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鹿原》现代性叙事的历史面向与审美

2020-09-23吴彦谋

北方文学 2020年14期
关键词:白鹿原审美

吴彦谋

摘 要:文学作品往往承载了作者的多种情绪,是文字艺术和情感艺术的结合体,因此探究文学作品中的历史韵味和美学思想,是丰富文学价值体系的关键任务。本文便是以《白鹿原》为主体,首先从故事背景、人物历程以及故事事件这几个方面阐述了小说的历史性;其次,从故事的结构、人物的形象以及精神的寄托分析了审美的意蕴,文章所有论述都是建立在《白鹿原》的基础上进行的客观分析,具备参考借鉴价值。

关键词:白鹿原;现代性叙事;历史面向;审美

文学作品的价值在于其能够真切地反映社会现实,能够建立在作者所看、所想的基础上为文字赋予“说话”的功能[1],从历史角度来讲,小说话本的存在、发展至今是历史与现代之间对话的载体,同时也是我国文学研究工作中的重要方向。而探究《白鹿原》现代性叙事中的历史重点和审美意蕴,不仅是本文论述的关键,也是进一步解析文本价值的关键环节。

一、解析《白鹿原》

(一)故事情节及文化代表

《白鹿原》的存在,囊括了历史变革转折点中的人们生活、文化生活以及思想变化,能够成为那个时代的缩影,同时也是利用文学作品表达个人情绪、社会思想以及人文精神的艺术品,作品中讲述了白、鹿两家的世代交织矛盾,同时也分析了在历史变革下青年人的奋斗历程[2],在其中也夹杂了情感和文化的分支,是一种人生、社会、历史文化写实的书写方式。

综合《白鹿原》整篇故事情节来看,其讲述了清朝末年的白、鹿两家历时三代的恩怨故事,整体的时间节点从清朝末年延长到了抗战之后,有近半个世纪之久,故事以白鹿村为背景,白家为族长的沿袭家族,鹿三是白家的长工,两家人无论是文化习俗、制度还是素养方面均有着较大的差异,这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家族代表。从人物情节角度来看,虽然以白、鹿两家的世代纷争为主线,但是也夹杂进了社会时代变革带给大家族的影响,两家的子孙逐渐从老一辈的恩怨纠葛中挣脱出来,投身到社会变革中去,这种方式将整体文章的内容以及蕴含的思想进行升华,从小人物的生平經历上升至家国的恩怨情仇,不仅是时代的代表,也是一直延续至今且具备极强文学研究价值的重要作品。

(二)作品的历史特征和审美意象

从文学作品的形成角度来看,《白鹿原》是当时社会现象的主要载体,而白、鹿两家的主要人物形象也是当时社会的主要形象代表,作者在描绘人物风格以及故事情节的过程中,结合了大量的历史元素,同时又在历史元素中解析出了现代化思想和制度转变的潜在特征,鹿家儿媳田小娥的生存悲剧来源于传统思想对女人的刻板认知;鹿子霖沉迷“吸大烟”而导致家族败落,这是历史变革中的必然,也是传统文化中鼎盛家族的衰落表现;白鹿两家子女从世代恩怨中走向民族奋斗,这是历史发展带给社会制度以及民众生活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勾画整体作品的历史特征时,利用了大量的人物以及故事情节作为载体,这使历史元素的呈现更为自然,也更能凸显作品的庞大世界观。

从审美角度来看,作者善于利用人物形象分析以及情节描述,打造完善的审美意愿,无论是从乡村背景展开的故事框架,还是鲜活的人物形象,均具有了笔触审美以及认知审美。笔触审美主要涉及了整体的故事情节描述和景色描述,例如白鹿村的草木枯荣,黄土乡野的磅礴萧条。而认知审美则是探究了白鹿村世代口耳相传的白鹿神话,借助具备审美价值的意象来打造人们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载体,极富文学意味和探究价值。

