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粥一饭思不易,一纸一笔总关情

2020-11-02曹晓玲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19期
关键词:家校共育

曹晓玲

【摘要】节约习惯的培养能促成学生的精神成长,与物质上的节制相联系,达成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要求,让学生健康成长。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通过家校共育的途径,从观念、行为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节约习惯,让学生知晓节约的意义,明白节约的用途,培养节约意识。

【关键词】家校共育;节约观念;节约习惯

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修养,是对小学生的基本素质的培养规范,既是物质上的节用,也是精神上的节制。节约习惯的培养能促成学生的精神成长,并与物质上的节制相联系,达成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要求,让学生健康成长。我们通过家校共育的这一途径,端正学生的节约观念,培养学生的节约习惯,使学生明晓节约的目的,知道节约的作用,形成良好的节约氛围。

一、有颗明白的心,知晓节约的用意,家校共育端正学生的观念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水平的提高,加上大部分家庭把目光聚集在小学生身上,家长对孩子往往有求必应。一把的笔,一摞的本子,吃零食大餐,喝雪碧可乐,穿高价运动鞋……消费着不属于他们年龄层次的物质,比吃比穿比玩,甚至出现有的家长勒紧裤腰带,也要造个“富二代”的情况。部分学生未将节约观念内化,偏于奢侈浪费,缺乏必要的节约意识。

事实上,物质节约是“掌中宝”,身边福。从春走到冬,从日出到日落,从北半球到南半球,我们需求的物质和能量都是大自然的馈赠,最终也将回归大自然。农耕时代,人们从大自然获取的物质资源较少,还给大自然的废弃物也就较少,大自然的自净功能够有效实现生态平衡。现在,衍生的需求和物欲的扩大,大自然的“身体”越来越难以平衡人类所需的资源供给,人类所排放的废弃物让它高负荷运转。况且,我们消耗的资源如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大多数是不可再生的。放眼国际,2020年蝗灾接连暴发、澳洲山火肆虐、疫情等对全球粮食生产和需求造成全面冲击,资源节约的步伐已紧锣密鼓地迈进。

节约下的物质是馈赠物,节约上的精神是支撑柱。节约使人们远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通过节用、分享促使人格向健康完善的方向发展,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和价值追求,是精神上通过节制来锤炼人的道德品质的必由之路,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艰苦朴素、勤劳节俭是社会的传统美德,当得到扎根的话,就会形成自制和克己,使本能服从全体。

节约习惯的养成,使人们的情操得以陶冶、意志和品质得以锻炼,使人心无旁骛,集中时间精力,把身心投入到学习和事业的提升建设上来,关系到一个人一生事业的成败。节约推动着社会的文明,体现的是一种忧患意识,这种行为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深思熟虑,是居安思危。因此,家校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节约习惯,让学生知晓节约的用意,感受到节约带来的成就感,带着节约的习惯与观念,走出校门,走出社会。

二、有双明亮的眼,注重榜样的力量,家校共育抓住教育契机

1.引导学生发现古今中外名人有关节约的故事

布置学生完成“节约故事会”,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收集有关节约的事例,如,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节约便士,英镑自来”,她还身体力行熄灭白金汗宫里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着用完。学生可以与家长在家一同搜集相关的材料,上课时每组派代表上台讲述有关的故事,其余小组成员再补充。立古今中外榜样的对比,树学生节约意识观念。

2.引导学生去拥抱身边贫困家庭的世界

平时,家长要带孩子多走出去看看,多参与社会性活动,通过贴近生活的具体事例,将节约内涵清晰呈现,让孩子联系对照自己的行为,启迪孩子的道德认知的提升。节约不是让孩子勒紧腰带,过苦日子,而是通过节省资源和降低污染,为己为大家创造一个健康文明的生存空间。

3.引导学生去关注父母师长的躬先实践

父母师长打铁需要自身硬。勤俭节约,为学生描绘蓝本底色,让学生与自己践行节约习惯。日趋加剧的地球资源危机与人类的无节制浪费,父母亲的辛勤劳作与一部分孩子的爱慕虚荣、铺张浪费,同学的热爱劳动、勤俭节约与一些人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的对比会让学生有所体悟。家长和老师从细节入手,小事做起,如,随手关灯关风扇,节约用电等,去推动学生的进步,真正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行为,把节约作为共识和行动,春风化雨,标本兼治。

家校共育让学生有双明亮的眼,深入观察节约现象,并持之以恒,使学生将节约内化为养成习惯。只有加强节约教育,学生不攀比,养成节约的好品质,才有助于理解别人的痛苦,培养对他人的关爱之心,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这是学生的成长的营养素,不可或缺。

三、有对勤快的手,家校共育强化节约意识,养成节约习惯

树立学生的节约意识,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老师与家长通力配合,将勤俭节约的观念变成习惯和自觉行动,让学生从关注物质转换为关注自我,通过对比来认识、发现、肯定自我,通过节约习惯的养成,让人从外在到内在,焕然一新。

首先,打造節俭自在空间,稳固节俭氛围。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方法,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勤俭节约的重要。适度消费,爱惜粮食,就餐按需取用,尽量不剩菜剩饭,不随意倒掉,拒绝“舌尖上的浪费”;节余用水,循环利用;勇敢断舍离,建设绿色园地,让节俭习惯在家中蔚然成风。

同时,参与生活劳动实践,设计节约方案。“我手创美好生活,我心明劳动不易。”不恣意攀比,不贪图享受,不过度消费。学生自己要学习合理分配、怎样通过劳动来创造价值。零用钱家长给时有计划,学生用时有意义,让学生养成物尽其用的节约习惯。如,作业本没用完的可以整理钉在一起,演算数学题等,不要随意弃置于一边。在这些节约实践,学生完成变形,行为扬善,以需要为中心,学会按需分配,从而培养学生的节约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完善的人格。

一粥一饭思不易,一纸一笔总关情。培养学生节约的好习惯,不仅仅是为了省钱,更为了节约能源,是强大力量的储蓄。节约需要每个人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用一颗明白的心去感受,一双明亮的眼去发现,一对勤快的手去创造,家长、学生和老师形成稳固的三角,积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让学生自觉的节俭习惯得以养成。

参考文献:

[1]洪明.节约教育是为了教孩子“省钱”吗[J].中国德育, 2018(5).

[2]任佳晖,扶婧颖.掀起节约“新食尚”习近平总书记知之深行之远[J/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20(8).

猜你喜欢

家校共育
新形势下家校共育工作的思考与实践探索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成就孩子美好明天
浅谈如何构建有效的家校共育平台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对寄宿制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几点看法
家校共育势在必行
用爱心筑就孩子阳光成长之路
家校共育模式下培养小学生学习自觉性的体验式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