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生数学动手能力的有效教学

2020-10-20杨东梅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29期
关键词:动手操作有效教学小学数学

杨东梅

摘  要:数学是小学学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培养学生知识探究、抽象思维、创新想象等能力,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在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的作用下,学生的关注点从提升学生成绩转变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在数学学习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动手操作为学生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爱上数学学习,提高学习效果,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手操作;有效教学

小学阶段的学生是培养能力和习惯的关键时期,需要教师利用好此阶段学生的养成规律,激励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积极动手操作、多思考。但是,部分教师依然保留着传统教育理念,为了让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会让学生重复背诵教学重难点,缺失动手操作的实际体验,将降低学生的学习乐趣。因此,需要教师改进教学方式,让学生意识到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实现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下面,本文就对小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教学进行探讨。

一、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动作操作兴趣

数学是集中了知识探究、抽象思维、创新想象等多种能力的学科。由于数学概念相对抽象、知识点比较多,学生都会因为数学的复杂性而认为数学是所有学科当中最难的一种。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有效掌控数学知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乐趣,冲破学生的数学偏见,教師需要积极改进教学方式,结合微课、生活化教学和教学重难点,为学生创设具有趣味性的学习场景,让学生能够自愿加入到学习活动中。同时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积极思考,从而快速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我们以《圆柱与圆锥》这部分数学内容的教学为例。在数学学习之前,教师先准备相应的教学用具,如沙子、测量尺、圆柱和圆锥的器具等。并且在互联网中搜集一些和本节课有关的动态教学视频、图片、动画等,设计成为微课视频。之后,在数学学习中,将准备好的教学用具发到学生手中,并提出问题:“同学们,现在你们手中有这些道具,如何利用你们手中的工具,判断这些同等底面积和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之间关系。”接着,教师就借助多媒体教学,将提前制作好的微课视频展现给学生,并大致说一下操作方式。接着,就让学生进行具体的操作和实验。当然,在学生自己操作的时候可以适当进行引导,最终学生总结出自己的学习成果。通过为学生创设具有趣味性的学习场景,让学生不在害怕数学的学习,能让学生激发出学习数学的乐趣,还能实现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

二、预习任务,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能力

对于课前预习来说,课前预习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经过良好的课前预习,能让学生快速掌握教学重难点,能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为后续教学打造基础。因此,在预习环节中,教师为学生布置动手操作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环节中,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预习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并且,教师为学生提出预习任务之后,如果学生在预习环节中出现不会的问题,还能将这些问题分享到课堂中,由学生一起进行解决。这样学生会更加的认真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我们以《圆的周长》这部分数学内容的教学为例。在数学学习之前中,为了让学生掌握圆周长的计算方式,教师就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环节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法,通过运用自己的测量方法进行计算和测量圆形物体的周长。然后在动手操作来证明自己的想法,并将自己的猜想和实验进行记录,带到课堂教学中。接着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先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测量方法,可以通过运用教学用具来展示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为学生讲解本节课的数学重难点,让学生将自己测量方法的结果和公式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看最终结果是否一样。运用这样的方式,一方面让学生激发出动手操作的乐趣,学生会不自觉的想要加入到学习活动中,提高学习效果。另一方面,还能培养学生正确的预习习惯,为学生未来全面发展打造基础。

三、小组合作,提高动手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需要教师明确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可以将学生进行小组分配,并将学习任务发布到小组内部,由学生在小组内容相互讨论,和同学交流各自的想法。通过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进行完善和改正。

例如,我们以《认识三角形》这部分数学内容的教学为例。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教学问题:三角形的三个边,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然后将学生进行小组分配,并且让学生从自己身边搜集三角形的实体,仔细观察三角形的边长。当然,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之后,学生通过小组内部的相互讨论和动手操作,最终找到了结果。运用这样的方式,能实现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有助于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知识,也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教学中,通过情境创设、预习任务、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摆脱原有低效的学习方式。在不断学习中保持对数学学习的动力,不仅实现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未来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翁红梅.小学数学动手操作教学中的误区及对策[J].江苏教育研究(实践版),2012(3).

[2]温建红,刘蓓.论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的实施策略[J].数学教学研究,2013(5).

猜你喜欢

动手操作有效教学小学数学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