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为课程思政方式的“战疫课堂”教学实践

2020-09-10秦雯

关键词:课程思政

摘  要:基于“课程思政”精品课程建设要求,以立德树人的视角对《报关报检实务》课程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本文选取了救灾捐赠物资报关的教学内容,精准地选取了“疫情防控”中大家最熟悉的、最关注的口罩捐赠的案例,通过国家、企业和个人三层面挖掘捐赠口罩的感人事迹和典型人物,完成了救灾捐赠物资报关流程和报关单填制的知识能力目标,达到了遵纪守法、严谨细致和团结合作的素质目标;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目标;共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感恩担当的社会责任感的思政目标。

关键词:战疫课堂;课程思政;报关报检实务;教育设计

一、引言

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纲要提出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彻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这一战略举措,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报关报检实务》课程是物流管理、港口物流管理、国际贸易等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或基础课,本文选取了“第八章 其他进出口货物报关”中的“救灾捐赠物资报关”的教学内容,精准地选取了“疫情防控”中大家最熟悉的、最关注的口罩捐赠的案例,通过国家、企业和个人三层面挖掘捐赠口罩的感人事迹和典型人物,采用珠海某报关公司捐赠口罩报关的真实案例进行任务驱动,专任教师和企业教师“业师协同”授课,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完成了救灾捐赠物资报关流程和报关单填制的知识能力目标,同时,达到了遵纪守法、严谨细致和团结合作的素质目标;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目标;共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感恩担当的社会责任感的思政目标。评价结果显示,通过战疫案例,激发了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得到学生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通过思政融入,学生学到了知识,又赋有家国情怀和时代使命;授课方式和效果得到了行业企业的高度认可;课程思政典型案例成效被中国高职高专网、南方+、珠海市传媒集团观海融媒、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官微等媒体报道,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和实践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二、课程思政元素分析

从国家意志、企业社会责任和个人技能成才报国等三方面选取“捐赠口罩”案例。国家层面,中国与各国互相捐赠口罩,携手抗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企业层面,爱心企业为防疫捐赠物资直达一线提供免费服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感;个人层面,报关员不知疲倦地坚守平凡的岗位,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既结合了当前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又非常贴近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一)国家层面,中国与各国互相捐赠口罩,携手抗疫共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疫情防控的国际合作,他指示扩大国际和地区合作。疫情下如何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各国携手应对。

2020年1月,中國疫情爆发,79个国家和10个国际组织在极短的时间内从世界各地把一批批口罩等防疫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往中国。随着全球疫情持续蔓延,中国的地方政府、企业和民间机构主动对有需要的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截止3月底,中国向83个国家及世卫组织、非盟等提供口罩、检测试剂等防疫物资的紧急援助,中国以大国担当,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承诺。

(二)企业层面,爱心企业为防疫捐赠物资直达一线提供免费服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中国报关协会发起“捐赠物资进口免费服务商”活动,协调国内近百家报关公司协助完成海外物资清关工作,中国海关也第一时间开放境外捐赠物资绿色免费通道,力争捐赠物资24小时内完成清关;全国海关共验放疫情物资20.2亿件,价值65.3亿元,爱心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境外防疫物资直达一线提供免费服务,优化捐赠手续、提高通关效率,有力保障防疫物资及时通关。

珠海某报关公司疫情期间严重亏损,仍然主动提供防疫捐赠物资的免费报关服务,成立防疫通关小组,抽调海陆空及邮局快递的业务精英负责防疫捐赠物资的通关操作和咨询,组织公司各口岸现场工作人员24小时待命,对涉及疫情防控的业务随到随办,确保防疫物资及时高效到达疫情急需的单位。

(三)个人层面,报关员不辞劳苦坚守平凡的岗位,爱岗敬业、精益求精。

春节期间,为了将防疫物资运到最急需的地方,报关员们积极与捐赠方、物流商、需求单位沟通协调,争取时间。为了协助捐赠方和受赠方准备通关资料,经常忙到半夜12点,之后还顾不上休息,又在线回复其他防疫物资出口的报关咨询工作。他们在流程规划、单证填写方面反复核对,精益求精,确保零差错,使得防疫物资即到即提零延迟送达战疫一线。

