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生厌学主要成因与转化策略探析

2020-09-22严鸿飞

读天下 2020年25期
关键词:转化对策厌学农村小学生

摘 要:受到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落后、整体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小学生厌学成为客观存在的问题。教育改革背景下,农村小学教师可以从学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两个层面入手,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强化对农村小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并积极发挥家长的育人职责,共促农村小学生厌学情绪的转化。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厌学;成因;转化对策

所谓厌学,是指对学习失去兴趣,用消极的、冷漠的、厌倦的情绪面对学习,对学习有心理和行为上的抵触表现。按照厌学的程度不同,厌学可以分为轻度厌学、中度厌学和重度厌学。在学生群体中,厌学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厌学情绪一旦产生,对学生的学习将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影响。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因素的影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落后是客观存在的。在社会转型升级时期,农村地区不乏大量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落后,使得农村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缺乏目标性、缺乏理想信念,进而导致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文章中,笔者立足农村小学教育,探索农村小学生厌学的主要成因极其转化对策。

一、 农村小学生厌学的主要成因

(一)家庭教育缺失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的因素不可或缺。尤其是这对小学阶段的孩子而言,其学习的态度、行为习惯等等,都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然而,在农村地区,家庭教育缺失的现象普遍存在。我们知道:随着社会的转型升级,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将孩子留在农村老家由老一辈监管,留守儿童现象由此而生。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上缺乏指导和监管的现象普遍存在。正是因为农村地区家庭教育的缺位,导致学生因得不到很好的教育和指导、精神和情感上的空虚,导致了农村小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

(二)学校教育落后

农村地区,学校教育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最为主要的阵地。学校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好坏。然而,受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农村小学基础教育落后也是客观存在的问题。这种落后,不仅仅体现在硬件层面,更是体现在软件层面,即农村地区很难招聘到优秀的老师。纵观农村小学教育,应试教育依然是主要的教学模式。我们知道: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新课程改革明确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目标,然而,当前的农村小学教育,其教育目标依然停留在“知识”层面,忽视对学生技能和能力的培养,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导致农村小学生理想信念缺失,对自己的学习、生活以及人生缺乏规划,得过且过的学习心理,是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是农村孩子成长的大环境。和城市的孩子相比,农村孩子生活在整体素质不高的环境中,家长以及周围邻居等受教育水平低,理想信念不足,这也是导致农村孩子产生厌学情绪的因素。例如,一些本来对学习有浓厚兴趣、积极性的孩子,却经常听到来自邻居以及家长的“读书无用”“不分配工作”“大学生也找不到工作”等思想,久而久之,学生会对学习产生怀疑,害怕读书真的无用,从而产生对学习的抵触心理。却不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

二、 农村小学生厌学的转化策略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落后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厌学成为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那么,作为农村教师,如何转变学生厌学的情绪,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呢?笔者认为:关于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因素,作为教师无力改变,但我们可以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大模块入手,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理念,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奠定基础。

(一)学校教育层面:以学生为主体,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学校作为农村孩子接受教育的最为主要的阵地,转化农村小学生的厌学情绪,学校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认为:为了实现转化学生厌学情绪的目标,学校教育应当立足教育改革的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激发农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首先,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模式。针对当前农村小学教育中应试化、满堂灌的教育现象,笔者认为:农村小学老师应当立足新课程改革的思想,积极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同时,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不断优化农村课堂教学形式和内容,通过富有趣味性的表现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内驱力,为转化学生的厌学情绪奠定基础。

其次,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在教育层面,笔者历来强调理想信念教育。我们知道:如果学生的学习,一直需要他人的监督,那其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反之,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明晰的目标,有理想信念,那学生将会有很强的自律性,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得以增强。因此,农村小学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强化理想信念教育,让学生明晰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在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农村小学教师可以将其融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也可以通过专题讲座的方式,借助一些励志故事,树立农村小学生的理想信念,對转化学生的厌学情绪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家庭教育层面:家校合作,发挥家长的育人职责

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学校教育应当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方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针对当前农村地区留守儿童较多,家庭教育缺失的现象,农村小学老师可以巧妙地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构建家校合作的育人模式。例如,建立班级微信群,传播先进教育理念,转变农村家长“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同时引导农村家长积极参与到孩子学习习惯、态度的培养中,通过家校合力,共促农村小学生厌学情绪的转化。

参考文献:

[1]龚燕.学习本质观视角下中小学生厌学的反思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2016.

作者简介:

严鸿飞,贵州省铜仁市,贵州省江口县怒溪镇完小。

猜你喜欢

转化对策厌学农村小学生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问题研究
提高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对策
新形势下探究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学校教育视角下的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
学生厌学心理的矫治探究
一例学生厌学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农村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浅谈初中英语起始年级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挖掘语文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