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朔”考

2020-09-26刘海静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考证

刘海静

摘 要:“正朔”一词的本意与历法有关,正指正月,朔指每月第一日。三代新王朝建立有变历法改正朔的传统,所以“正朔”也就与王权的合法性结合起来。汉代之前,“改正朔”的针对对象是被取代的前朝。从王权的合法性来看,“改正朔”暗含时间上新旧王权的前后交替;两汉时期,“正朔”已蕴含天下统一的意思;到三国两晋时期,“正朔”所象征的王权合法性转变为空间上的针对他国政权而言的合法性。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0)08-0138-03

关键词:“正朔”;考证;王权的合法性

因为在传统社会有王朝新建必“改正朔”的传统,故“正朔”一词一般与古代皇权的合法性有关。关于“正朔”一词的讨论,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宋代人开启了“《春秋》正朔辨”。目前,学术界对该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一是史学理论研究者在讨论我国传统的正统观时会论及这一问题,二是部分学者从历法的角度探讨春秋到明清的历法时会涉及这一问题。但是,“正朔”一词的本意是什么,怎么会与王朝的合法性联系在一起,该词词意是怎么发展变化的,前人并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具体的探讨。笔者从文本出发,以文献资料为主,采取考释、训诂的方法解读了“正朔”一词,以期对学界研究先秦文化有所裨益。

1 “正”“朔”与日食现象的关系

在《春秋》经文及《左传》传文中“正朔”一词并没有以连用形式出现。在《春秋》经文中,一句话要么仅出现单个“朔”字,要么出现“正”“朔”两个单字,如:僖公五年“九月戊申朔,日有食之”,僖公十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朔”字在《春秋》经文中出现了29次,有28次都与日食有关(仅僖公十六年的记载与陨石有关)。同样,在《左传》传文中“朔”字的出现也多与日食有关。因此,笔者对《春秋》中关于日食的记载进行了搜索,发现《春秋》经文中记载日食现象37次,其中发生在朔日的有28次。在《诗经》中日食出现一次,也正好发生在朔日,“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可见,在对天充满敬畏膜拜的先秦人眼中,日食现象作为一种重要的天象,只要出现,往往就被记载下来;对于周人来说,其比较看重朔日及王正月。

《春秋》关于日食的记载方法有以下几种:隐公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桓公十七年冬“十月朔,日有食之”,庄公十八年春“王三月,日有食之”,襄公二十三年春“王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笔者对《春秋》经文中的记载有两个疑问:一是关于“王二月”“王三月”时间记录法。二是关于日食发生具体时间的记录,或有日有朔,或有日没朔,或有朔没日,或没日没朔。笔者在回答这两个问题时参考了诸多史料,如《公羊传》《穀梁传》《逸周书》《史记》和对《春秋》三传进行解释的著作。

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王二月”“王三月”记载?

东汉何休《春秋公羊解诂》对“王二月”注曰:“二月、三月皆有王者:二月,殷之正月也;三月,夏之正月也……师法之义,恭让之礼,于是可得而观之。”从周朝的历法看,周的二月、三月都有王者。怎么会都有王呢?原来周的二月是殷商的正月,周的三月是夏的正月。之所以如此记载,是为了彰显“师法之义,恭让之礼”,表明对前代的继承和恭敬礼让,同时也暗含这个朝代(周)与前代的不同。从何休的注可以得知,先秦正月无定数,是处于变动中的。是否真如何休所言?《尚书·咸有一德》:“惟尹躬暨汤,咸有一德,克享天心,受天明命,以有九有之师,爰革夏正。”也就是说,伊尹认为自己和商汤一样都有纯德,顺应天命,用师于夏胜之,改夏正,即改变夏历之正月。《逸周书》里有这样一段话:“夏数得天,百王所同。其在商汤,用师于夏,除民之灾,顺天革命,改正朔,变服殊号,一文一质,示不相沿。……至于敬授民时,巡守祭享,犹自夏焉。”“革夏正”“改正朔”印证了何休的话。如何改?《史记·历书》:“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原来先秦改正朔是以逆时针的方式进行。可见,《春秋》经文中的“王正月”“王二月”“王三月”即周之正月、殷之正月、夏之正月。

再来看第二个问题:关于日食发生的时间,《春秋》经文中写法不一,含有什么意思?《公羊传》有一个总的论述,隐公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何以书?记异也。日食则曷为或日或不日?或言朔或不言朔。曰某月某日朔,日有食之者,食正朔也。其或日或不日,或失之前,或失之后。失之前者,朔在前也。失之后者,朔在后也”。如何记载日食呢?记录不同时间发生的日食现象。用什么方法记录?要么记载日子,要么不记载;要么书写“朔”字,要么不书写。若记载为某月某日朔,表明日食正好发生在某月朔日,称之为食正朔。没有写日只有朔(言朔不言日),表明日食发生在朔日之后;只有日没有朔(言日不言朔),表明日食发生在朔日之前。《穀梁传》清楚地说明了这一问题。《穀梁传》隐公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言日不言朔,食晦日也”,桓公十七年冬“十月朔,日有食之。言朔不言日,食既朔也”,庄公十八年春“王三月,日有食之。不言日,不言朔,夜食也”。“食晦日”表明日食发生在该月的最后一天,也即朔日之前一天;“食既朔”表明日食發生在朔日的第二天,即初二;“夜食”表明日食发生在晚上。

