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生活化教学走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

2020-09-21江守武

考试周刊 2020年65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初中生活化

摘 要: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生活化教学逐渐走进日常教学课堂。初中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普遍不感兴趣,且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要求大于对知识的记忆要求,所以选择好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增加学习兴趣,做到学以致用十分重要。在日常教学中还是存在诸多问题,文章会针对生活化教学走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给予相应建议,希望可以优化课堂教学。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

一、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意义

(一)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初中階段的学生是非观并不健全,而且部分家长觉得孩子年纪大了便对于孩子的教育有所松懈。吴南中,彭霞飞在促进学生知识学习与共享研究——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思考中提到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教学最高最后的目的包含在这一概念之中——德行。”如今时代的进步为当代的孩子提供了极其优越的物质条件,但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是非观被无视。学校学生之间没有成绩的比较,更多地是物质的攀比,对待弱者缺乏应有的责任心和正义感,校园暴力事件频发。因此,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育对于其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十分重要。在成长阶段中,明辨是非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

(二)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彭飞霞在当代学生心理问题与教育的关系研究中提到,法律并不是离学生很远的武器,之所以学生感觉到遥远,主要原因是学生对于法治的不了解。让学生了解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区别,熟悉基本法律对于其在受到侵害时第一时间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是十分有意义的。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权利受到侵害的事情比比皆是,但是很多学生选择息事宁人,甚至于拒绝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取证,这无形之中助长了犯罪分子嚣张的气焰。所以,对于学生日常道德与法治的教育不只是一种形式,而是教学学生一种技能,使其在自身权利受到侵犯时,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

(三)增加文明意识

随着中国实力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开始了解中国,中国人民也开始走出国门去全世界各地旅行。但是伴随着国力强盛,国民文明素质问题日益凸显,生活碰瓷、游客损坏文物等现象都是文明意识的缺失的表现。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缺失与思想政治教育所倡导的价值原则相悖。所以,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育对于学生增加文明意识,构建文明社会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 初中阶段学生学情

现代学生多以独生子女为主,在家都是父母的小公主小皇帝,本该是以父母为主导的家庭教育变成以子女为主导的自由成长,家长对于学生行为的错误大多听之任之,只注重学生成绩的提高,造成教育的断层现象。家长没有花费时间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学生在校外因结识不良人士而走上歧途的比比皆是。吴南中,刘云艳,彭飞霞在中学课程教学效果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中提到初中阶段学生处于义务教育最后三年,也是非常重要的三年。学生普遍都有意识应努力提高自身成绩,以进入更好的高中接受教育。但是道德与法治的教育往往得不到学生的重视,部分学生觉得是耽误时间,学习上也是得过且过。

三、 生活化教学走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案例不够贴近生活

生活化教学的优势就在于因其更加贴近于学生日常生活,故而可以增加学生对于道德与法制教育的耐心,学生增加了学习的兴趣才能更好地学习。如果生活化教学的案例做不到接近学生生活,紧跟时事,那必然会向其他教学方法一样被学生所厌恶,又变成了老师教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在研究教学案例时笔者发现,几年前发生的时事,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大家警惕性的提高,很多犯罪手段已经明显落后,而现今比较流行的犯罪过程却没有第一时间介绍给学生以提高警惕。

(二)没有注重学生参与

学校对于学生道德以及法治的教育是为了提高学生道德以及法律意识,从而改变之前错误的观点,如果教育的过程中缺少了学生的参与,就显得本末倒置。教师只是将所有的生活案例展示给学生,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判断,学生原有错误的意识并未得到及时引导,使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四、 生活化教学走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主观原因

教师永远是课堂的重要角色,任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都需要教师经过长期的实践,结合学生学情进行分析后,不断反思创新才能发挥其作用。所以教师的教学态度尤为重要,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师都由专业教师执教,但是由于教师之间的知识储备量的不同,以及对新型教学方法的认可程度不同,使得教师在让生活化教学走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过程变得不顺利。部分教师对于自己的工作仅定位为职业,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已,只关注学生眼前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未从长远角度替学生未来发展而考虑。还有部分教师对于生活化教学存在误解,觉得在日常教学中加入一些生活举例就算是生活化教学,其实生活化教学是将日常所学知识置于现实生活背景之中,以便将知识做到活学活用。所以生活化教学的重点是学生的应用能力而不是知识的记忆能力。

