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吸奶器联合乳房按摩在早期母婴分离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2020-09-21张娜治黄勤玮郑燕红赵梅晶通信作者

医疗装备 2020年15期
关键词:吸奶器泌乳素泌乳

张娜治,黄勤玮,郑燕红,赵梅晶(通信作者)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福建泉州 362000)

早期母婴分离是指产后受母体因素或新生儿因素影响,需将新生儿与母体身体及情感分离的情况[1]。相关研究表明,早期母婴分离后,受情感因素影响,母体母乳能力受到影响,出现泌乳量减少、乳房胀痛等情况,严重时可增加乳腺炎的发生风险[2];同时,母体泌乳量减少可影响新生儿母乳喂养效果,不利于新生儿生命体征平稳及免疫能力提升,因此,促进早期母婴分离母体泌乳具有积极的意义。吸奶器是模仿婴儿吮吸、促进产妇自然泌乳的重要方式。有研究发现,在对产妇采用吸奶器干预的护理期间联合乳房按摩,有利于提升乳房乳腺疏通效果,缩短产妇开始泌乳时间,增加泌乳量,降低乳房胀痛发生风险[3]。本研究探讨吸奶器联合乳房按摩在早期母婴分离产妇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于我院分娩的74名母婴分离产妇为作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名。对照组年龄21~38岁,平均(28.63±5.13)岁;孕周32~41周,平均(35.63±1.28)周;学历水平,初中及以下6名,高中15名,大专及以上16名;经阴道分娩19名,剖宫产18名。观察组年龄22~39岁,平均(29.03±5.98)岁;孕周32~42周,平均(36.03±1.15)周;学历水平,初中及以下7名,高中16名,大专及以上14名;经阴道分娩17名,剖宫产20名。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1)孕周≥32周;(2)初产妇;(3)新生儿出生后受病理因素影响入住新生儿病房观察治疗;(4)产妇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伴有精神异常或沟通障碍的产妇;(2)合并母乳禁忌证、哺乳缺陷的产妇;(3)治疗时间≥42 d 的产妇;(4)研究期间退出的产妇。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健康宣教:一对一向产妇讲解哺乳技巧,包括喂养时间、喂养方式、喂养时及喂养后的注意事项等;同时,向产妇家属介绍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以提升产妇及家属母乳喂养认知水平。(2)心理护理:嘱产妇产后保持乐观情绪,以保证其内分泌稳定;指导产妇进行情绪放松,如听轻音乐、深呼吸等;向产妇家属介绍产妇产后情绪稳定的积极意义,嘱家属给予产妇充分的理解及支持,以稳定产妇情绪。(3)日常护理:对产妇及家属进行饮食及运动指导,以保证产妇营养指标;告知家属产妇睡前泡脚的重要性,以改善产妇睡眠质量,促进产妇生理功能恢复。

对照组采用吸奶器(美德乐,Symphony 心韵)干预:清洁产妇双侧乳房,将吸奶器吸口对准产妇乳头,并与乳头周围皮肤紧密贴合,启动开关,保证吸奶力度适宜,以产妇不产生痛感为宜,持续吸奶15 min,或乳房内奶汁吸取至八分量,产妇分娩后第2天开始使用吸奶器,1次/d,持续吸奶至乳房内无肿块、奶量充足或至出院。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乳房按摩,具体措施如下。(1)热敷:用温水清洁产妇乳房皮肤表面,取50 ℃毛巾热敷产妇乳房,热敷时间为5 min,双侧乳房交替进行。(2)按摩:护理人员一只手托住热敷后的乳房,另一只手小鱼际肌从乳房根部沿乳腺管环形按摩,后从乳房根部开始向乳头呈梳子形状按压,按压时间为5 min。(3)乳头刺激:护理人员取拇指、示指指腹以揉搓形式进行乳头刺激,后将拇指指腹放于乳晕处,重复松弛、挤压操作,以刺激射乳反射、促进产妇产生自主泌乳能力。

1.3 临床评价

(1)比较两组开始泌乳时间。(2)比较两组产后24、48、72 h 的泌乳量。(3)比较两组产后72 h 内乳房胀痛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开始泌乳时间比较

观察组产后开始泌乳时间≤72 h 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开始泌乳时间比较[名(%)]

