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远郊高效农业与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2020-10-21菅亭亭

青年生活 2020年17期
关键词:产业发展品牌乡村振兴

菅亭亭

摘要: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产业兴旺的发展重点。但乡村产业发展中面临着劳动力缺失、农业设施单一和产业建设与运行不完善的问题。因此,本文以北京张泉村为代表村庄,通过对其现状和具体困境的分析,提出高效农业与产业发展的模式。最后从新型智能农业设施和品牌设计与运营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高效农业;产业发展;品牌

一、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我国当前社会的重要战略方针,是经济建设的重要部分,对于乡村的发展起到引导和推动的作用。尤其在十九大后中央发布的“一号文件”中着重指出乡村振兴的重点是产业兴旺。在2018年的《贯彻落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也指出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而远郊类型的乡村主要承担着城市农业生产的功能,作为农业主产区,农业基础较为完善,耕地资源较为丰富。利用其农业优势发展现代化农产品产业,能够使农业生产更为聚集、农业达到规模化经营,通过产业带动乡村振兴效果更为明显。因此,本文对现有远郊乡村的农业产业现状与困境以及发展建议的研究,有利于实现农业向产业的过渡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打下基础。

二、远郊乡村农业产业现状及困境分析

(一)以张泉村为例的远郊乡村现状

一方面代表相对较远偏僻地区的张泉村位于密云区大城子镇最北端,距密云城区38公里,全村拥有大面积的种植区域,山場10100亩,基本农田275亩。主要产板栗、核桃、山楂等林果,年总产量约6万公斤。

另一方面其现有经济模式主要是发展第一、第二产业,经济水平较低。以农业作物生产为主,依靠果蔬作物的生产售卖和开发农产品深加工。

另外在乡村的人群构成中,乡村人口结构进入老龄化,劳动力中有高达50%-80%的比例外出工作或学习。

(二)远郊乡村发展农产品产业的困境分析

1.乡村劳动力快速减少

远郊乡村以发展农业作物生产为主,承担城市的农业产出功能。但是长期的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大量劳动力从农村输出,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继续增加,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达18248万人。虽然未来非农就业人口增长放缓,但务农人数仍然会以每年500—600万的速度下降,并将于十几年后减至20世纪初的一半[1]。而且农村当地人口转向老龄化,在2018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已经达到11.9%,未来可能会更高。但是从我国城镇化进程看,农业人口流失是国家转型时期的正常现象,也是城镇化发展的一方面,若进行阻止将极大的减缓社会发展的速度。

2.农业机械设施单一限制农产品产出

因为人口结构和社会发展现状,当前村庄转型必须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向农业现代化转变。以北京密云区为例,目前远郊乡村的设施农业发展并不全面,设施大多为小麦等粮食收获设备。但另一方面从远郊地区的农业产值可知,谷物类占比并不大,占总产值80%-90的为蔬菜和水果。而当前并没有适用于蔬菜水果的机械农业设施,很大程度的限制了农产品产业的发展。

3.农产品产业品牌建设与运行机制不完善

当前中国网络环境急剧变化,据2019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由1997年的62万人激增至2019年的8.54亿人,并且在新增的网民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来自农村[2]。互联网新业态的形成,导致物联网、大数据、智能技术的综合运用对于农村新产业发展尤其重要,乡村产业开始选择O2O的运作模式。但是由于远郊乡村的农业品牌起步较晚,缺少因地制宜的特色品牌设计,产品形式归于同质化。另外因为乡村民众对电商的认知不足,使其还处于萌芽阶段,如张泉村的代表品牌“张泉达康”,于2017年建立,主要售卖当地农产品,虽然已经初步解决了当地农产品低价无销路的困难,但是多种产品风格不统一,缺少符号化的品牌内涵,市场认知度低。存在着附加值不高、销售渠道单一、营销策略效果不好等劣势。

三、以张泉村为例的远郊高效农业与产业发展型模式

(一)高效农业与产业发展型可持续发展模式要素

要实现远郊乡村内“三生功能”(生产、生活、生态)[3]的结构优化,应促进其一二三产业融合。要保证张泉村类型的贫困村庄可持续发展,不能简单的依靠输血,关键是找准产业实现造血,“造血”的重点在于产业的高效发展。针对其存在的劳动力、农业机械设施、品牌建设方面的问题,从创新智能设施、品牌营造、产业流程、新媒体运营等要素出发,向现代化绿色农业转变,打造农业高端业态,形成高效农业与产业发展模式。以实现农业生产聚集、农业规模经营,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品走出去,资金流回来。

(二)高效农业与产业发展型可持续发展模式实施建议

1.智能设施推动高效农业

为解决乡村劳动力问题,我国的传统措施是设施农业机械化,但是普通机械化作业程度较低并还需消耗较高的劳动力,其中多为农田收割机械。而传统农业中果蔬产品的采摘是占用劳动力最多的部分,即使一些发达国家的农业自动化程度较高,但在采摘这一环节仍依赖大量的人工,因此实现采摘作业自动化,用科技创新为产业注入新活力[4],是设施农业发展极为迫切的需求,也是满足市场对优质天然果蔬类产品需求的有效途径。

针对果蔬农业问题,北京工业大学植物工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了新型的自动采摘机器人技术。调整农业结构更加智能化、生态化及高密度。综合多种动态感知技术的人工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温室实施中高密度种植的果蔬作物进行日常以及对其果实的收获,与智能温室系统互联互通。

