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发利用校本课程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

2020-10-26张海英

知识文库 2020年20期
关键词:创造性校本创新能力

张海英

校本课程的实施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明显的标志。新课程改革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满足学生们个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学校办学的独特性和特色性。我校从2017年开始,就把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作为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不过那时我们称之为活动课,是校本课的雏形。经过两年的活动课和两年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我们在英语校本课程中做了如下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并积累了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1 开发并利用校本课程的必要性

校本课程是近几年伴随素质教育的推行而出现的一种新型课程,是改变教学观念、改革课程、改造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改善教学内容的重要举措。英语校本课程是以英语知识为载体,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特长为目的。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使学生热爱英语学科,并形成良好的英语素质的一门课程。英语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英语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校本课程的开展无疑给英语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并在英语教学改革中,为学生创建了一个五彩滨纷的英语学习平台。

校本课程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因此利用校本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其独到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学生可持续发展,并走向社会、建设国家繁荣富强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2 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原则

以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能力运用为基本宗旨,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创新精神。

1)有效性原则。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面临着不断更新的知识体系,我们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在选择课程内容的过程中,经过英语教师的精选,选择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

2)趣味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这是开发的出发点。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易于学生消化学习的内容。同时,在编制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课程的内容要选择学生能接受并能理解的知识范围,而且内容要健康。

3)应用性原则。在选择课程内容时,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横向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课程内容,选择具有应用价值的知识。

3 英语校本课程的具体开发内容

3.1 单词与句型的整合与拓展

对现行的英语教材进行重组和补充,把前后相关的话题内容进行连线,形成一个系统,并在这个基础上对此部分话题进行单词与句型的扩充,丰富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能对此部分知识有更充分更深刻的学习。

3.2 歌曲与歌谣教学

在每节课中渗透。在每节课的课前欣赏或演唱,以营造英语学习氛围,用反复欣赏、略讲主要词意、逐步跟唱的自然习得形式进行。

灵活运用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用于学习新内容前营造气氛,在学习新内容后,学生感到疲倦时,用它来调节、放松学生的情绪;下课前用它来巩固,让学生课后还有余音在耳的感觉。

3.3 日常口语交际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景或带学生到真实情景中学习,融日常用语学习于情景表演之中,让学生在情景中学,在表演中练,在交际活动中用。

会话表演分这样三个步骤进行:语言示范性表演,由教师或师生共同完成,要到位,让学生明白;語言巩固性表演,在双人或多人中进行,如大组集体会话竞赛、男女生团体、小组、全班对半等形式鼓励全体学生参与;发展语言的创造性表演,安排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语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鼓励学生灵活组合,扩展会话。

4 运用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英语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教师加以引导和点拨的过程。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利用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呢?

4.1 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英语课程目标不再是仅仅瞄准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提高,而是需要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实现对人的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转变教育观念,破除旧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挖掘潜力,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创造性地选择和设计自己的教材(及校本课程)教学方式与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考虑以下几点:

(1)在校本教材和利用及教学方式与方法上应给学生留有空间,应有利于学生充分利用、分享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应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力与想象力;

(2)在使用校本教材进行授课时,应增加一些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和探究性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

(3)校本教材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所收益;

(4)在使用校本教材时,要给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使用英语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语言知识与技能完成类似或接近现实生活的各种任务。

4.2 创设宽松氛围,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气氛。课堂上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教师应重视情感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英语有了浓厚的兴趣,他就会展开思维的翅膀积极主动、顽强执著地思索创新,同时把语言教学与日常生活联起来,上课可以结合时事、热点,给学生讲有关政治、历史、社会等各方面的新闻、幽默等,教师还可以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增设英语角、讲故事、各类竞赛等,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3 在校本课程的讲授中应充分地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具备创新能力

学生能质疑,表明他已对问题进行了思考,已在进行创新思维活动。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在对英语校本课程的内容进行讲授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经常换个角度看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以便从多角度探索求异;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广泛联想,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进而发现新问题,同时给予学生犯错误的机会;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只有在犯错误的过程中才能感悟、领会、掌握和运用知识。所以,教师一定要耐心地听完学生的句子,不要急着去纠正学生的错误,而要给予他们犯错误的时间和空间

4.4 在校本课程的使用中应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在校本课程的使用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这是因为创造不仅受认知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个性的巨大影响。大量的研究表明,凡是具有高度创造性的人,在早期的学习、实践中,比较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反之,则没有什么创新的表现,学生是由各个不同的个体组成的,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因此,在英语校本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采取多种组织形式开展教学,去满足不同个性学生的需要。

总之,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时代赋予教师的一项重要使命。叶圣陶先生说过:“人人即是创造之才,时时即是创造之机,处处即是创造之地”,所以教师只有在英语校本课程教学中真正树立创新的意识,注重创设宽松、民主、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得到大力的培养和发展。

本文系2019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9]GHB1368。

(作者单位:甘肃省民勤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创造性校本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