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

2020-09-22杨昌平

读天下 2020年25期
关键词:厌学心理农村小学生教育对策

摘 要:农村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模糊的学习动机、消极的人格特征、不当的人生追求等,是导致学生厌学的主要心理因素。作为农村小学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积极鼓励肯定,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进而达到规避和消除厌学心理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教育对策

厌学是一种对学习产生排斥、厌倦的学习心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感兴趣,常常有消极应付、被动学习的状态,同时对作业、考试等排斥心理更加严重。对小学生而言,学习是首要任务,厌学情绪一旦产生,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如果不加以及时的矫正,将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在农村小学的教育中,受到家庭教育因素、学校教育因素以及学生个体因素等多元因素的影响,小学生厌学的现象普遍存在。学生缺乏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缺乏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习不感兴趣,不当回事,不仅影响了学生自己,同时也影响了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文章立足农村小学教育,探索农村小学生厌学的心理分析以及教育对策。

一、 农村小学生厌学的心理分析

(一)模糊的学习动机

动机,是促使人积极追求的内在动力。就农村小学生的学习而言,明确的学习动机,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消除学生在学习中的各种消极情绪,能够有效地规避或者消除学生的厌学心理。由此可见:明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目标,对学生的学习而言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农村小学教学中,纵观所有厌学的小学生,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其厌学情绪的产生。例如,你问一名厌学的小学生:“学习是为了什么”,多数学生会回答不上来,因为学生平时压根没有思考过这样的问题。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是一种“苦差事”,是为了“奉父母之命”而学。当学生将学习当成了一种“苦差事”时,又如何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呢?这就是模糊的学习动机对学生厌学情绪产生的影响,而出现这样的心理现象,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理想信念缺失有关。

(二)消极的人格特征

在农村小学生厌学的因素分析中,我们常常将学生的厌学与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因素联系起来。诚然,厌学自然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息息相关,但笔者认为:厌学更是与学生自身的人格因素息息相关。例如,一个班级中,总有厌学的学生和积极学习的学生,这就是人格特征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纵观农村厌学的小学生我们不难发现,学生普遍存在如下特征:自卑、情绪不稳定或者是夜郎自大、偏执等等,这种消极的人格特征,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找到自信,同时在与同学交往的过程中,也常常会有敏感、多疑的现象,总是害怕被别人嘲笑,遇到不懂的问题也不敢主动去问,长此以往,学生厌学情绪自然产生。

(三)不当的人生追求

谈到不当的人生追求,也许有很多人会产生疑问:小学生,能有什么不当的追求?笔者认为:如果有这样的思想,那你真的是“太不了解当今时代的小学生了”。在互联网时代,在人手一部智能手机的时代,当今时代的农村小学生,沉迷网络的比比皆是。一些小学生整天沉迷于“抖音”短视频,想当“网红”,人为学习没用,努力读书的都是“书呆子”,都是“傻子”,跟不上时代的潮流,这样的心理因素,这样的人生追求,又如何让学生认真学习呢?

二、 农村小学生厌学的教育对策

(一)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明确人生追求

在教育的过程中,笔者历来强调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信念、没有明确的人生追求,又如何会主动学习呢?针对当前农村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动机模糊、人生追求不当的现状,笔者认为:农村小学应当强化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让学生对“学习是为了什么”“长大了要做什么”等有明晰的判断。首先,针对当前农村地区“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应当从思想层面转变学生这种不当的认知,让学生认识到: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性。同时,针对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是一种“苦差事”或者是“奉父母之命”的思想,我们应当强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思想。其次,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当学生不知道学习是为什么什么时,他们多半不愿意承担学习的痛苦,将学习当成是一种苦差事。作为教师,笔者常常告诉自己的学生:学习是一件极其快乐的事,学习能够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富有,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我们要善于从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找到成就感。同时,在日常的教育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明晰自己“长大了要做什么”,并能够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当学生学习的方向明晰了,其学习的动力得到了正强化,厌学的情绪会得到很大程度的减轻,对轻度厌学者,能够实现消除厌学情绪的教育目标。

(二)积极鼓励肯定,培养学习自信

纵观所有厌学的学生,在学习上不自信都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学生很容易陷入“消极——厌学——学习成绩下降——更厌学——更消极”的学习怪圈,可以说:这是一种恶性循环的表现。一旦学生陷入了这种恶性循环,要想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因此,作为小学教师,针对在学习过程中思想消极、情绪消极的现象,教师要采取“正面管教”“正强化”的教育方式,对学生取得的每一个小进步都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让学生找到学习的自信,建立学习的信心,进而达到规避和消除厌学情绪的目的。例如,学生A,学习成绩一直不好,学习方面也一直找不到自信。作為教师,在指导小A的过程中,采取了正强化的方式:如小A今天的作业比昨天稍微认真了一点,老师说:小A同学很不错哦,今天的作业做得那么认真,有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一定会不断提升哦。小A得到了鼓励,下次作业会更加认真。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一直积极挖掘小A身上的闪光点,并积极的指出其身上的闪光点,当然,这个过程,教师不能太夸张,只需要实事求是地指出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其缺点上,采取艺术性的表达方式,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我能行”的学习心态,学习的自信心建立起来,对消除学生的厌学心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晓娇.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J].中国会议,2017(6).

作者简介:

杨昌平,贵州省铜仁市,贵州省江口县怒溪镇怒溪完小。

猜你喜欢

厌学心理农村小学生教育对策
提高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对策
小学生厌学的心理成因及对策
浅析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及疏导对策
幼儿告状行为状况及其对策
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农村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浅析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挖掘语文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与教育对策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就业状况及教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