从前面的论述可以看出,有警戒意义的天象日食与月之起始之日“朔”同时出现,必被时人记录。“正朔”连用除在《礼记·大传》中出现一次外,在其他四经(《诗经》《尚书》《周易》《春秋》)中并没有出现。综上所述,“正朔”一词起源较早,在先秦典籍《公羊传》《穀梁传》《礼记》《逸周书》中皆有出现。

2 “正朔”是什么

在《公羊传》《穀梁传》对《春秋》日食记载所作的所有评论中,仅有3次提及“正朔”,其中,有2次日食正好发生在朔日,有1次是关于日食记载的一个总的论述(前面所引用《公羊传》隐公三年的论述)。《穀梁传》桓公三年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言日言朔,食正朔也。既者尽也,有继之辞也”,庄公二十五年“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言日言朔,食正朔也”。雷戈指出:“所谓‘食正朔之‘正应当就是‘王正月之‘正,即‘周正之义,亦即周朝历法的朔日。意思就是,在周历的某个朔日发生了一次日食。”笔者同意该观点,即日食发生在周历某月的第一日,即朔日。但是,这种解释并不全面。因此,笔者需要对“王正月”这个词进行详细考证。

正如前文所述,《春秋》经文中的“王正月”就是周之正月。西晋杜预解释“隐公元年春王正月”曰:“隐公之始年,周王之正月也。凡人君即位,欲其体元以居正,故不言一年一月也。”唐孔颖达疏曰:“元正实是始长之义,但因名以广之。元者,气之本也,善之长也。人君执大本,长庶物,欲其与元同体,故称元年。正者,直方之间语也。直其行,方其义,人君当执直心,杖大义,欲其常居正道,故月称正也。”“王正月”的记录为了遵循正道施政要领,彰显君王“体元居正”,凸显开始之初的重要性。所以,“食正朔”之“正”,一方面指的是周正或周历,另一方面又暗含“元正”,即开始与正道之意。

“正朔”一词虽然最早与天象有关,但又蕴含着“居正道”的执政要求。从前面提到的《逸周书》里面的一句话可以看出,新王朝建立要改正朔。《礼记·大传》记载:“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立权度量,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别衣服,此其所得与民变革者也。其不可得变革者则有矣: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史记·历书》:“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可见,新王朝建立要改正朔,正朔不可避免地与王权(王权的合法性)联系起来。

为什么新王朝建立要改正朔?唐孔穎达解释说:“改正朔者,正,谓年始;朔,谓月初,言王者得政示从我始,改故用新,随寅丑子所损也。周子、殷丑、夏寅,是改正也;周半夜、殷鸡鸣、夏平旦,是易朔也。”也就是说年之始(正),夏历以建寅之月为正月,殷历以建丑之月为正月,周历以建子之月为正月。月之初(朔),夏以平旦为日始,殷以鸡鸣为日始,周以夜半为日始。三代改正朔、变历法的目的是要彰显王者得政从“我”开始。《史记·历书》解释了改正朔的原因,即“慎始初”“推本天元,顺承厥意”,也就是说王者执政之本要顺乎天元,所以慎重初始,重视每年的正月以及正月的朔日。从司马迁、孔颖达的解释可以看出,新王朝建立改正朔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一是顺乎天元,符合天意。二是彰显初始对新王朝的重要性。三是强调“我”改故用新,与前代不同。四是凸显重视农事和强调周代治理措施的合理性。

我国的一些字典对“正”“朔”进行了解释。正,《汉语大词典》:“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正月,原指中国古历(夏历、殷历、周历)一年的第一个月。”《康熙字典》:“正,岁之首月也。”朔,《汉语大词典》:“月相名。旧历每月初一,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和太阳同时出没,地球上看不到月光的月相。”《说文·月部》:“朔,月一日始苏也。”《康熙字典》:“《说文》月一日始苏也。《白虎通》朔之言苏也。明消更生,故言朔。”

根据上面对“王正月”之正的考释、对“改正朔”原因的探讨,以及结合字典对“正”“朔”的解释,笔者总结了“正朔”一词的含义,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正朔”最本原的意思是指历法。二是因为岁首异建,历法与王权联系起来,“改正朔”成为我国古代的政治文化传统。三是强调“改正朔”既顺应上天,又凸显初始的重要性,还暗含执政方法的合理性。