三、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基于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将战疫中“捐赠口罩”和“救灾捐赠物资报关”的教学内容相结合,通过中国与各国捐赠口罩过程中国家、企业和个人层面的感人事迹和典型人物进行情境创设,通过腾讯课堂直播解决教学重点,通过真实任务实操和企业专家连线突破教学难点,完成遵纪守法、严谨细致和团结合作的目标素质,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目标,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情怀。

教师通过任务驱动、情境模拟、企业专家连线等教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学法,采用职教云、腾讯会议、问卷星等信息化手段,采用珠海某报关公司的真实案例进行任务驱动,专任教师和企业教师“业师协同”共同授课,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课前通过问卷调查和小组作业完成双向“信息传递”;课中通过学生展示、教师讲解、企业真实案例实训和企业专家点评完成内化提升;课后通过学生个人总结和评价完成巩固拓展,解决了教学重点,通过企业真实案例实训,突破了教学难点,并将职业素养和关务精神培养融入教学全过程,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四、课程思政教学实施

(一)课前教学实施

课前教师在问卷星发放问卷《高职学生关于了解疫情期捐赠口罩进出境报关的调查问卷》,学生填写问卷,教师课前进行学情分析并调整课上的教学内容。同时,教师布置课前小组作业《针对疫情期中国与国外捐赠口罩情况进行调查》,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腾讯会议完成分组讨论,进行协作学习,并将作业上传职教云平台。

(二)课中教学实施

邀请珠海市某报关公司经理作为企业专家,专任教师和企业教师“业师协同”共同授课,采用腾讯会议进行在线授课,讲解企业实际的操作流程和内容,解决了教学重点;通过真实任务实训,企业专家点评,突破了教学难点;通过学生展示、职教云讨论、头脑风暴等引领价值观,圆满完成思政目标。课程PPT和资料详见附件。

1.首先,通过战疫中“捐赠口罩”进行课程导入。“预防千万条,口罩第一条”,从课前的调查问卷结果来看,我们全班同学和家人都能自觉戴口罩,虽然我们不能像医生奔赴前线抗疫,但是我们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为战疫做贡献。今天,我们就用疫情中最熟悉、最关注的“捐赠口罩”的案例进入今天的课堂:《捐赠口罩的进出境报关》。

2.小组分享,创设情境,选择学生小组进行分享。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巴基斯坦清空医院库存援助中国30万只口罩;湖北卓尔控股有限公司从全球采购了1.85亿元的防疫物资,共875.57万件,捐赠给湖北17个市州,103个县,送达构554家一线医疗机,救治了7500名新冠患者;全球华人和国际友人行动起来支援中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日本丰川在2月上旬万里驰援无锡新吴区4500只口罩,三月丰川出现口罩危机时,无锡新吴区“十倍相送”反向捐赠5万只口罩,中国驻日大使馆也捐助2万只口罩。马云、华为均向日本捐赠100万口罩,中国多地政府、企业向境外捐赠防疫物资支援全球抗疫。

3.“业师协同”授课,解决教学重点。教师讲授和企业教师根据理论知识和企业实际情况共同备课授课,教师重点讲解捐赠口罩的进出境报关流程,企业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办理受赠手续和后补减免税手续的内容进行详细说明,解决了教学重点1:救灾捐赠物资的报关流程。对捐赠口罩和一般贸易口罩的真实报关单进行对比,有针对性地讲解救灾捐赠物资的报关单,重点分析境内收货人、监管方式、征免性质、商品编号、商品名称和征免等重要欄目的区别,解决了教学重点2:救灾捐赠物资的报关单填制。

4.真实任务实操,企业专家点评,突破教学难点。采用2020年3月从澳大利亚某公司捐赠一批口罩给广东红十字会的真实任务,学生独立完成进口报关流程、填制报关单的任务。学生代表展示作业,企业专家进行点评;学生对于不同情况下如何规划报关流程存在疑惑较多,企业专家进行详细解答,突破了教学难点 不同境遇下救灾捐赠物资的进出境报关运用。

