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与外周静脉留置针在宫颈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0-09-21朱琴妹

医疗装备 2020年15期
关键词:宫颈癌导管化疗

朱琴妹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肿瘤科日间诊疗中心 (江西南昌 330006)

化疗主要用于宫颈癌晚期或复发转移期患者,手术联合静脉灌注化疗可缩小肿瘤、控制转移,临床常用化疗药物有紫杉醇、顺铂、卡铂、氟尿嘧啶、异环磷酰胺等,静脉是化疗主要的给药途径,一般情况下化疗周期较长,化疗期间患者需进行反复穿刺,易造成静脉炎,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故输液时给予合适的方法尤为关键[1-2]。本研究旨在探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与外周静脉留置针在宫颈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2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78例宫颈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年龄32~67岁,平均(48.53±4.69)岁;体重48~69 kg,平均(56.27±3.48)kg。观察组年龄33~67岁,平均(48.58±4.65)岁;体重47~68 kg,平均(56.21±3.52)k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1)初次接受化疗的患者;(2)肝肾功能正常的患者;(3)卡氏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60分的患者。排除标准:(1)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2)患有精神类疾病、心脑血管严重疾病的患者;(3)合并其他严重不良事件的患者;(4)存在沟通障碍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化疗药物均为卡铂和紫杉醇。

对照组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选择粗直、弹性好、血流丰富的静脉血管,注意避开静脉瓣和关节,对血管8 cm×8 cm 皮肤内进行消毒,于消毒上方10 cm 范围内扎止血带,止血带不宜过紧,移除留置针护针帽,松动枕芯连接头皮针进行排气,扒紧皮肤以15°~30°进针直刺静脉,见回血后再进针0.2 cm 退针芯,将导管全部送入静脉内后松开止血带调节滴注速度,使用无菌透明贴固定。

观察组采用 PICC:患者取仰卧位,测量患者穿刺部位至上腔静脉的长度,确定贵要静脉后扎止血带,给予常规消毒,将血管鞘推进至血管,拔出穿刺针,沿导管鞘缓慢推进导管至所测量长度,根据患者情况保留导管长度,拔出导管鞘和导丝,将蝶翼固定至距离穿刺点1 cm 左右,并使用无菌透明贴进行固定,必要时可于穿刺完毕后进行X 线检查,以确认导管头端于上腔静脉。

1.3 临床评价

(1)比较两组导管留置时间。(2)比较两组置管后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分值为0~10分,分值越低表示疼痛程度越轻。(3)比较两组不良事件(药物外渗、脱管、管腔堵塞、静脉炎)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导管留置时间

对照组导管留置时间为(6.26±1.05)d,短于观察组的(174.53±23.7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184,P=0.000)。

2.2 置管后疼痛情况

对照组VAS 评分为(4.13±1.26)分,高于观察组(2.06±0.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92,P=0.000)。

2.3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PICC 是使用导管进行静脉穿刺(从患者外周手臂),使导管靠近患者心脏大静脉处,可避免化疗药物与患者的手臂静脉直接接触,加快静脉血流速度及化疗药物冲稀,减少化疗药物对患者血管的刺激性[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VAS 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PICC 在宫颈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外周静脉留置针,导管留置时间更长,疼痛程度更轻,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PICC 可减少反复静脉穿刺化疗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操作简捷,不会受到时间及地点的限制,医护人员在置管时对于血管的选择范围较大,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同时,PICC 导管较柔软,不易折断,由特殊聚氨酯材料制成,具备良好的组织相容、顺应性,在患者体内留置时间较长,患者穿刺部位肢体的活动不会受到限制,生活习惯基本不会受到影响。因PICC 穿刺点在外周表浅静脉,在穿刺过程中不会发生威胁患者生命的不良事件(血气胸、大血管穿孔、感染、空气栓塞等)[4];另外,PICC 导管可直接进入患者的上腔静脉,而上腔静脉血流量较大,能够减少化疗药物引发的不良事件(局部组织疼痛、坏死、静脉炎)[5]。早期置管的宫颈癌化疗患者基本不会出现静脉损伤现象,进而可确保化疗过程中良好的静脉通道,促使患者化疗顺利[6]。

综上所述,PICC 在宫颈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外周静脉留置针,导管留置时间更长,疼痛程度更轻,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

[参考文献]

[1] 谢瑞霖,王慧,仝少冬,等.ⅠB2-ⅡB 期宫颈癌新辅助治疗联合手术对比根治性同步放化疗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 分析[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9,28(6):428-431.

[2] 王亚婷,李斌,李晓光,等.紫杉醇脂质体用于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副反应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9,54(9):588-594.

[3] 崔丽娜,薛萍,李阅,等.3种静脉输液途径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29(15):1875-1877.

[4] 徐惠丽,韩永红,曾娟,等.肿瘤内科患者PICC 置管期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9(1):153-156.

[5] 潘文艳,宋建文,谢新芳,等.乳腺癌患者应用两种方法经心电图定位瓣膜式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对比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5):2541-2543.

[6] 吴亚君.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置管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的效果对比[J].医疗装备,2018,31(20):18-19.

猜你喜欢

宫颈癌导管化疗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跟踪导练(二)(3)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
中医辨证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