3 “正朔”含义的演化

《公羊传》《穀梁传》中的“正朔”指的是日食发生的时间,与历法有关。《礼记·大传》《逸周书》中的“正朔”虽然指历法,但已经与政权的合法性结合起来,并成为我国古代政治文化的重要部分。《史记·殷本纪》:“汤乃改正朔,易服色,上白,朝会以昼。”《史记·周本纪》:“(周文王)改法度,制正朔矣。”《史记·历书》:“(汉初)是时天下初定,方纲纪大基,高后女主,皆未遑,故袭秦正朔服色。”从《礼记》《逸周书》《史记》的记载可以看出,先秦到西汉改正朔,针对的都是前朝,通过改前朝的正朔,以说明本朝的合法性,体现时间上的前后变化,是纵向的。《汉书·萧望之传》中一段奏议“单于非正朔所加,故称敌国”,此处“正朔”一词不再是强调时间上的前后不同,而是凸显空间上的不同,说明单于所建之国不在汉统治之内,其含义已经由原来时间先后的纵向发展向空间范围的横向扩大转化。《汉书》的作者班固,是最早使用“正统”一词者,他在《典引》中指出汉刘王朝是“盖以膺当天之正统,受克让之归运;蓄炎上之烈精,蕴孔佐之弘陈云尔”。可见,在班固时期,“正统”“正朔”都已蕴含权力在空间上的统一性之意。《三国志·蜀书》雍闿回答李严曰:“今天下鼎立,正朔有三。”说明到三国时期,“正朔”一词已蕴含着空间概念上的政权合法性。

综上所述,先秦王朝一般通过改正朔的方式,展现政权的合法性。必须注意的是,三代正朔所强调合法性的针对点主要是被取代的前朝,这个传统一直到汉初还大体如此。经过西汉与匈奴、西域等少数民族建立政权的频繁沟通、联系、战争,空间意义上的统一性越来越凸显,所以班固《汉书》中“正朔”一词的内涵开始转向强调空间意义上的涵盖性。到三国时期,“正朔”所代表的合法性重心,由针对前朝转向针对他国。到魏晋更是如此,同时期并存的诸国皆自称正朔,建国就意味着建朔,反过来建朔也就暗含建国之意。同时,一个新的帝王登基,为了表示正统性与合法性,往往会更改年号(汉武帝之前正月没有定法,一直到汉武帝,规定沿用夏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一直沿用至今),这种行为称之为“奉正朔”。

4 结语

除《礼记》中出现一次外,“正朔”一词在《诗经》《尚书》《春秋》《周易》中并没有出现。《春秋左氏传》中“正”“朔”也没有被连用。作为自然现象的天象,其对于时人来说是神秘的,具有昭示或警戒之意,所以当某些自然现象发生时,就会被记载下来。因此,先秦文献中出现了“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冬十月朔,日有食之”“王三月辛亥朔,日有食之”等记录。通观《春秋》《诗经》,笔者发现被记录下来的日食现象多发生在朔日。《公羊传》《穀梁传》在对《春秋》记录的日食进行评论时,使用了“正朔”一词。笔者考证发现,“正朔”一词指的是周历某月朔日,也就是说“正朔”最本质的意思仅与历法有关。从《逸周书》《礼记·大传》的记载可以看出,三代改正朔,“正朔”一词就与王权的合法性联系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正朔”的含义经历了由针对所取代的前朝强调王权的合法性,到东汉时暗含空间上的统一性,再到三国以后针对他国强调王权合法性的转变。笔者从文本出发,利用文献考证训诂的方法对词语进行推本溯源的探究,不仅可求得其本意,还能发现该词语在历史中的发展演化,进而揭示历史的发展变化。

参考文献:

[1] 杜预,注.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85-442.

[2] 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445.

[3] 孔安国,传.孔颖达,疏.尚书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58.

[4] 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251.

[5]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98,119,1260.

[6] 何休,解诂.许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42.

[7] 范宁,集解.杨世勋,疏.春秋穀梁传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5-106.

[8] 雷戈.正朔、正统与正闰[J].史学月刊,2004(6):23-31.

[9] 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166-1167.

[10] 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3282.

[11] 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0:1385.

[12] 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1047.

(编校:孙新梅)

猜你喜欢

考证
惠州市“化学检验工”考证题库建设探析
《红楼梦》与《聊斋志异》联系初考
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保障体系
芜湖《商务日报》档案之发现及初步研究
基于考证与实操并举的会计专业改革与实践研究
基于考证与实操并举的会计专业改革与实践研究
高校大学生考证自我期望与企业认同度的对比分析
《诗经》中的爱情诗考证(三)
《诗经》中的爱情诗考证
两宋之交真率会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