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探索

2020-10-21梁伟健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23期
关键词:日常管理小学阶段德育

梁伟健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关键基础阶段,班主任在这一阶段中扮演的角色极其特殊。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的“监护人”,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不单纯是负责学科教学,更关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在德育教育被社会各界广为关注的时代背景下,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显得尤为必要。基于此,笔者结合个人五年级班级德育实践,分析提高小学教师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必要性,探究具体的德育工作实效性提升策略,供同行们参考。

【关键词】小学阶段;班主任;日常管理;德育

小学阶段的学生天真又单纯,这一阶段学生学习方面和道德素质方面更需要班主任正确的引导。班主任作为德育的实行主体,需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创新德育模式,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与学校的德育理念和趋势相适应,做好日常班级管理工作,培育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必要性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升,不仅是为了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也是满足教育事业改革和学生长远发展的需要,是一项具有长远价值的育人事业。第一,是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需要。新时代的社会和谐稳定发展需要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作为社会发展的希望,小学生们要形成良好的品德,具备合作意识和竞争能力,同时还要学会辨别是与非,单纯依靠家长的引导往往不够。班主任这一特殊角色往往更能够凸显正面价值,德育工作不断提升实效性,让学生有清晰的认知,满足学生道德品质提升的成长需要,能够让学生在德育教育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第二,是满足教育事业改革的需要。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让学生们“全面发展”这一目标不断落实,发挥小学班主任的德育价值,为深化教学改革提供支撑。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升直接影响学生们的道德品质,间接影响则是适应教育事业改革。第三,是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需要。五年级的小学生处于十一二岁的年龄,他们很快就要告别小学生活踏入到中学校园中,正在实现从童年期到青年期的过渡,心理上与生理上都有明显的变化。五年级的小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成熟发展中,在复杂的环境下仍可能受多样化思想的影响。所以,班主任的正确引导是小学生们健康快乐成长的需要。

二、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

第一,转变德育方式,提升学生的积极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和积极性是影响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关键因素,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做好德育工作并具体落实到实处,就要从转变德育方式着手,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正如前文中所言,五年级的小学生心地善良,兴趣广泛,精力充沛,情绪又容易多变,他们容易受到周围事物的影响,这就需要班主任们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在德育教育当中发挥表率作用。例如,在培养五年级小学生的道德规范时,班主任老师作为特殊的角色存在,需要与其他任课教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交流学生学习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虚心吸取其他任课老师的建议,构建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通过班主任的带头作用,与任课教师一起,针对学生的不同表现进行教育,使学生之间学会虚心沟通,在合作中实现双赢,树立学生正确的道德意识,在德育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协调教学和德育的关系,拓宽德育范围。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中要处理好教学和德育的关系,实现两者的合理融合,让五年级的小学生在夯实知识基础的过程中融合德育,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诚然,德育的活动形式丰富多彩,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修养与道德情操,就要不断拓宽德育范围,挖掘德育和学科内容教学的切入点,并渗透在日常德育领域当中。学科教学和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两个部分,实现两者的融合能够让五年级的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语文教材中的篇章都有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能够实现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数学学科则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在解答难题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能够提升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第三,做好班级管理建设,加强班主任德育培训。小学班主任是德育教育的倡导者和践行者,是一个班集体的精神支柱,班主任的一举一动都在全体学生的注视之下,在塑造学生的品格和道德建设上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所以,班主任要着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让学生身处良好风气之下。同时,学校应该及时做好对班主任德育的培训,提升班主任的綜合素质,为各年级的班主任交流德育经验提供空间和平台,不断加固德育的根基。除基本的培训内容之外,还要展开对班主任的计算机知识培训,发挥计算机在德育工作实效性提升中的辅助作用,为德育工作奠定基础,为学生构建一个德育的网络沟通共享平台,展示更多的德育案例,为德育教学提供相应的帮助。

第四,引入网络教育模式,提升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积极性。网络教育模式对五年级学生而言更具吸引力和感召力,为不断完善班级德育环境,班主任要通过引入互联网构建德育交流平台,在德育实践中播放一些有德育价值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对德育知识的获取更加积极,以动态的内容让学生在其中有所收获和成长。同时,也可以发挥家长微信群、QQ群的作用,以文字直播的形式实时展现学生的日常表现,加强与家长的合作交流,在家校合作中提升德育的层次,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总而言之,小学班主任的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做好德育工作,提升德育工作实效性,既是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道德意识的前提,班主任要将这一重要使命落实到实处,与学科教学相融合,提升德育质量,转变德育方式,做好班级管理建设,不断地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格精神。

参考文献:

[1]张显燕,王振海.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8(35).

[2]练新琼.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

[3]刘萍.走进学生心灵 打开学生心结——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探析[J].生活教育,2015(13).

猜你喜欢

日常管理小学阶段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试论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大型冷库日常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以“微积分”理念推进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