果蔬自动采摘技术与张泉村果类种植的实际结合,围绕生产中的各个环节,把先进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紧密结合。这种产学研用的结合对关键科学技术的研究和产业化起到示范应用,在种植产出类乡村搭建高科技农业产业平台,通过果蔬生产收获作业机器人替代传统的人工劳动,大幅降低人工成本,提高设施农业果蔬生产效率及生产量,优化产业链,打造农业高端业态,形成现代化农业生态景观。

2.农产品品牌设计带动产业发展

品牌是农产品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个关键元素,它在一个复杂的环境系统中生存和发展,具有生命特性(Upshaw,1999;Winkler,1999;王兴元,2000)。各要素之间建构了一个相对完整、缜密、独立而鲜活的“生态系统”,紧密相连、彼此依存、互相作用,共同支持着企业和品牌的健康运转与持续发展。从品牌要素来分析品牌建设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

(1)品牌理念设计形成乡村文化可持续载体

文化资源是乡村有待开发的优势,也是品牌构建的基础[5],融合乡村特色文化而建立的品牌,更加具有丰满性、传承性。而乡村文化也能够被重新认知,产业与文化互为基底与途径。以张泉村为例,村内家家户户种山楂树,其同时具有生态价值和多种经济价值,可以将这极具特色的“山楂”打造成年轻化的市场品牌,以“原生态、轻生活”的品牌理念,推出多类型的衍生农产品,继而整合成完整的产业链,提升产品的吸引力。

(2)品牌形象设计来保持品牌的生命活力

明确产品的设计风格和企业形象,进行品牌logo、产品形象系统及CI系统设计,实现品牌符号化,并将符号形式物化到产品中[6]。张泉村产品在自然的主风格下形成不同产品系列,扩大品牌的产品价值,增添趣味性和辨识度。另外产品包装及其他物料着重考虑可回收易降解的材料,避免材料过度使用的生态问题[7]

(3)品牌价值设计,打造绿色、生态、安全品牌

明确乡村有机产品的市场及人群定位,应当是面向追求绿色健康生活品质的家庭或者单身高消费群体。立足于“乡村”背景,打造健康生态的品牌形象,融入绿色、健康、智能的品牌规范。

(4)产业流程规划实现产品的低碳与标准化

一个品牌的建立需要整体的规划,涉及到从生产、加工、包装、营销、物流、售后、市场回馈、品牌自我维护和提升、产品创新等许多环节。品牌环节都应传递出一致性,形成标准化生产模式。从而使得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各个环节有迹可循,提高品牌可信度。并且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尽可能降低碳排放量,可以使用一种基于数学规划的设计方法,选择出生产技术、材料选择、物流方式等最佳组合的整合方式,满足想要达到的环境影响(EI)及碳足迹(CF)水平[8],创造低碳可持续的生产环境。

(5)“互联网+农业”打造新媒体运营

互联网对品牌的营销及推广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能够快速提升社会认知度以及品牌效应。在目前张泉村已开设淘宝店铺的基础上,还可以通過更加多方面、多因素、多途径的方式进行电商的营销推广。一方面可以利用线上新媒体实行广告宣传策略;线下美食节等体验活动热点营销,增强品牌竞争力[12],迅速集合并建立忠实用户群。另一方面建立多种售卖渠道,发展O2O模式,直接面向多层次广范围的消费者,实现高回报率的推广;联合利益相关人,包括供应商、有机食物售卖方、高校后勤、公司采办、单体顾客等,共同建立一种品牌供应链社区系统,实现系统内所有成员间的社会互动[9]

(三)高效农业与产业发展型模式的优势

传统农业基础、现代化农业技术与创新产业相融合,能够使农业与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能够实现乡村农业现代化,实现高效农业,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为乡村产业提供坚实基础。另一方面通过高效智能农业可以同时建造高端农业业态,营造现代化生态农业景观。另外通过优势特色产业扶贫的方式,为乡村“造血”,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后通过品牌建设推动产业发展,能够创建带有地域特征及文化特色的产业品牌,结合互联网方式营销推广,将产品多途径送出去,将资金引回来。

总结

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政府层面着重提出通过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我国远郊乡村拥有优良的农业基础和种植环境,基于其农业种植特色,借助智能农业设施和品牌要素设计,解决劳动力不足、农业设施单一、产业品牌建设与运行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从而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提升经济收入。所以实现高效农业和产业发展型模式是远郊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黄宗智.三大历史性变迁的交汇与中国小规模农业的前景[J].中国社会科学,2007(4).

[2] 黄睿.O2O模式下农产品品牌的建设的探究[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08):230+221.

[3] 黄金川,林浩曦,漆潇潇.面向国土空间优化的三生空间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7,36(03)378-391.

[4] 罗仕鉴.科技设计驱动变革[J].包装工程,2017,38(24):30-36.

[5] 厉建梅.文旅融合趋势下旅游景区的品牌提升战略——以山东天上王城景区为例[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16(1):216-229.

[6] 徐文琪,张运吉.农业园区中品牌符号的设计与呈现——以“王八三儿”农业园的活力更新设计为例[J].设计,2020,33(07):42-44.

[7] Pinar M., Trapp P., Girard T., et al. Utilizing the brand ecosystem framework in designing branding strategies for higher education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2011, 25(7), 724-739.

[8] Mariam Ameli,Saeed Mansour. A sustainable method for optimizing product design with trade-off between life cycle cost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J].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2017-6 Springer journal, 10.1007/s10668-016-9864-x.

[9] Matthew A. Hawkins. Brand network communities: Leveraging brand relationships within the supply-chain[J]. 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2017,24(6).

猜你喜欢

产业发展品牌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品牌包装设计中的色彩研究
从电影到品牌:看黄渤的“品牌化”之路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旅游经济
电子商务环境下品牌建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