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数学教学的高效课堂探究

2020-10-26田方方

知识文库 2020年20期
关键词:公式中职探究

田方方

中职数学教学高耗低效能,要改变这种现状,建构数学高效课堂,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进:“以学生原有知识水平”为中心,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以学生的自我体验为中心”,保持数学课堂高效互动;“以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为中心”,构建高效数学课堂,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目前,中职数学课堂教学,高耗能低效率,教学问题主要体现在中职学生数学基础薄弱,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久而久之导致数学学习兴趣缺乏,数学课堂参与度低;由于数学成绩不好,导致自卑心理严重,对学习数学产生抗拒心理;由于学生小学、初中没有养成良好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导致数学学习习惯差。中职学生不同于普通高中生,入学之初学生数学基础薄弱,缺乏数学学习兴趣,出现自卑抗拒心理,对于高中有效、高效课堂数学教学很不利,所以,打造高效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极为重要。

1 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

1.1 学生基础薄弱,自主学习能力差

课堂教学中,学习新知识,如果不及时复习回顾旧知识,学生不能通过联想迁移到新知识方法上,以学习正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为例,学生不能利用诱导公式与平移变换,研究余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所以在求解中遇到困难,不能很好地求出来。在学习了椭圆中求弦长公式,在以后学习双曲线中,学生将不能很好的将弦长公式迁移到双曲线中,學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差,不能举一反三。

1.2 缺乏学习兴趣,自主探究能力弱

不同于普通高中生,中职学生学习一直处于被动学习,时刻被老师牵引着走,缺乏自主探究能力,缺乏学习兴趣,只会机械记忆公式、定理,比着葫芦画瓢,稍加变形,学生就不会做。比如在研究在研究函数的概念时,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停留在初中阶段,对用集合的语言定义函数的概念不能很很好的理解。

1.3 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自主整理分析能力差

中职学生相对于普通高中生普遍课前不认真预习,不会带着疑问听课,课堂中大部分学生不能跟着教师的思路去认真思考探究;课后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对作业抱有应付态度,字迹潦草,过程简略,抄袭别人作业严重,对笔记整理简略,存在不会整理现象。重难点、知识点记得不全,题目分析理解不到位,这种被动的学习态度是很难真正掌握知识,提高数学成绩的。

2 中职数学高效课堂的建构

2.1 “以学生原有知识水平为中心”,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保持课堂高效率运转

以我教的幼教班为例,学生数学成绩差距较大,所以在现实数学教学中,教师认真研究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分层次设计课堂内容,设计出梯度不同的数学问题,各层次学生都能被课堂内容所吸引,以幼教班为例,在复习和角公式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对于公式的记忆,余余正正符号反,先记忆公式特点使全体同学都能理解,再设计公式的变形应用,通过公式逆用巩固公式。基础中等的同学也能由特殊到一般理解公式的运用;在此基础上提升公式内涵,比如,拼凑角例题公式的运用。通过拼凑角转化运用公式,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让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分析总结出来方法,环环相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时刻保持课堂有效互动性,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重视和关注,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信心。教师在检查作业反馈时,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正确认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出现的不同问题。

2.2 “以学生的自我体验为中心”,保持数学课堂高效互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中,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保持数学课堂高效互动。

首先,教师要课前精心备课,探索出通俗易懂的讲课方式,将教学难点、重点彻底讲透。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教师备课时,把学生分成几个不同层次,讲课时设计简单题、难题、偏题;提问问题时,先鼓励后进生踊跃回答简单题,中等生在此基础上补充完善,优等生最后评价提升。再比如,对于中等难度的题,中等生回答,优等生补充完善,最后后进生理解复述一遍,使所有学生学有所得,保持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比如讲解三角函数定义时,先将角设置在直角三角形中,再推广到任意角都满足条件,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活经验,为学生提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比如物理中弹簧振子、四季变换、圆上任意一点的运动,让学生感受到四季变换的规律,调动学生学习的高效性。

其次,在设计问题时,合理有效的提问,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和坡度,让学生时刻能够体验成功的喜悦,重塑自信。比如,在讲解等差等比中项时,对于任意两个数都有等差中项,但不是任意两个数都有等比中项,必须这两个数符号相同时才有等比中项。让学生从错误的认知中不断探索,通过不断启发,加深学生对此知识点的学习。

最后,教师善于运用课堂多样化教学方式,增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我体验,比如,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在讲解指数函数图像与性质时,利用几何画板,描点、连线、作图,数形结合,能直观的展现指数函数图像的作图过程。这样,学生在课堂上能直观的把握指数函数的图像,保持课堂的高效性。还有在理解椭圆的标准方程定义时,教师可以提前对其进行讲解,视频录制,录制成微课。学生可以通过微课视频反复学习此知识,对椭圆的形成过程、定义理解的更透彻,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2.3 “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建构高效数学课堂

首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意识。中职数学除了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外,还应关注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逐步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所以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比如学习等比数列时引入国际象棋起源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在教学中适当引入生动有趣的例子,增强学生学习的决心与信心,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其次,教师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参与能力,新课改理念要求,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学生的领航人。让学生掌握有效、高效的数学学习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化,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教师不断指导下,发挥学生自身潜能,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教师负责解惑、答疑、协调,帮助学生解决数学学习中的困难,纠正思维偏差,在不断的总结、探索中,领悟数学规律和概念,从而提高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能力,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最有效的教学层次。比如,在讲解等差数列定义时,引导学生由定义找出生活中的等差数列例子,提升定义,总结出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是同一个常数。小组由定义讨论归纳出通项公式,教师不断答疑解惑,最后尝试以小组为单位分别给出两道等差数列的例题考其他小组,完成当堂检测,巩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最后,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小组合作交流学习中,能够锻炼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及自主探究能力。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课堂中,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合作探究空间及时间。

在今后的中职数学教学中,我要逐步推进,以学生原有知识水平”为中心,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以学生的自我体验为中心”,保持数学课堂高效互动;“以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为中心”,构建高效数学课堂,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使所有学生都学有所得,有所收获。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公式中职探究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组合数与组合数公式
排列数与排列数公式
设问引导探究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两两三三”解决天体问题
三角函数式的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