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执教小学一年级数学“提问题,并解答”的几点做法

2020-09-22莫春花

读天下 2020年25期
关键词:铺垫发散思维选择

摘 要:在教学中,通过不断地向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就有较大的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就敢于大胆发言,敢于提出不同的想法。

关键词:铺垫;观察;选择;培养;有序思考;发散思维

在农村小学从教二十多年,我从事毕业班数学教学有十年以上的时间。如果一个班级能进行大循环教学那是再幸福不过,最起码的一点,孩子们的补缺补差工作是輕松的。但由于农村小学师资的不稳定因素,决定了我们必须是多面手,今天你上一年级语文,可能明天抽你去上六年级的数学。我就遇到过几次这种情况。2012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8年,2019年,近几年我就这样轮换着上毕业班的数学课。本人发现到了六年级对于“提问题,并解答”正确率不是很高,追根溯源,2020年春学期我有幸担任冀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科教学,本册教材89页的课题即“提问题,并解答”。下面我谈谈我在执教一年级数学“提问题,并解答”这一课题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 做好铺垫

在“提问题,并解答”这一课题的教学前的“解决问题”教学中有意识的给学生渗透哪是条件(信息),哪是问题。

二、 学会观察

解决问题的前提是提出问题,提出问题的前提是选择信息,选择信息的前提是发现信息。“看图提问题”情境一般都有多个数学信息,既有文字信息,又有图画信息,因此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在观察中找到有用的数学信息。学生由于观察目的不同、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水平不同,提出的问题也千奇百怪。如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89页的“提问题,并解答”情境图,文字信息有“坐小火车的有24人,坐摩天轮的有37人,坐过山车的有46人”,图画信息是游乐场。看到情境图有的学生会说“我爱坐摩天轮”,有的说“这些我都坐过”,还有的想象力特别丰富,能给你编成一篇游记。而这些都不能体现出蕴涵的“数学问题”,甚至有许多的问题根本没有价值。教师引领学生要在阅读之后让学生复述一下了解的信息有几条,都有哪些内容。再让他们找出关键词,用最简练的语言来表达信息,把修饰性的词语去掉,把表示数量关系的字或词用准确,并且板书出来。训练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记忆,用数学语言准确表述,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学会应用信息、提取信息是现代教育对人才的新要求,我们要从现在起就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应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三、 学会选择

什么样的数学信息属于一类,这要看信息间的关系。数量之间的关系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此选择信息时,一定要借助直观图画,使学生明白,哪些信息说的是一回事。再如: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89页上的“提问题,并解答?”情境图,文字信息有“坐小火车的有24人,坐摩天轮的有37人,坐过山车胡有46人”,有两个问题“坐小火车和过山车的一共有多少人?坐过山车的比坐小火车的多多少人?”学生一读完就直接问他们“你们是怎么解答的?”,学生会发现第一个问题是用加法算式:24+46=70(人)解答,而第二个问题是用减法算式;46-24=22(人)解答。从而引领学生发现两个事件可以提出用减法解答的问题也可以提出用减法解答的问题。受到启发,学生很快提出:坐小火车和坐摩天轮的一共有多少人?坐摩天轮的比坐小火车的多多少人?学生会发现第一个问题是用加法算式:24+37=61(人)解答,而第二个问题是用减法算式;37-24=13(人)解答。学有余力的学生还会提出“坐小火摩天轮的比坐摩天轮的少多少人?坐小火车的比坐过山车的少多少人?”……

四、 在分类教学中培养有序思考的能力

有时候,有用的信息整理出来了,还要让学生学会区分重要信息和一般信息。提取重要信息就是培养学生学会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关于“根据家庭成员年龄提问题”内容的教学中。因为班内40个孩子,家庭成员年龄各不相同。当信息整理后,我说:“哎呀,内容这么多,真乱。”学生表示有同感,我又说:“每个年龄之间可有怎样有关系的事情?”学生回答:“跟谁大几岁、小几岁有关系。”我说:“那好,我们来整理一下。”这时我提问:“关于年龄,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回答以后,让他们完整地叙述题目,以培养他们“数学”的语感。通过学生的回答,逐步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整理信息,同时把对话内容分类写出板书。××比××大多少岁?;××比××小多少岁?;××和××一共多少岁?这样可以训练他们把相关信息综合考虑,摒弃无关信息,也掌握有序思考的方法。把整理好的问题,一类一类来解答。

五、 在联想中培养发散思维

问题解决了以后,我经常会适时追问,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我的口头禅是:“你还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吗?”这样可以督促学生去归纳、总结,把单独的一个问题系统化。希望他们学会归纳总结,触类旁通。通过这一系列的训练,孩子们就能“看”到一个由生活情景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虽然简单,但作用很大,学生受益匪浅,每次运用情境图,都进行如此的训练,他们就会学会面对大量纷繁的信息,知道如何去整理、归纳并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

总之,在教学中,通过不断地向学生进行这种思维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现在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大胆发言,敢于提出不同的想法,学生对数学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沿着教改之路走下去,让学生的思维在数学学习的天地里放飞。

参考文献:

[1]黄秋玲.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17(1):165+242.

[2]熊芬.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提问能力[J].当代教研论丛,2020(1):55+67.

[3]马静.浅谈树立问题意识,让学生们喜欢数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8(27):87.

作者简介:

莫春花,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广西来宾市忻城县城关镇屏山小学。

猜你喜欢

铺垫发散思维选择
铺垫
画与话
下雪了
例谈发散性思维训练
金融新晋军的“发散思维”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飞机燃油系统对多路输入信号源选择的方法
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