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策略研究

2020-10-21杨璨熙

全国流通经济 2020年2期
关键词:现代企业优化策略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在当前社会,知识经济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就企业而言,核心竞争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人才间的竞争。作为企业进行人才管理的基本手段,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效性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现代竞争力。新时期,我国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各行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企业也直面更加复杂的人力资源形势,因此,如何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企业必须突破的重点问题。本文结合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探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F524.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

2096-3157(2020)02-0125-02

人力资源管理是应用科学的方法,合理配置企业内部的人员及其所从事的工作内容,从而充分发挥最优的人力效用,为企业的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已经愈发成为衡量企业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准。作为企业发展中的永恒话题之一,新时期,企业需要牢牢把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前途命运的重要影响作用,通过全方位的优化措施,打造出新时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格局。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1.人力资源的成本明显提高

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形势更加激烈,企业也需要在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上投入更多的成本,从而保持潜在的竞争优势。当然,这也凸显了管理实效性提升的必要性,经过有效的培训,能否使得员工在思维层次、管理能力、职业素养上有所提升,是判断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实效的基本依据。

2.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性更加突出

新时期,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现实发展需求,与传统模式下单一的纪律性“管理”相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更加强大的战略性,旨在充分激发员工的活力。同时,人力资源管理也必须同企业战略实现深度融合,这也是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的初衷与最终归宿。

3.员工流动性增强

知识经济时代也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员工所能接触到的信息渠道更加多样,传统的职业观念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在更多的选择机会面前,员工的流动性也明显增强。对于企业来说,通过优质的人力资源管理,渗透企业文化的基本价值,是增强企业员工黏性、提升企业凝聚力的基础性条件。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存问题

综合来说,当前多数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首先,仍然固守传统的管理理念,即在劳资关系的框架内,仅仅将人力资源视为一种“商品”,忽略了企业人才的内在需求及个性特点,从而导致员工缺乏对企业的信任,在工作中难以获得基本的成就感与满足感,导致企业人才流失严重。

其次,培训工作流于形式。企业开展人力资源培训的基本目的在于实现人力资源的增值,这也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突出特征。就新员工而言,针对性的培训是帮助其认识企业、融入工作的开始,当前多数企业也对职前培训给予了较高的重视,但是却忽略了人力资源培训长效机制的构建,忽略了老员工的培训需求,使得其在专业技能、职业素质等方面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尤其是在市场形势急剧变化的新时期,这一问题也很容易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关键阻碍。

再次,人才选拔机制有待完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企业的人才选拔机制也经历了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但是在知识经济的新时代,这一机制仍然亟待完善。新时期,企业员工的流动性明显增强,企业要想避免陷入“无人可用”的情况,就需要落实一定的人才储备,改变以往“现上轿现扎耳朵眼”的人才选拔方式。

最后,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任重道远。管理信息化是21世紀以来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部门,其信息化建设仍然任重道远。新时期,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的人力资源信息,要想有效整合其中的可利用资源,将其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就需要在实践中逐渐扩充管理信息系统的职能,真正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现代化发展。

三、新时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策略

1.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人才优势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必须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坚持人性第一的基本原则,在遵守企业基本章程的基础上,探寻人性化管理氛围的创建。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在企业日常具体的经营管理工作中,坚定遵守以人的行为管理过程为核心,将增强员工素质、妥善处置劳资关系、契合人的内在需求、调动人的主动性作为发展目标,也只有通过始终坚持这样的基本态度,才能增强企业的发展活力,避免企业成为一个人员高度流动的“中转站”。

2.建立健全长效的培训机制

培训工作是确保企业员工保持优秀的工作能力、把握时代脉搏的重要形式,尤其是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社会信息更新速度极快,这都凸显了建立健全长效培训机制的重要性。

(1)要有适应性强的教育培训规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承担着复杂生产经营任务的企业来说更是如此,要想避免人力资源培训流于形式,就需要以前瞻性的视野,制定出适应性较强的教育培训规划,确保企业的培训工作能拥有清晰明确的引导。具体来说,企业应当结合行业的发展热点及企业整体的规划目标,确保人力资源培训规划与企业的战略方向相互契合,充分激发人力资源培训规划的价值。

(2)教育培训计划要持续长久。人力资源教育培训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停留在短期层面,因此,教育培训计划必须要持续长久,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就员工培训而言,培训计划既要重视员工个人专业技能、职业修养、综合能力的提升,也要重视企业整体竞争力的协调发展。在制定具体培训计划的过程中,要结合历史经验及企业的发展规划,对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合理预测,从而使得培训计划具有更高的前瞻性与适用性。

