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生活化策略

2020-09-13邓绮文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美术教育生活化幼儿园

邓绮文

摘要: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孩子们的审美及其他综合素质,而真正的美是来源于生活,需要孩子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因此,我们在对幼儿园小朋友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叮嘱他们多留心生活。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幼儿园美术教育的质量,我们需要尽可能转变教学方式,让课堂内容更加贴近生活,让孩子们在舒适、熟悉的环境下学习。本文就针对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生活化进行分析。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

幼儿园教育对于孩子们来说发挥着启蒙的作用,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中,孩子们更需要的是养成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习惯。幼儿园小朋友最喜欢的课程之一就是美术,美术课程的学习能够提高孩子的审美情感,培养孩子的情操,幼儿美术教育的生活化能够进一步提升幼儿对美的追求,挖掘他们的创造力,并丰富幼儿对美的标准,对美好的追求。因此我们需要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加入更多生活化的内容,生活化的美术教育能够激发孩子的思维发散能力,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

“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指的是在幼儿美术课程系列活动中,以幼儿的生活为背景,感受為基础,在活动中与他们身边的人和事紧密结合,形成有机的整体。在美术生活化实施过程中,从他们的个体性格出发,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想象空间,让美术有生活价值,有情感体验,有能力收获,让幼儿情感态度价值观均获得提升。

一、幼儿园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孩子们将自己的情感、思想通过美术作品呈现出来,通过美术作品充分的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每一位孩子在情感、思维能力以及智力水平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他们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在进行美术学习时会有不同的领悟和感想[1]。普通的幼儿美术教育就是以操作技能为主,在生活化的幼儿美术教育则更加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和内心感受,把生活中的身心感受与美术教育融合起来,引导幼儿的知、情、意、行,让幼儿充满好奇,勇于探索,培养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

二、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的对策

(一)立足幼儿生活经验,选取合适教育内容

真正的美都是来源于生活,因此,我们要将生活和美术教育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作为一名合格的美术老师,我要指导幼儿们将生活中看见的事物通过画笔呈现出来,所以在选择美术素材的过程中,我要站在幼儿的角度选择能够吸引孩子注意力的素材,然后引导幼儿相互分享自己的生活,使美术教育生活化[2]。在搜集美术素材的过程中,要确保素材与幼儿实际生活的贴近性。同时,要善于利用合适的教学活动,增强幼儿发现美的兴趣,提高幼儿发现美的能力。例如,在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来临之前,我先为孩子们讲述一些节日来源以及节日故事,引导幼儿对节日中的常见元素有所了解和掌握。如新春佳节到了,我设计了《欢欢喜喜迎新年》的主题方案,我带领幼儿一同参与到班级迎新年环境布置中,如用红纸剪窗花,用红封包做灯笼,画新年等等,在感受节日的气氛的同时,引导幼儿切身体验,在感受快乐的气氛下,打开创作思维,激发创作的欲望。)

(二)挖掘幼儿生活材料,夯实幼儿审美元素

幼儿园美术教育应该将幼儿作为课堂的主体,根据孩子们的性格特点和心理需求来选择美术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孩子们在生活中积累的各种经验来进行教学,比如说累积的知识、动作技巧以及情感。这些熟悉的内容能够提高幼儿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如果在美术教育进行的过程中,一味的传授幼儿不知道的内容,他们会逐渐产生厌倦、烦躁的情绪,最终导致注意力无法集中,美术教育目标无法实现[3]。因此,我在挑选教学内容时,尽可能以幼儿熟悉的生活元素为主,让美术内容更加贴近生活,激发幼儿的学习情绪,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例如,《喜羊羊和灰太狼》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动画片,其中的每一个角色,幼儿都喜闻乐见,在教学中,我把这些可爱的卡通形象作为教学活动内容,要求幼儿大胆想象,再动手操作,提升他们的对服饰、道具、表情的绘画能力,让幼儿在天马行空的想象中完成这节充满欢笑的美术活动。

(三)创设生活情境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传统的幼儿美术课堂大多照版画样,容易让儿童照本宣科,失去该有的个性和创新点。在课堂中,教师要注意结合幼儿年龄和心理特点,找到课题和生活的切入点,紧扣教学内容,设计适合幼儿的生活化场景,打造生活化氛围,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用最大的热情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为了让孩子们在一个舒适、放松的环境下进行美术学习,可以通过各种道具、多媒体技术来营造一个生活化的课堂情境,创造一个积极地学习氛围,在生活化的环境下幼儿才会更加放松、自主的进行学习,提高幼儿美术课堂效率。比如说:如在教学“美丽的春天”时,我预先通过网络找到了很多关于春天的图片,做成一张张吸引人的幻灯片,然后让班上的孩子拿来几盆小花。在课堂上,我借助多媒体展示我做的关于春天图片的幻灯片,小朋友身临其境,能更好地感受春天的美丽,他们发出啧啧的赞叹声,然后拿出几盆小花,让他们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这么吸引人的场景,让幼儿产生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为我的下面活动打下基础。除此之外,定期开展一些美术活动,通过各种类型的活动来激发孩子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美术学习的乐趣。例如:定期带领孩子们去参观我国的风景名胜或者是名胜古迹等,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将所见的事物画下来,不仅仅增添了幼儿园美术教育的乐趣,还提高了孩子们的美术绘画水平,帮助他们累积更多的生活经验,促进孩子们综合素质的提升。利用这种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提高孩子发现美的意识以及能力,同时有利于拓展幼儿的视野,对增强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效果有积极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幼儿园美术教育应该融入更多生活化的内容,让孩子们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生活中的美丽事物。本篇文章通过在美术素材、课堂氛围、教学内容等各个方面融入生活化的内容来拉近幼儿园美术教育和生活之间的距离,鼓励每一位幼儿都努力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尊重每一位幼儿的个性发展,在生活化的美术课堂上,提高他们的美术绘画能力、促进孩子审美情感的提升,确保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成为一名具有优秀综合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谷周旋.谈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生活化策略[J].学周刊,2019(21):178.

[2]孙小玉.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的策略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7(14):158.

[3]李菲.浅谈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的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3(14):155-156.

猜你喜欢

美术教育生活化幼儿园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爱“上”幼儿园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