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2020-09-10张莉纪斌赵丰英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15期
关键词:慢性心衰心理状况舒适护理

张莉 纪斌 赵丰英

【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72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常规予以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均护理2周。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2周后的心理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使用。

【关键词】慢性心衰;舒适护理;心理状况;心血管疾病患者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5-0-02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最终归宿,也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治疗原则和目标包括预防和延缓心力衰竭,缓解症状,改善远期预后,降低临床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1]。而在治疗期间配以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基于此,本研究就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12月~2020年1月治疗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6)与观察组(n=36)。对照组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65~85岁,平均(73.64±5.29)岁;病程2~13年,平均(6.54±1.72)年。观察组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65~86岁,平均(73.69±5.21)岁;病程1~13年,平均(6.47±1.71)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有可对比性。本次研究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2]诊断标椎;②均无沟通、意识障碍;③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感染者;②合并其他重要器官性质病变者;③对本研究积极性不高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 常规护理:遵医嘱予以治疗,给予患者相关指导,包括用药、饮食、运动等,保持病房干净,空气清新,嘱患者注意保暖,保证足够的睡眠。

1.3.2观察组 加用舒适护理干预:①环境:保持患者病房温度和湿度适中,护理过程中勿产生噪音,保持患者床单、被套清洁,定期予以更换,并嘱家属辅助患者清洁身体,避免出现压疮;②心理:与患者进行深入沟通交流,沟通中语气和蔼,针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相应的疏导及鼓励,给予患者关怀,对患者及其家属治疗保持积极态度的重要性予以宣教,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③指导患者正确的排痰方法,嘱家属可轻拍患者背部协助患者痰液排除。告知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协助气喘水肿患者采取半坐式体位,调节床头高度以提高患者舒适度,输液过程中严格控制滴速,嘱患者禁止自己调节输液速度,告知其滴速过快易造成心脏超负荷,加重病情;④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结合患者自身文化水平采取适合的方法,可结合图片及视频等,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详细告知其日常生活注意事项,促使其树立治疗的信心。

1.4评价指标 (1)于护理前、护理2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3]、抑郁自评量表(SDS)[4]进行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比较,其中SAS评分轻度焦虑:50~59分;中度焦虑:60~69分;重度焦虑:>69分。SDS评分轻度抑郁分:53~62分;中度抑郁:63~72分;重度抑郁:>73分。得分越高负情绪越严重。(2)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进行调查,该问卷克伦巴赫系数α为0.830,重测效度为0.814,满分100分,>95分为非常满意,80~95分为满意,<8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_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心理状况评分 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满意度94.44%(非常满意19例、满意15例、不满意2例)高于对照组75.00%(非常满意10例、满意17例、不满意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58,P=0.022)。

3 讨论

慢性心衰为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临床治疗时可对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各种危险导致心功能受损的因素进行早期治疗,以便减少患者的负面效应。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因病情严重且需长期治疗会产生焦虑、抑郁情绪,丧失治疗信心,导致临床治疗效果不佳。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护理后两组均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较低,与对照组满意度相比较,观察组较高,表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干预,可使得患者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舒适主要是人的主观感受,由于影响舒适度的因素和条件的复杂性,这个概念因人而异,难以量化。常规临床护理是遵医嘱予以机械性的治疗,对患者针对性的护理方面较差,且通常是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但根据以往的临床经验,只进行被动、盲目、机械和程序化的教育,导致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相关认识不足,不利于患者康复。而舒适护理干预是针对患者开展全方位护理模式,是以患者为中心提供护理的一种舒适方法。通过舒适护理干预可为患者减少不适感,营造舒适的医疗环境,缓解患者不良情绪;通过多与患者沟通,可取得患者的信任,进一步提升患者满意度。且示范指导患者进行排痰的正确方法,嘱家属协助患者痰液,可减轻患者的痛苦,避免损伤呼吸道。而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日常的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使得患者及家属增加对疾病的认知度,了解医护人员各种医疗行为的目的,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进行临床治疗,改善预后[5]。

综上所述,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干预,可使得患者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郭美姿, 罗俊, 赵俊丽, 等. miR-182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循环中的表达及意义[J]. 实用老年医学, 2019, 33(4): 342-345.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8, 46(10): 760-789.

[3] 罗娜. 居家式自我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及自护能力的影响[J]. 國际护理学杂志, 2019, 38(10): 1525-1529.

[4] 张秋菊, 邓金梅, 陈银花. 观察舒适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护理效果[J]. 中国实用医药, 2019, 14(11): 146-147.

[5] 贾玉莲. 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效果探讨[J]. 医药前沿, 2018, 8(32): 227-228.

猜你喜欢

慢性心衰心理状况舒适护理
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脏超声检测价值研究
桂北地区长寿之乡永福县青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舒适护理在小儿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用于肺癌患者护理的观察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心理社会因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降压舒心操对临界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理状况的影响评价
输卵管结扎术患者心理状况分析与护理干预对策研究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贫血及低蛋白血症与其预后相关性研究
黄芪生脉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