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统编教材中利用课后习题落实语文素养的优化策略

2020-09-16麦焕贤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0年6期
关键词:小學语文课后习题统编教材

麦焕贤

摘要:统编教材在编排上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内容,一条是以内容为主题组织单元教学,另一条是语文要素的各种基本因素(包含基本知识、必要能力)分成若干个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布在各课的课文和课后练习题中,每篇课文后面的练习题都独具匠心地围绕单元的训练要素出题,这样的设计为一线教师的备课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教学思路。文章结合笔者实践经验,提出了利用课后练习落实语文素养的优化策略:解读课后习题,确定双线教学目标;关注课后习题,提高朗读能力;利用课后习题,引导积累语言;依托课后习题,教给阅读方法;聚焦课后习题,提升表达能力。

关键词:统编教材;小學语文;课后习题;语文素养

一、解读课后习题,确定双线教学目标

吃透教材是确定双线教学目标的前提。统编本教材中的人文主题线是一条显性的线,通读一个单元的课文后能够直观感受到,如有的单元讲大自然,有的讲亲情,有的讲习惯养成等,教师可以此确定人文主题教学目标。《棉花姑娘》一文所在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了解一定的科学常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兴趣”,因此,笔者将“激发学生认识自然、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作为这一课的人文主题教学目标。语文要素线是一条隐性的线,它有时隐藏在单元导语里,更多时候渗透在课后习题中。因此确定语文要素目标就要深入研读课后习题。根据《棉花姑娘》一文课后“朗读课文,读好文中对话”“连一连,说一说”“读一读,说一说”三道习题,笔者将这一课的语文要素目标定为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说一句完整的话和部分叠词短语,会认读文中要求的生字。

确定双线教学目标后,就要思考如何将其统一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课后习题设计教学,推进教学进程,同时把人文精神的教学目标渗透在语文要素的教学目标中,从而实现“双线”教学目标的统一。研究统编本教材课后习题,会发现其中隐藏着清晰、逐渐上升的语文素养培养意图。如,《棉花姑娘》课后第二题题目“连一连,说一说”六个字包含大文章,“连”要有阅读做前提,读懂做基础。笔者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当学生读懂、读明白时,他们自然知道该怎么“连”。在学生说完之后,笔者设计了请他们到黑板贴图片的教学环节。“连”不难,难在“说”。笔者在训练学生“说”的过程中分了几个层次。先是整体引导学生说棉花姑娘生病了,她都请谁来帮忙。这是认识层面,是阅读教学整体感受的范畴。我们要从低年段开始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习惯,还要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学生贴出词条后,笔者先示范,然后说前一半话,让学生补充后一半话,再让其他学生模仿说得好的学生。接着,笔者以“从这个童话故事中我知道了燕子可以捉空中的害虫,你知道了什么”进行提问,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认识,慢慢向人文主题方面渗透。最后,笔者总结“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捉虫本领”,将学生关注科学、了解科学的兴趣渗透和呈现在这一教学环节中,以在训练语言的同时渗透人文主题的思想,实现双线教学目标的统一。

二、关注课后习题,提高朗读能力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主要训练项目,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发展语言、培养感情、陶冶情操。统编教材编排的课后练习都是“隐性知识体系”,每一课的课后练习都安排朗读课文的练习,它不是笼统地指出朗读课文的要求,而是以文本特色和学生学情为出发点,清晰明确地提出朗读要求,直指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如:六年级上册《草原》一课的课后练习要求:“朗读课文,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第1自然段。”此时的朗读不仅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还要求学生通过想象画面,读出对文本的感悟。在教学时,教师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自己看到一个什么样的画面,这个美好的画面里有些什么。在学生充分感受草原的美丽之后,请他们带着自己的想象和感悟有声有色地朗读,努力再现草原之美,充分体现美文美读,切实提高朗读能力。

关注课后习题,教师能够准确把握朗读的目标,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扎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三、利用课后习题,引导积累语言

新课标指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课文《小公鸡和小鸭子》中,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加上描述动作的词语使句子更生动形象是本课学习的重点。执教过程中,笔者将课后练习“读一读,比一比”和课文的学习融合在一起,如将“偷偷地”的理解放在第3自然段的学习中。先朗读两个句子,比较两个句子的不同,再回归文本,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揣摩小公鸡的心理,了解“偷偷地”这个词在文中的意思:小公鸡不想让小鸭子发现,暗暗地跟在他后面下了水。这样一写,仿佛看到了小公鸡调皮、淘气的样子,所以从感情色彩层面来看它不是贬义用法。然后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朗读句子,从中学习怎样把句子表达具体。最后让学生仿写,学习多样表达。

统编本教材每一课的课后练习都有不同形式的语言积累,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视为简单的读写记忆,需要将它们融合在课文的学习中,指导学生理解、内化、运用,并教给学生积累的方法。除了积累一些常用词句外,课后练习中还有很多形式的构词方式需要引导学生积累。

四、依托课后习题,教给阅读方法

新课标在总目标针对阅读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如何引导低年级学生学习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笔者认为应当在朗读中推进,结合课后练习进行阅读指导,在读中识字学词,在读中理解内容,在读中体验情感,同时积累语言、掌握方法、积淀语感。统编本教材课文内容丰富,有许多生动形象的插图,这些插图在美化教材的同时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教师要善于利用课文插图来教学。如《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连环画形式的课文,是继《小蜗牛》《咕咚》之后第三篇没有全文注音的课文。执教时,笔者发现学生并不想让教师逐句领读,更乐意自己先读一读,原因是他们被文中生动形象的插图所吸引。于是,笔者结合课后练习,让学生走进故事,拿起书来读一读,在文中找出不认识的字,猜猜它们的读音和意思,再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教师提供充足的时间,鼓励学生运用借助课文插图、联系上下文等方式大胆猜读字音、字义,调动学生多种猜读手段,交流猜读的方法,发展学生自主识字、阅读的能力。

课文插图不仅能帮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还是训练学生说话的重要扶手。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带着“小壁虎都找谁借过尾巴,结果怎么样”这一问题来看图读文,找到相关信息,并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在图文对照中,笔者充分利用插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习字词,还借助图画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课堂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课标提倡探究性学习,带着问题阅读是一种探究性的高效阅读方法,这样的课文阅读将更有针对性。

五、聚焦课后习题,提升表达能力

统编教材更加凸显习作意识,在目录中就能明确地看到每个单元的习作主题,而且还出现了“习作例文”这样的板块。这样强烈的习作意识不仅表现在每个单元的习作上,还出现在一些课后习题中。如,《狼牙山五壮士》中课后习题第三题:“课文第2自然段既关注了人物群体,也写了每一位战士,结合相关内容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结合本单元目标和单元的习作,从明确提出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到学习这种写法,最后学会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写场景,层层递进,由易到难,通过“感知、理解、运用”这样一个逻辑过程,逐步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统编教材真正体现了“实践性”这一理念,集中表现在课后习题的编排上尤为重视语言的实践与运用。教师研读教材时,应紧扣文本及课后练习,切实地用好统编本教材,落实语文要素,使课堂教学扎实、有序、高效,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

[3]汤岚.发掘课后练习的秘妙,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率——以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为例[J].小学语文教师,2019(04).

猜你喜欢

小學语文课后习题统编教材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课后推荐组文的使用策略
用好助学系统确定教学内容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
幽默语言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创新尝试
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培养
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探索
基于儿童立场,让课后习题变变样
初中数学课后习题设计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