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班主任班级德育管理初探

2020-10-21叶静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23期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新课标

叶静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要负责人,是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担任着新课标背景下德育管理的重要角色,也是家校合作的重要衔接者和中坚力量。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德育管理工作,是业务水平提升的关键。本文的研究基于笔者四年级的德育管理经验,分析中高年级德育管理的作用,探究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在班级德育管理中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班主任;班级德育管理

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不仅关乎学生自身的成长与发展,还影响着良好班风的形成,但是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小学生而言,班主任良好的德育管理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不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形势和社会的发展,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能够实现班级德育管理的有效化,下面笔者将进行具体分析。

一、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班主任班级德育管理作用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班级德育管理意义重大,这既影响学生品德的发展,又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还有利于推动他们道德信念的养成、身心健康发展与成长。

1.班级德育管理影响学生的品德发展

班主任的班级德育管理关乎学生行为方式的发展,四年级的小学生开始通过多种渠道接触多样化的思想。有效德育管理对学生的品德和人格形成有着正面促进作用,对于他們人格健全和品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由于小学生对老师有天生的敬畏之心,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必然会影响他们的外在行为方式与内在素质修养,和学生的长远发展。

2.班级德育管理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小学班主任在德育管理中为学生创造的独一无二的氛围与环境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传递美并感染美。例如,班级的整洁干净的环境能够给中高年级学生美的体验;在班级中张贴名人名言或班级班训能够给中高年级学生起到催化的作用,在随处可见的德育环境中感悟德育氛围并践行于实践当中,实现对学生心灵的感染。

3.班级德育管理能推动学生道德信念发展

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形成的全体学生的精神状态与风貌也就是班级的文化氛围。实践证明,和谐的班级文化能够让学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凝聚班集体的力量,促进班集体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有效的德育教育有利于将约定俗成的道德原则内化为学生的素质,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二、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班级德育管理策略

班主任在班级德育管理实践中,不能单纯对学生提出高要求,更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用个人的感召力和感染力来影响学生,以爱的教育鼓励学生,在家校合作的模式下形成德育管理的合力。

1.以身作则,潜移默化

小学生学习的初始阶段通常是以模仿的形式开展,班主任更是学生在校期间青睐的模仿对象,这就在无形之中对班主任的一言一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班主任要求学生所做到的先要保证自己能做到,如上课不迟到、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规范课堂的板书等,力争从各方面能够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以积极饱满的状态投入到生活和工作当中。新课标背景下,中高年级小学生对互联网的着迷程度与日俱增,班主任要适时与学生分享个人合理使用互联网的经验,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第二,班主任要做到尽可能地公平公正对待每个学生。小学生不仅心思细腻,而且十分敏感,对班主任的情绪感受强烈。倘若班主任对学生有细微的差别对待,如对学习优等生的积极态度,对学困生的消极态度等。不公平的对待往往会增加学生与班主任的不信任感,难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以致不利于班主任的德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班主任要秉着公平、公开的原则,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学生才能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才能助推班级德育管理工作得到有序开展。

2.耐心施教,鼓励为主

笔者经班级德育管理实践发现,教师对学生的正向教育往往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倘若班主任对班级上的学生有信心,便会不断传递正向的期望和源源不断的能量,让学生在班主任的鼓励下会更有动力,朝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小学生极其渴望来自班主任的认可与鼓励,因此班主任要实施耐心的德育,多多鼓励学生,不断调动小学生德育参与的积极力量,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例如,班级上有一名同学是所谓“问题”同学,但他的行为习惯往往并非一日内形成的,矫正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也并非一日能实现,因此班主任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常态化实施监督和鼓励他,强化学生正确的行为方式,引导他慢慢改变不良行为习惯与道德思想,让他们真正成就更好的自己。

3.家校合作,共同发力

家庭是陪伴孩子一生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终身的老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都对未成年人的发展至关重要,实现家校合作,共同培育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能够产生更深远的影响。所以班主任作为重要的多方沟通桥梁,需要借助家长的力量,与学校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共同致力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第一,班主任要借助现代化通讯设备与家长实时互动沟通学生在校或在家的表现,传递给家长班级德育管理的理念与学校的教育理念,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们的成长状况,参与到学生的道德建设当中。家长与班主任在家在校协同做好引导者与监督者,能够显著提升德育管理的质量。第二,班主任要让家长从思想上和行动上认识到自身行为在学生健康成长中的重要性。学生是学生家长的镜子,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性格素质等方面的形成离不开家长角色的影响。故而班主任要积极动员家长的力量,家校的有效配合能够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以不断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总而言之,在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价值观塑成的关键阶段,班主任做好班级德育管理对学生思想品质有重要作用。新课标背景下,班主任在实施班级德育管理过程中,要不忘教书育人的初心,坚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关爱,通过鼓励式教育和耐心教育,激励学生不断思考,不断摸索,不断进步,致力于更有效地开展工作,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新时代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袁海燕.优化班级管理,提升育人品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经验之我见[J].学周刊,2018(7):171-172.

[2]郭桂华.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班级德育工作途径的探究与实践[C]. 教育教学研究——教育理论研究(2018年版第一辑),2018.

[3]刘观兰.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德育渗透策略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18):91-92.

猜你喜欢

小学班主任新课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基于新课标的历史复习深度教学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基于新课标的历史复习深度教学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