2.2 两组泌乳量比较

观察组产后24、48、72 h 的泌乳量均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泌乳量比较(ml,±s)

表2 两组泌乳量比较(ml,±s)

组别 人数 24 h 48 h 72 h对照组 37 31.23±4.55 70.94±21.06 92.13±19.44观察组 37 50.16±4.38 129.67±17.58 163.54±21.30 t 18.232 13.022 15.063 P 0.000 0.000 0.000

2.3 两组乳房胀痛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产后72 h 内乳房胀痛发生率为5.41%(2/37),低于对照组的24.32%(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2,P=0.022)。

3 讨论

分娩完成后,产妇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迅速下降,泌乳素抑制作用开始解除,出现泌乳现象,并在新生儿吮吸的作用下,神经冲动经中枢神经传送至下丘脑,以促进垂体泌乳素释放及产妇泌乳[4]。但受新生儿疾病、剖宫产手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产后早期需要接受母婴分离,此时产妇会出现明显的情绪改变,并受疼痛、体力消耗过大、活动受限等因素影响,泌乳素分泌量减少,易引发产后泌乳量不足、乳腺导管疏通能力下降等情况,并以此增加乳房肿胀发生风险及产后不适感受,甚至可增加乳腺炎发生风险,因此,加强早期母婴分离产妇的泌乳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5]。

本研究中两组均给予健康宣教、心理护理、日常护理,最大限度地消除情感、体能等影响产妇泌乳能力的负性因素,增强泌乳能力。对照组采用吸奶器干预,通过吸奶器模仿婴儿吮吸动作,加强产妇神经冲动传导能力,促进泌乳素释放,但单纯采用吸奶器干预的效果不理想。手法按摩是促进产妇乳腺管疏通、提升产妇泌乳能力的重要护理方式,可通过外力挤压、按摩等方式改善乳腺管通畅能力,进一步刺激产妇泌乳[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后开始泌乳时间≤72 h 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为,吸奶器联合乳房按摩用于早期母婴分离产妇中可进一步增强神经冲动传导能力,提升乳腺管疏通能力,从而缩短开始泌乳时间。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后24、48、72 h 的泌乳量均多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为,吸奶器联合乳房按摩用于早期母婴分离产妇中可促进乳房感觉冲动不断向下丘脑传递,促进产妇垂体前叶泌乳素及缩宫素的释放,使乳腺细胞不断分泌、产生乳汁,从而增加产后泌乳量。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后72 h 内乳房胀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为,吸奶器联合乳房按摩用于早期母婴分离产妇中可提升乳腺导管疏通程度,从而降低乳房胀痛发生率。

综上所述,吸奶器联合乳房按摩用于早期母婴分离产妇中的效果显著,可缩短产后开始泌乳时间,增加泌乳量,降低乳房胀痛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曾海燕,许海云.母婴分离增加成年后罹患焦虑和抑郁障碍风险的神经生物学机制[J].生理科学进展,2019,50(3):221-225.

[2] 栾丹丹,于秀荣,王云芳,等.NICU 住院早产儿母亲在母婴分离期的泌乳量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8,53(1):65-70.

[3] 刘守桓,滕腾,李泽钧,等.母婴分离模型的应用及其诱导抑郁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9,46(4):597-600.

[4] 朱丽.超早期乳房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产妇泌乳影响的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114-119.

[5] 祝霞君,缪小红,李滔梅,等.分阶段联合吸奶法在母婴分离产妇母乳采集中的应用[J].浙江医学教育,2019,18(4):32-34.

[6] 党莉,方春宁.产后康复仪配合手法按摩对母婴分离剖宫产产妇催乳的应用研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2018,5(35):15,18.

猜你喜欢

吸奶器泌乳素泌乳
中西兽医防治母猪泌乳障碍的探讨
不来月经加上泌乳,说不定是脑子长瘤了
男性为何也会 患高泌乳素血症?
如何正确使用吸奶器
使用吸奶器要采用科学方法
小心别让吸奶器伤了你
大麦芽碱对高催乳素血症大鼠泌乳素分泌的抑制作用
聚乙二醇沉淀联合化学发光法检测高泌乳素血症的临床意义
不来月经加上泌乳,说不定是脑子长瘤了
血清泌乳素检测水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