二、从叙事角度解析历史性的存在方式

作者在文章开篇利用一句“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3],奠定了整篇文章的现代性基础。纵观当前现代性文章的整体内容和表现手法,内容开放、涵盖领域诸多,写作手法也开始逐渐丰富,而挣脱了历史观念禁锢的现代性作品都开始放眼整个社会,利用多种写实的方式来展现背景和环境中的代表性重点,传统常见的三妻四妾成为了主角引以为豪的重点,这也便说明,在文章结束之后,夫妻制开始转型,历史与现代的矛盾冲突便展现出来,那么便也埋下了现代社会开始生长的伏笔。

另外,纵观《白鹿原》整篇文章结构,前半部分讲述了白、鹿两家的家族竞争和冲突,而后半部分则讲述了家族儿女参加革命的一系列经历,这种从乡村史转型到社会史,甚至是发展到国家相关的故事情节本身便是文学现代化转型的突出表现,作者开始从单一情节过渡到整体,从个体联系到社会,传统狭隘文化和眼界禁锢下的文学缺陷已经不存在,转而是阐述了历史与现代变革过程中的种种大事,这便是写作思想上的现代化转型。

由此,我们能够看出《白鹿原》在叙事的过程中不仅体现出了现代性的特点,也将现代和历史结合起来,建立在社会发展客观角度进行阐述,在提升作品文本现代性和历史交织魅力的同时,也为读者带来了新思想的转型和社会视角的拓展,从而丰富了作品的内涵。

三、从叙事角度分析审美存在的路径

从《白鹿原》的整体结构和内容上来看,审美的分析需要贯穿多重细节。

首先,从文本的结构角度来分析,前期的乡村叙事可以提升至生活文化角度进行分析,白、鹿两家在传统乡村背景下成长、交织,开启了家族之间充满冲突和矛盾的前半生,而冲突奠定下来的是几代人之间的情感交错,而对比后半部分的革命变迁,鲜明的对比反倒衬托了前期的乡村叙事之美,这种结构上的对比审美用法能够为读者带来精神寄托载体,即在时代变革之际,人们开始向往充斥着小矛盾的乡村生活,正如我们渴望挣脱一成不变的生活,却又会在变革来临之际沉浸在回忆和精神原乡中,回顾曾经的平淡和幸福。

其次,从人物形象角度来看,陈忠实重视刻画真实来表现人物的生活寄予和生命体验,而这种写实的手法为读者刻画出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使其感同身受,相同程度的苦难和幸福都能够从人物的一言一行中流露出来,同时也能够对接读者的真实生活体验,这种真实的笔触为整体的文章平添了形象审美的途径。

再次,利用叙事讲述精神审美。这主要体现在“白鹿神话”中,白嘉轩曾经梦到过神话中的“白鹿”,那个象征着希望和社会重启的“白鹿”“飘过”西原,麦苗萌发、毒虫毙命,而恰恰是这个梦成为了白嘉轩的生命转折点,“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家道振兴、丁火兴旺,这种美好的寓意是作者对历史生活的回想,也是对未来社会变革的向往,百灵说那只白鹿大抵便是共产主义,那么蕴含在“白鹿”身上的精神力量也将成为整篇文章中精神审美韵味最浓烈的一点。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白鹿原》中,作者通过现代性的叙事结构阐述了历史乡村生活与社会变革之间的民众生活,涉及高门大户、底层群众、家族纷争以及社会革命,凸显了在转折时期的历史元素,同时也通过结构、人物、精神三个角度打造了审美意蕴,这使整篇文本具备丰富的情感元素和写实元素,不仅能够为读者呈现现实与历史交织环境下人们的生活变迁情况,也能够为文本研究工作提供大量的创作依据。

参考文献

[1]房伟.传统的发明与现代性焦虑[J].天津社会科学,2019(04):116-123.

[2]罗兰·巴尔特.罗兰·巴尔特文集——写作的零度[M].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55.

[3]陈忠实.白鹿原[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426.

猜你喜欢

白鹿原审美
WANG Xiaoping.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in the Age of Global Capitalism:Renaissance or Rehabilitation?
《祭语风中》与《白鹿原》之比较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白鹿的精神——再论《白鹿原》的人物形象
《白鹿原》中的女性意识分析
电影《白鹿原》得失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