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时代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及提升路径

2020-10-21李元浩

西部论丛 2020年2期
关键词:全媒体信息素养大学生

摘 要: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学生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已然成为使用网络信息最活跃的群体。大学生在享受网络便捷的同时也面临着其所带来的各类风险。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信息素养水平个体间不均衡,信息重组及甄别能力较弱,信息运用能力有待提升的现状,从大学生群体、高校及政府层面多管齐下,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全媒体;大学生;信息素养

一、引言

信息素养概念是由保罗·车可斯基在1974年首次提出,将其概括为“人们在解决问题中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包括了解信息来源和信息工具的使用、对信息的处理等,也包含对传统文化素养的扩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人们也被海量的信息所包围,这就要求个人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来适应时代的变化。大学生作为使用网络信息最活跃的群体,更应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

二、全媒体时代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

(一)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个体间不均衡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全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及深入运用,信息数量呈现指数级增加。作为我国网民群体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生,日常生活已经和互联网紧密相连,他们通过网络获取资讯,表达观点,满足利益诉求。但大学生群体中也存在信息素养水平不均衡的现象。首先,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较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间接影响了大学生信息素水平。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高校在网络信息化建设、硬件设施建设上与经济发达地区高校存在明显差距。其次,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受专业、年级影响较大。理工科学生、高年级大学生信息素养平均水平明显高于非理工科学生、低年级学生。最后,男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平均水平高于女生,但女生的信息伦理水平高于男生。

(二)大学生信息重组及甄别能力较弱

全媒体时代,信息来源渠道多样,内容丰富,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共享资源,信息传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着信息语境的变化,碎片化信息的传播频率极大提升。以微博、微信以及抖音等在大学生群体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媒体平台为代表,海量信息通过简短的文字、图片或短视频的形式传播,大学生所接受到的信息是无序的、碎片的,无法形成完整的某一方面的知识。这就需要大学生提升自身对信息的重组和加工能力,对碎片化的信息进行信息重组、加工再利用。此外,网络信息环境纷繁复杂,鉴别各类信息需要诸多的能力和素养,例如正确的价值取向,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时间经验等。但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实践经验不足,并且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面对海量信息,缺乏一定的判断和筛选能力,并极易受到网络舆论的影响而做出盲目的判断和选择。

(三)大学生信息运用能力有待提升

大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取了不同层次的信息,但在实际的运用当中,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对大学生的发展产生有效的作用。面对海量的信息,大学生往往缺乏对信息的梳理和整合方法,缺乏对信息的分析、加工和提炼能力,最后只能通过简单的罗列,得到分散、碎片的信息。例如,在校大学生不能很好利用图书馆电子资源,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对检索的文献不善于归纳、提炼和总结,不能将文献中的观点整合为论文写作的支撑材料,仅是观点的简单罗列和堆积。此外,大学生的信息运用多倾向于娱乐化,多数学生将手机、网络等媒介作为满足自己游戏、购物、社交的工具,而不是提升技能的工具。长时间将精力投入娱乐项目中,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业,并对个人的发展和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三、全媒体时代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路径

(一)大学生:注重信息素养提升,培养信息甄别和运用能力

大学生作为获取信息的主体,应重视自身信息素养的提升,将被动接受新信息变为主动关注自身专业发展前沿信息,积极拓展学术资源的获取方式和获取渠道,掌握专业信息的检索技巧和方法,充分分析、利用已有的专业信息,提升专业学习、研究和创新能力。同时,要重视对信息的甄别能力,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够自觉抵制网络虚假信息、有害信息,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提高信息评价能力,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发挥网络对自身成长的积极作用,提高对网络信息的安全防范意识。

(二)高校:构建信息素养培育机制,创建信息化校园环境

信息素养教育是当前高校一项重要的任务。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高校不能局限于开设简单的计算机基础课,而应该以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导向,建立完整的培育机制。在开设信息素养课程的基础上,还应该考虑不同学生的学科背景及知识结构层次,将课程与专业相结合。同时,要加大对专业课教师及辅导员的信息素养培训。作为大学生日常接触最多的教师群体,专业课教师及辅導员自身信息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在全媒体时代,高校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要突破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树立互联网思维,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最后,

加强学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建立多媒体阅览室、数字图书馆,完善校园信息化硬件措施,积极创建信息化校园。

(三)政府:完善信息化基础建设,创建良好信息环境

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是良好的社会环境。针对当前互联网中仍存有虚假诈骗等有害信息,政府部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推动教育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政府部门应完善法律体系,加强网络立法规范性、权威性,提高网络监督的法律保障力度。要提升网络从业人员普法意识,创造文明上网环境。要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力度,将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对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提供政策支持。同时,要促进高校与信息化企业的校企合作,充分整合各方教育资源,建立完整合理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 柯平.信息素养与信息检索概论[M].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20.

[2] 杨勇,陈天娥,罗雨舟,杨友清.数字公民视域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提升策略[J].机械职业教育,2020(05):32-37.

[3] 谢忠强,李春燕.当前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研究[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20(02):65-68.

[4] 杨文建,张娟.“双一流”背景下的信息素养教育革新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20(02):10-16.

[5] 黄晓斌,彭佳芳.新环境下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评价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9(19):12-20.

[6] 韩玉,黄易,潘梦雪.大数据时代大学生信息素养培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1):59-61.

[7] 周玲元,李慧,万紫燕.大学生信息能力对其校园融入的影响研究——以南昌航空大学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8(08):60-70.

作者简介:李元浩(1992—),男,汉族,山西吕梁市人,助教,法学硕士,单位: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全媒体信息素养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体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