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保障体系

2016-12-22岳樱泽杨恒

职业·中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考证保障体系竞赛

岳樱泽+杨恒

摘要:现阶段对国家技能竞赛的研究,多数学者都集中在重要性、功能、意义、现状问题等方面,就研究内容来看理论化程度较高,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针对高职院校层次的技能竞赛研究还相当缺乏。少数针对高职院校层次的技能竞赛进行研究的学者,也只是停留在针对高职院校技能竞赛全员参与的意识层面,对具体如何调整、优化现行高职院校技能竞赛的研究很少,还没有人探讨如何将校内技能竞赛、教学和职业资格考试相结合,形成良性、互动的竞赛文化、教学文化和职业资格认证文化。因此,本文就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教学、竞赛、考证”一体化模式策略构建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竞赛、考证”保障体系

一、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保障体系的定义与作用

1.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保障体系的内涵

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保障体系是技能竞赛保障条件构成的整体,它包括高职院校师生关于技能竞赛的思想态度、职业技能竞赛的管理机构设置、职业技能竞赛的设置组织等方面。它是职业技能大赛顺利高效举行的有效保障体系。

2.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保障体系的作用

首先,职业技能竞赛保障体系对于职业教育有很强的正向功能。职业技能竞赛在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职业技能竞赛保障体系是职业技能竞赛的“护航器”,能使技能竞赛顺利、高效、科学地开展,使技能竞赛的功效发挥到最大。

其次,职业技能竞赛保障体系还有引导、激励等功能。从这些功能中衍生出的派生功能便是评价功能。它是技能竞赛各个功能综合作用的标准,是一种监督性的功能。职业技能竞赛保障体系在发挥评定功能的基础上起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使职业教育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持续发展的状态。

除此之外,职业技能竞赛保障体系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和个人综合素质培养的影响非常大。它能使绝大多数的学生积极参加技能竞赛,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情况、学生心理素质、个人习惯、学生团队精神和学生就业情况都能产生积极正面的作用。

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保障体系的作用和意义重大而深远,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保障体系的根本目的是促进职业教育又快又好地发展,推动高技能人才健康发展。

二、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高职院校开展技能竞赛的目的偏差导致竞赛变味

举办职业技能竞赛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那么不可忽略的是职业技能竞赛公益性这一属性。开展技能竞赛的目应在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推广先进的技术标准、维护公平与公正,促进交流与合作等。但在实际情况中,绝大多数的校领导和指导教师都把重点放在了学校的声誉上,参加技能竞赛的最终目的也是获取好的名次。

因此,为了在比赛中获胜,一些校领导会给教师安排一些硬性指标,如果学生在竞赛中没有拿到名次或是好名次,就会影响到学校领导对教师工作能力的评判。这样一来,职业技能竞赛完全变成了一个功利性的比赛。学校和教师大都会选“优等生”参与,并且只把注意力放在怎么样拿到名次上面。没能使大多数学生参与进来,久而久之,学生会认为技能竞赛只是少数优等生的“游戏”,不会积极参与。

另一方面,那些参赛的学生的目的变成了拿奖,而不是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举办技能竞赛的初衷。

2.企业消极配合导致技能竞赛的经费保障大打折扣

企业参与技能竞赛的原因是技能竞赛会给企业带来技术和资金支持。企业的积极配合对技能竞赛的开展起着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一是企业可以为竞赛带来统一规范的行业技术标准,二是企业可以为竞赛提供技术平台,三是企业可以为竞赛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

校企合作对于企业而言,更多的是高职院校能够为企业带来利益最大化,因此很多企业参与的重点是达到其自身的盈利上来。因此,有部分企业在投资技能竞赛的时候往往会在前期提供设备,但到了比赛的时候要求学校拿钱购买;再或者是说企业给学校提供资金或设备支持,但学校接受赞助的同时,必须接受企业的一些捆绑条件或是捆绑销售的一些不必要的产品设备;有些企业甚至在项目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时候,中止资金的投入与支持。

这样一来,高职院校举办技能竞赛的经费保障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职业技能大赛的开展。

3.参赛机制不健全导致竞赛项目跟学校课程脱节

很多职业技能大赛,特别是国内的竞赛开设的项目很多方面都跟学校开设的课程脱节,或者是赛事项目多是单独个人的比赛或是少数几个人的团体赛,这样一来就无法考察参赛者的团队协作能力。