(3)构建配套的培训制度。企业人力资源培训要想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充实人才队伍的优势,就必须依托于一套稳定的培训制度。在培训制度中,要体现全面性与具体性的有机统一,要明确人力资源培训的战略地位,从而有效打破企业内部不重视人力资源培训、走“形式主义”道路的怪圈;同时,要将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对象等进行细化规定,确保培训计划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构筑起扎实的制度屏障。

3.优化人才选拔机制

人才选拔机制决定着企业的人才储备能力。新时期,要想克服企业人员流动性高的问题,构建起一支稳定且能力突出的人力资源队伍,一方面,要完善企业文化的渗透,切实完善人才选拔机制,增强企业的吸引力与凝聚力;另一方面,也要坚守企业选人、用人的基本标准,坚持“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则,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具体来说,在人才选拔机制的优化实践中,要重点把握如下环节:

(1)提高企业文化的共融性。员工对企业是否忠心,是否愿意将个人的成长同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往往受到企业文化的深刻影响。因此,新时期,要重点提升企业文化的共融性,在员工关系的工资、奖金、附加待遇等内容上做到清晰规定、统一管理,打消员工对于物质条件的质疑与顾虑。同时,要重视精神激励的引导,以良好的氛围激发员工潜在的“正能量”。在实践中也可以发现,一个具有良好氛围的企业,往往代表着上进、充满潜力的企业精神,自然可以有效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此外,要为员工提供“看得见”的发展空间,从而使得其保持长效的奋斗欲望,无论员工表现好坏,其均能得到一定的反馈,这种反馈是对员工个体地位的尊重,也是将员工纳入企业文化及发展框架中的直接映照,是提高企业文化共融性的必要手段。

(2)员工职业生涯的共同打造。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员工职业生涯的打造常常被企业管理者忽略,处于一个相对边缘化的尴尬位置。不少人力资源管理者仅仅将职业生涯视为员工个人的事情,而事实上,企业正是由劳资双方共同构成的,特别是在现代发展环境中,“挥之即去,召之即来”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显然已经被社会发展淘汰,如果人力资源管理者仍然固守这种观念,必然会为企业埋下极大的发展隐患。从现实条件来看,终身雇佣的制度在我国多数企业的可行性不强,但通过合理的职业生涯打造,向员工展示企业同成长、共同发展的基本态度,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员工流失率高的现实问题。在职业生涯共同打造的过程中,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的发展规划及战略目标,为员工提供全局性的职业生涯引导,又要充分考虑员工的专业特点、兴趣指向,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培养支撑,实现员工职业生涯与企业的同频共振。

4.推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知识经济时代的一大特点就在于信息的密集化与爆炸化发展,这也对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时期,如果能掌握更加全面、更具针对性的信息,就意味着企业掌握了更多的潜在财富。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应当向信息化的方向不断迈进。

首先,要构建起现代化的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体系,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提供框架化与制度化的引导,充分激发信息化技术的活力。这其中,重点在于根据企业总体战略部署与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理清企业当前及未来发展过程中的管理流程及现有业务,提升信息化管理的系统性与全面性。其次,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诸多环节,要通过针对性分析,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对各个环节的优先级进行科学排除,为其匹配标准化的有效衔接。在此基础上,要积极引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搭建专属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网络数据管控中心,将人力资源管理中涉及到的海量信息进行统筹处理及归档,依照庞大的信息资源,制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维护与运行的基本流程。最后,要在实践中完成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衔接与整合,与传统依靠人力工作的管理方式相比,信息化管理的特点就在于最大程度上发挥了信息资源的优势,从而使得人力资源管理的客观性与可靠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在传统工作模式中,管理者个人的主观印象及偏好均可能造成人力资源管理的偏差,也很容易埋没企业的人才优势,因此在整合过程中要最大程度突破主观化与随意化的倾向,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信息化模块,深入开发系统的智能功能,并将其纳入企业发展的整体框架中,基于信息共享的机制,最大程度激发人力资源整体管理的效能。

四、结语

在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发展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企业要想把握新时期的发展热点,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就需要立足于时代发展的基本趋势,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的主要问题,通过全面的优化措施,推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升级,为企业占据更多的市场竞争优势提供强大的内部支撑。

参考文献:

[1]羅明忠,罗琦.就业稳定性视角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优化思考[J].当代经济管理,2016,38(03):74~78.

[2]高庆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及优化路径[J].中国劳动,2016,(06):76~79.

[3]戴雨欣.新形势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优化方法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02):114~115.

[4]苏艳.基于博弈论视角下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策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11):137~139.

[5]范智宏.科学定编定员管理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去杂归核”提供有效保障[J].现代企业,2015,(07):11~12.

作者简介:

杨璨熙,供职于安吉县交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现代企业优化策略人力资源管理
浅谈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