师需要在古诗词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通过想象画面来感悟诗意诗情。

三、通过想象画面,理解寓言大意

其实每个学生从小就具备较强的想象力,为了促进学生想象力进一步发展,需要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加以引导与锻炼。寓言作为学生经常接触到的一种阅读作品,是开发学生想象力的有用素材。寓言作者结合儿童认知方式与特点,在寓言中为花草树木、鸟兽鱼虫等赋予了人的意义,任何事物都可以像人一样说话、思考和行动。学生在阅读寓言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其中的喜怒哀乐,并让学生想象范围进一步拓展。同时在阅读寓言中学生也能养成良好习惯,积极就寓言故事情节展开联想,达到了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目标。

《守株待兔》是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单元的开篇课文,也是小学语文课本中选入的第一篇文言文形式的寓言故事。由于这是一篇文言文形式的寓言,要理解寓意,读懂故事是基础。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借助注释自主理解句子意思,读通文意后,再启发学生对照课文插图,展开想象:兔子“折颈而死”后农夫会想些什么?为什么那个农夫会被宋国人笑话呢?引导学生体会农夫希望天天能捡到兔子的侥幸心理,了解农夫“把兔子撞树而死的偶然事件当作必然发生,丢下农活坐享其成”的行为是一种愚蠢的行为,顺势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自然水到渠成。

“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是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对于寓意的领悟,要关注学生认知发展的层次性。《鹿角和鹿腿》情节可谓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再现了狮口逃生的惊险画面以及鹿的心情变化。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配乐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故事的画面,了解整个故事的情节发展和结局。接着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引导学生根据词语提示,想象具体情境,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加深对故事的理解:第一步,在梳理了鹿狮口逃生的前后经过之后,列出两组关键词,让学生借助关键词,简要说说鹿狮口逃生的过程。第二步,在抓住重点词语体会鹿前后心情的变化之后,可以让学生再借助关键词,较为细致地讲述这个故事。

小学阶段的学生性格天真烂漫,对童话故事中的美好世界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寓言故事可读性很强,在简单明了的故事中可悟出生活的道理。教学寓言故事时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故事情境去理解寓意,不仅使学生产生浓烈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学习到其中所蕴含的语文知识,锻炼了读、思、练、说的语文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同时又帮助教师减轻了教学压力。

四、结语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的课文都是通俗易懂、活泼有趣的,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和学习。教师应该加大对教材的挖掘力度,教学时要体现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创设有趣、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有更多想象的空间,鼓励学生多读、多思、多写,尤其是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各种奇思妙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语文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刘菊香.多维运转,踏上想象画面的高速通道[A].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20(02):1007-9068.

[2]折宏图.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20(11):113-114.

[3]王湘玲.想象画面[A].小学教学研究,2010(01):G624.2

[4]卢眼良.小学语文学习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探究[J].中国农村教育,2020(05):77-78.

猜你喜欢

语文素养小学语文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为小语课堂“瘦身”,为学生语文素养增“肥”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