另一方面,学校为了参加比赛,会让参赛者去学习掌握关于竞赛的技术和知识,这样一来,就导致学生落下了学校的课程,有些得不偿失。

最后,学校课程设置与参赛内容脱节,导致很多学生参加竞赛初期要重新学习新的技能和知识,原来学的东西派不上太大用场,这些都阻碍了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4.竞赛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学生发展得不到保障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因此,职业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比较注重“技能”的培养,理论知识本着“必需、够用”就行。职业技能竞赛评价体系也更倾向于学生的专业能力方面,如职业岗位能力、专业基本能力等,而忽视了学生的知识和素质以及关键能力等其他职业能力。

这就导致了职业技能竞赛评价体系的评价功能失调,技能竞赛的评价结果不是用来评价诊断竞赛的情况、完善教师指导效果以及学校的管理功能和教学改进功能,而是成为了学校选拔优等生的一种途径,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实行“教学、竞赛、考证”一体化模式的保障条件

根据上述的一些关于高职院校开办技能竞赛的种种问题及原因分析,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打破思路,寻求一条多方合作做结合的方法。笔者认为教学、竞赛、考证一体化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显得十分重要与必要。

“教学、竞赛、考证”一体化模式是将教学、考证与竞赛相融合的一种实施技能竞赛的方式,目的是真正实现高职院校技能竞赛的常态化、全程化和全员化,为“人人能成才”“人人能参与”理念的实现提供一种途径。其具体实现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

1.开展不同形式的技能大赛,尽力保障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

政府和学校要根据不同专业性质,不同的职业类型以及不同学生的个性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大赛。学校可以把技能大赛分成不同的等级和不同的性质,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长选择参加的竞赛项目,不同层次的竞赛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照顾大部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争取让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想参加、都能参加。

此外,学校要营造的是全校性的竞赛氛围和文化,注重职业环境的建设,使学生在良好的职业环境中提高职业意识。

2.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与技能竞赛项目相结合,保障教学质量

由于许多职业竞赛项目的设置都比较经典、规范,考核的项目也都是实际工作中需要的技能和能力。因此,职业技能竞赛项目可以作为实践教学和项目教学的素材和范例,加上职业技能竞赛的评价标准也大都跟企业行业的评价体系相一致。因此,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与技能竞赛项目相结合,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方面结合竞赛项目、竞赛操作内容和竞赛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专业、科学、有效地教学,势必会事半功倍。

3.完善实训基地规划和功能,保障实践条件

校内外实训基地是学生进行实践的主要场所,因此进一步合理制订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规划,要结合企业需求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几个途径完善实训基地的规划和功能。

第一,高职院校可以和周边企业或周边院校进行区域合作,建立起共同的实训基地。学校负责提供科研帮助,企业则负责资金的支持和技术支持。此外,区域合作有利于资源共建,各个参与方积极投入实训基地的共建,实现资源优化分配。第二,学校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和资源开办校办企业,这样做可以同时解决企业实训和资金经费的问题。第三,在对实训基地的管理或对学生进行实训时,应引入相关的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积极与政府部门和相关社会保障部门多加沟通,争取得到他们的帮助,学生严格按照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进行实训。长此以往,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会得到大大地提升,达到一出校门就可以直接上岗的无缝对接的效果。

4.完善和健全职业技能竞赛评价机制,确保技能竞赛可持续发展

职业技能竞赛评价指标体系,是技能竞赛评价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职业技能竞赛评价指标体系必须本着科学、公正、公平的评判原则。鉴于职业技能竞赛职业性这一特点,评价指标体系也应注重考核职业教育学生的职业技能。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具有高准确性、高可操作性以及高效度性的“三高”特性。

因此,评价标准的内容应包含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关键能力等要素,在指标标准确定的基础上以专业能力考核为基点,兼顾职业能力的考核,对学生从事职业活动所需的职业能力的各个指标进行系统性设计。

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反馈制度。每一次参加季赛活动后,都要针对这次活动做出一个科学准确的反馈,例如参赛学校是否发挥了他的作用,参赛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否到位,学生是否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这些都能够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确保职业院校技能竞赛长久健康的发展。

猜你喜欢

考证保障体系竞赛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ETC关键设备准入标准及运行保障体系构建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我看竞赛
芜湖《商务日报》档案之发现及初步研究
基于考证与实操并举的会计专业改革与实践研究
基于考证与实操并举的会计专业改革与实践研究
构建更安全可靠的机房电源保障体系
健全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