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ACS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效果观察

2020-10-14周诗波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周诗波

【摘 要】目的:观察主动脉内球囊(IABP)辅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并发心源性休克病患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3~2019.3收治的50例ACS合并心源性休克病患,甲组25例单纯采用PCI治疗,乙组25例接受IABP辅助PCI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3d治疗后,乙组患者心肌酶谱(CK-MB、cTnl)低于甲组,心脏彩超(LVEDD、LVEF)高于甲组,组间数据差异较显著(P<0.05)。乙组死亡率为5.0%,低于甲组的20.0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接受IABP辅助PCI治疗,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源性休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7-21--02

ACS合并心源性休克为心内科常见病症之一,已有权威机构指出[1],早期再灌注尤其是PCI为当下临床治疗本病症的首选。尽管PCI有益于改善患者预后,但ACS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病情进展快速,短期死亡率能达到50~56%,故而很可能对PCI治疗效果形成负面影响。国内外均有研究证实,IABP能较明显的改善病患的血流动力学状态,降低心脏后负荷,提高心排血量与冠脉灌注量,目前IABP在心功能不全患者抢救领域中有较广泛应用。为更好的指导ACS合并心源性休克病患临床治疗,本文采集50例病患资料,部分患者予以IABP辅助PCI治疗取得的疗效较理想,现将具体情况做出如下报告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采集具有明确临床诊断、对本次试验研究方法耐受且自愿参与其中的50例ACS合并心源性休克病患病例予以分析,收治时间为2018.3~2019.3。分为如下两组:甲组(n=25)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47~73岁不等,均值为(61.2±4.7)岁。乙组(n=25)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区间为48~75岁,均值为(61.8±5.0)岁。两组病例以上基本资料经比较分析,区别皆不明显(P>0.05)。

1.2 方法

依照患者身长、体重选用30/40ml球囊反搏导管,在局麻下经股动脉入径把球囊导管置到降主动脉,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下2~3㎝位置。连通球囊反搏仪,固定管路方位。确定球囊方位正确后,选用体表心电图R波作为触发模式,按照1:1比例进行球囊反搏,对充、放气时间予以调整,加强对病患症状、尿量及足背动脉搏动等改变,根据病情在PCI术前于导管室透视下调整球囊的所处方位。每隔60h采用5~10ml肝素盐水冲洗IABP导管中心腔,关注患者IABP治疗期间出现的并发症,在患者病情改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尿量>30ml/h,停止使用降压药、且收缩压>100mmHg、心率<100次/min时,可予以拔管,拔管后予以常规压迫措施。

1.3 观察指标

连续治疗3d后,采集两组病患血样,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cTnl)含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DD)左室舒张末径(LVEF) "。记录救治期间的病死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22.0软件包处理数据,计量、计数资料分别用t与检验。当P<0.05时,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心肌酶谱、心脏彩超监测情况

经3d治疗后,乙组病患CK-MB、cTnl、LVEDD以及LVEF水平均优于甲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病死情况

救治期间,甲、乙组分别病死8例、2例,在病死率指标的比较上,甲组 vs 乙组为20.0% vs 5.0%,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

3 讨论

心源性休克为高危冠心病患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有统计资料记载,7~10%ACS患者合并心源性休克。尽管当下临床治疗高危冠心病患者的医疗技术持续进步,但因ACS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病情危重、血流动力学波动性极大,造成部分病例尽管及时予以对症治疗,但患者预后偏差,短期内死亡率达到了50%[2]。

IABP为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一种循环辅助装置,在心室收缩时,球囊收缩,左心室后负荷相应降低领域心室舒张时,球囊扩张,血流回流,增加冠脉血灌注量。现有临床研究证实,IABP能在短时间内改善心源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同时提高心排血量以及心脏指数,增加冠脉及外周循环的血流灌注量,进而改善冬眠心肌细胞的血供条件,挽救更多受损心肌。当下,关于高危冠心病患者接受IABP辅助PCI术促进心脏功能恢复的成功案例不断增多。

在本次研究中,于PCI术行IABP,有利于改善缓则后的血流动力学,减缓心率,升高血压,改善血氧饱和度于心脏泵功能,为PCI手术顺利实施奠定一定基础。统计结果表明,治疗3d后,乙组患者CK-MB、cTnl含量均低于甲组,提示IABP輔助PCI治疗有益于减轻心肌细胞的损伤程度,改善预后。且治疗后,乙组病患心脏彩超监测结果也优于甲组,病死率低于甲组。由此可见,ACS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接受IABP辅助PCI治疗,能更有效的减轻心肌细胞损伤程度,增强心脏功能,降低死亡风险,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佳纬,胡昊,李丹,等.高血压病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8,26(12):675-679.

[2] 李红,贾若飞,孟帅,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特征及预后分析[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7,25(03):121-126.

猜你喜欢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高强度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治疗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观察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MMP—2、MMP—9水平变化的临床观察
替格瑞洛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与药理解析
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短期内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浆BNP及血脂的早期影响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的应用及意义探究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分析
瑞舒伐他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