(二)客观原因

物资支持是教师生活化教学走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基础,而学校对于教学的物资支持程度直接影响到教学是否能顺利进行。对于生活化教学所必需的专业书籍、多媒体设备,部分学校并没有准备齐全。很多学校对于学校多媒体设备并没有有效的使用。所以,想要提高生活化教学的教学质量,对于硬件物资的支持必不可少。学校也缺少对于让生活化教学走入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相关鼓励机制,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属于考试科目,学校教学成果的验收通常以考试成绩评判,而对于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方法的优化并没有相应的要求。这就使得教师对于学生考试知识点教学较为认真,对于非考试知识点教学则较为懈怠。

五、 生活化教学走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存在问题的建议

(一)教师增加知识学习

学习不是一个阶段的目标,学习是一生的目标。作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学习才是对这个职业正确的认知。教师应有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应成为其不断学习的动力来源。只有自身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主动地参与到研究教学方法中去,才能真正教好学生。参与更高层次的学习有助于突破原有知识壁垒,改变原有思维方式。教师获取知识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通过集体备课、热点研讨等方式来协作学习。不同班级的教师可以通过交流课堂经验,分享生活教學方式方法,增强自身知识储备量。教师们在对于教学问题以及教学知识的讨论也在无形之中获取了信息,有利于提升教师教学与研究的能力。我们现在拥有的知识也许在不久之后就会被淘汰掉,这就需要教师能不断吸取新的知识代替原有知识。将自身知识进行填充,只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才是在生活化教学时,为学生答疑解惑的基础。

(二)学校提高道德与法治教育重视

学校应将图书室、阅览室、讨论室等地点利用起来,为教师进行生活化教学提供场所。尤其是讨论室尤其方便教师进行教学知识及经验的分享。随着科技与教育的融合,学校应充分使用信息设备以及多媒体设备帮助校内外教师进行交流,这样交流教学方法时便不再受地域限制,可操作性也更强。学校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设计优秀的教师给予相应的激励制度,这样才能构成合理的管理制度,完善的管理制度有助于教学的发展。而必要的激励制度为教师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增加了大家的积极性。更多教师会倾注更多的精力研究与完善生活化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也为其他教师做出榜样,其他教师以此为榜样。

(三)邀请专家辅助参与教学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遵守道德与法律,同时在受到侵害时第一时间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所以参与教学的教师不应仅局限于学校教师,学校教师在法律专业知识储备量上与社会专业司法人员有很大的距离,对于法律权威性的解读也不如司法人员专业。所以,可以定期将社会司法教育界人士请到学校来为学生答疑解惑。同时,可以聘请一些心理学教授作为学校特约教师,参考其建议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可以更符合初中阶段学生心理特点。也可以将日常教案教让专业心理学人士进行分析,努力优化教学方法,选择更适合于教育学生的生活案例进行教学。

六、 总结

教师是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组成部分,其教学热情以及所投入的精力对于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让生活化教学走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是教学的一次创新,也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学是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学生结合日常的生活经验,结合生活化教学案例进行联想类比,学校生活化教学案例可以被学生应用于实践中去,做到学以致用。这种教学方法更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感与存在感。但是不论何种教学方法,都是要以教师认真教学为前提,在分析日常生活化教学走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时发现诸多问题,其主观原因还是在教师身上,当然也有一些学校的客观因素。针对问题产生原因,多角度从教师学校等角度给予相应的建议,希望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将生活化教学应用到日常道德与法律教育中。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研究,针对生活化教学的研究也必然会成为学者争相研究的课题。针对文章存在的不足,让生活化教学走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将有待今后相关学者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吴南中,彭霞飞.促进学生知识学习与共享研究: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思考[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8.

[2]彭飞霞.当代学生心理问题与教育的关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3]吴南中,刘云艳,彭飞霞.中学课程教学效果与教师之间的关系[J].高中教育研究,2016.

[4]张定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8(2):95-98.

[5]张定强.课堂教学同意与争鸣模式的质性分析:基于课堂现象学的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2014(6):23-28.

[6]郎彩虹.基于自组织理论视角关照下的学生学习发展的探究[J].中国教育,2017.

[7]刘莹,罗生全.新课改浪潮下教师专业学习的意蕴、模式及实现[J].当代教育科学,2013.

[8]谢延龙,牛利华.校长引领:在互动合作中生成师生新的共同体[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7.

作者简介:

江守武,中教一级,安徽省阜阳市,安徽阜阳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初中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