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轮转换理论与戏剧人物表现的关系

2020-09-23张颖

北方文学 2020年14期
关键词:曹禺雷雨关系

张颖

摘 要:本文应用定性分析与定量描述相契合的方法,从话轮转换模式入手,着重分析曹禺话剧《雷雨》中的片段,旨在找出其与戏剧人物表现的关系,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戏剧作品。

关键词:话轮转换理论;戏剧人物;关系;曹禺;《雷雨》

话语分析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兴起,语言学家从不同视角来研究话语,比如会话含义理论、话轮转换理论及言语行为理论等。戏剧文体学是会话分析与语用学结合的实践产物,是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契合的结果。会话分析解释了戏剧会话的结构特点、运行机制等,语用学主要是以语言依据为基础,做好戏剧意义的定性总结。戏剧会话的意义不仅在于人物会话的内容,还在于人物交流的会话机制。比如在会话过程中,控制发言权是塑造人物性格的关键。Pow erantz and Fehr明确:人们在话轮转化方面的选择能科学反映会话者之间的关系,即“话语结构”和“社会结构”间的关系。接下来,本文就曹禺话剧《雷雨》中话轮转换理论与戏剧人物表现的关系展开具体分析。

一、话轮转换理论概述

会话是说话人与听话人互动的过程,不过通常同一时间只有一个人发话,所以在会话过程中,说话者与听话者要不断转变角色,即轮流发话,这个动态的过程被称为话轮转换。Sacksetal明确:在话轮转换关联位置都会产生说话人的转换,确保会话不间断地开展下去。话轮转换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会话者个性关系,阐述了会话的动态特点,同时涵盖话语权的竞争与平衡机制。会话中的话轮分配(Turn distribution),也就是发言权的分配,取决于听话者与说话人间的竞争与协调。其分布形态呈现出诸多形态:比如谁指定了下位发话者、谁占有最多的话轮、谁自我选择的次数最多(少),彰显了会话运行态势,并提供了与会话者个性相关的信息[1]。在文学作品中,通常某个人物说了多少,能显示其在会话作品中的分量,一般是主要人物的话轮比次要人物的更长。话轮长度指的是谈话中各方说话时间的长短,这大多是通过观看现场演出计算而来的,并且戏剧中人物动作、表情等会占用一段时间,因此通过谈话时间评估话轮长度是不现实的。由此可见,话轮长度与字数呈现正比关系,在戏剧文本的分析过程中,通常是借助字数计算话轮长度。通过分析对话,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人物的性格、人物的关系及情节进展,彰显人物心理方面的变化,这些均蕴含在语言特点的要素转换中。

二、文本分析

(一)鲁贵与四凤的谈话

这对父母的对话分布十分广泛,主要集中在周公馆客厅鲁贵千方百计向四凤要钱。鲁贵与四凤先是拉家常,接着切入正题向女儿要钱,软磨硬泡要到钱后,又佯装告诉女儿一个大秘密,周家其实并没有鬼,主要是大少爷与太太在搞鬼。笔者以T1“鲁贵(喘着气)四凤!”到T94“四凤,他是……”为例,做如下分析:

在父女俩谈话中,两人话轮数量基本相同,通常来讲,在两个人的对话过程中,话轮是平均分配的,在超出两人的对话中,话轮数的分配并不是均衡的,这也是对话轮转化原则的贯彻。但两人有同样多的话轮数量,但鲁贵的话轮平均长度是远高于四凤的。鲁贵的发话对话是四凤的两倍,但反应次数是四凤的一半,二者反应后的发话次数基本相同。在该片段内,鲁贵处于强势地位,其始终控制着话题的走向,这在某种意义上是对四凤的控制。这不仅源自作为父亲的权威与尊严,更取决于鲁贵自身贪婪狡诈的秉性。

(二)侍萍和四凤的谈话

这对母女的对话主要体现在第二幕、第三幕、第四幕的篇幅内,长时间未见显得格外亲热,好像有说不完的话。在第二幕中,侍萍刚上场,母女二人尚且沉浸在欣喜中,但侍萍心中多了一丝恐惧之感。第三幕中,侍萍决定要带四凤离开,并让四凤以后不再见周家的人。第四幕中,侍萍到周家后,看到苦命的周萍与四凤,决定自己承担一切放他们离开。侍萍是个慈爱的母亲,四凤是乖巧的女儿,二者是话剧中最温馨的人物,其关系是比较正常的。笔者选择T328“妈,您回来了[2]”至T386“可怜的孩子,妈不好,妈对不起你(泣)”,现分析如下:

在这段谈话过程中,话轮通常是平均分配的,该片段基本符合该情况。侍萍的话轮基本都属于发话类型,而四凤的话轮基本是反应的话轮种类,并且侍萍的话轮平均长度远超于四凤。这就表明侍萍属于绝对的话语控制权,而四凤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3]。

三、人物关系

(一)控制与均势

在鲁贵表露出自己要钱的事实后,遭受到了四凤的拒绝,这时候鲁贵并没有放弃要钱,反而借助四凤幼年的恐惧心理对其恐吓,从T77“(有点气,痛快地)你不必这样假门假事,你是我的女儿”再到“(恼羞)好孩子,你以为我真装糊涂,不知道你同这混账大少爷做的事么?”恼羞成怒,在这些言语间树立了生动的只有金钱没有亲情的父亲形象。从话轮平均长度、反应次数来看,鲁贵在这段话中处于主导地位,但在表1中看到四凤打断一次、沉默四次[4]。四凤面对父亲蛮不讲理的事态,不予理会,只是沉默,直到父亲紧逼不舍,四凤才勉强答应。由此可见,女儿对父亲的态度比较冷淡,二者关系不够亲密。在T34“(突然)我可忍了好半天了。我跟您先说下,妈可是好容易才回一趟家。这次,也是看哥哥跟我来的。您要是再给她一个不痛快,我就把您这两年做的事都告诉哥哥”的打断对话中,可以看出四凤是敢于与父亲正面抗争的女孩,其试图摆脱父亲的控制,但其做法是不理性的,所以其抗争最后以失败而告终,这说明四凤是年幼单纯的女孩。鲁贵是社会底层的缩影,其长期处于被压迫的状态,但其并没有同情被压迫者,反而滋生了贪婪狡诈的恶习,其品行带有很强的劣根性。而四凤更多继承了母亲的品质,单纯善良,容易接受新思想,虽然厌恶父亲的行为,但实际上还是私自接济他。

(二)同感与间离

侍萍看到四凤与周家二少爷在一起,便询问四凤二者的关系,四凤告诉母亲他们之间并没有什么关系。侍萍怀疑四凤说的不是真话,但也没有继续追问,反而是应用4个话轮,尝试让四凤说真话。T341“我问你,妈是不是天底下最可怜,没有人疼的一个苦老婆子?”T343“凤儿,那我求你一件事。”侍萍作为四凤的母亲,本可以用自己的权威套出事情真相,但侍萍却选择放低自己的地位,用祈求获取真相,在话轮中能看出侍萍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好母亲,之所以让四凤说实话,是为了避免她走弯路。尽管四凤表明自己与周家二少爷并无关系,但侍萍还是不放心,当即就要带四凤离开,但是看到女儿痛苦时内心也十分自责。T358“(落眼泪)凤儿,可怜的孩子,不是我不相信你,我太爱你,我生怕外人欺负了你,(沉痛地)我太不敢相信世界上的人了……[5]”这能看出来侍萍的性格有刚强的一面。四凤并不理解母亲的做法,但四凤尊重母亲,所以答应了母亲。T381“妈,我答应您,以后我永远不见周家的人。”这说明四凤对母亲的依赖性,其容易被引导,思想不够独立。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话轮转换理论分析人物间的谈话,揭示了每个人物的个性及复杂的关系。本文的话轮转换以话轮平均长度、反应后发话、沉默、打断等变量组成,这与人物性格与关系密切相关。这能看出鲁贵贪婪的秉性,同时也能推理出其与家人之间的隔阂;侍萍的内心世界十分细腻,由于其坎坷的命运经历,形成了温柔而坚韧的性格。由此可见,作为新兴的语言学工具,在某种程度上完善了戏剧批评,彰显了话轮转换理论的解释价值。

参考文献

[1]司建国.中国戏剧会话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从话轮转换角度解读《雷雨》的人物关系[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5,3(4):9–13.

[2]毛婷婷.从话轮转换角度解读曹禺戏剧中的女性形象[J].文教资料,2009(23):16–19.

[3]孟红,欧阳俊林.基于话轮转换的话语衔接与情境的分析——以《雷雨》第四幕为例[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7,16(1):86–89.

[4]侯文婷.淺析《雷雨》中周氏父子关系与性格——以会话分析为视角[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3(4):55–58.

[5]史欣冉.戏剧动作魅力解读——以《雷雨》为例进行探讨[J].中国民族博览,2020(6):109–110.

猜你喜欢

曹禺雷雨关系
雷雨天
雷雨
曹禺与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成立始末
曹禺与一出没有鲁大海的《雷雨》
从《日出》看曹禺怎样处理戏剧结构的矛盾
雷雨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