5.开展线上头脑风暴和讨论,引领价值观。解决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但是,课程还没有结束,企业专家讲解了捐赠口罩报关的过程中,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报关员不知疲倦地坚守平凡的岗位,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这就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接着,学生开展头脑风暴和讨论,进一步塑造学生的职业精神和青年使命。

首先,企业专家分享企业和个人的真实案例。企业专家向同学们分享了疫情期间的感人事迹。企业方面,珠海某报关公司疫情期间严重亏损,仍然主动提供防疫捐赠物资的免费报关服务,成立防疫通关小组,抽调海陆空及邮局快递的业务精英负责防疫捐赠物资的通关操作和咨询,组织公司各口岸现场工作人员24小时待命,对涉及疫情防控的业务随到随办,确保防疫物资及时高效到达疫情急需的单位,个人方面,春节期间,为了将防疫物资运到最急需的地方,报关员们积极与捐赠方、物流商、需求单位沟通协调,争取时间。为了协助捐赠方和受赠方准备通关资料,经常忙到半夜12点,之后还顾不上休息,又在线上回复其他防疫物资出口的报关咨询,他们中有很多是90后的年轻人,还有我们学校的毕业生。

其实,通过头脑风暴,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精神。教师在职教云中发布头脑风暴,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职业精神:如果你是一位提供免费报关服务的报关员,跟进捐赠口罩的受赠人对流程、报关单不明白,又着急又生气,你该怎么做。学生回答:客户着急很正常,能够理解,要有同理心,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耐心地倾听、细心地讲解报关的流程和要求,让受赠方放心,同时保证自己的工作不出差错,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完成任务。因此,引领了价值观,完成了遵纪守法、严谨细致、团结合作的素质目标,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

最后,通过讨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教师在职教云发布讨论,从捐赠口罩的感人事迹和典型人物中,你学到了什么?学生们回答:作为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自豪,今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感受到了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世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世界要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从他们身上收到不仅满满的感动,自己也要努力完善自己,成长为国家的支柱,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等等,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思想境界,完成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感恩担当的社会责任感的思政目标。

(三)课后教学实施

1.学生完成个人总结

同学们掌握了救灾捐赠物资的报关流程、捐赠救灾物资的报关单填制的内容,同时,更加热爱报关报检的工作岗位,希望学好本领早日为国家富强做出贡献。

2.学生完成对教师的评价

学生普遍认为课程安排很好,尤其是采用正在经历的战疫中口罩捐赠的案例很接地气,通过真实任务进行讲解和实操、专任教师和企业教师“业师协同”共同授课、课前小组协同学习课上互动学习等教学方式都很好,受到了学生的广泛好评。

五、教学实效与经验

教学实施和评价结果显示,“战疫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专业知识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既传授了专业知识又培养了家国情怀和技能成才的报效国家志向;授课方式和效果得到了行业企业的高度认可。

(一)将专业知识内容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既传授了知识又引领了价值。

将战疫中的“捐赠口罩”的案例和“救灾捐赠物资报关”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采用企业的真实案例和单证进行实操,企业教师“业师协同”授课的方式,既解决了“救灾捐赠物资报关流程”和“救灾捐赠物资报关单填制”的教学重点,也突破了“不同境遇下救灾捐赠物资报关的应用”的教学难点,同时,通过国家、企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感人事迹和典型人物,全方位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使学生明白比知识能力更重要的是需要具备遵纪守法、严谨细致和团结合作的个人素质;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感恩担当的社会责任感。

(二)通过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选取学生们最熟悉、最关注的“捐赠口罩”的感人事迹和生动故事进行情境创设,让学生真实感受到教学内容能够贴合实际,学以致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合作企业捐赠口罩报关的真实案例和真实单据,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和亲和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授课方式和效果得到了行业企业的高度认可,达到了技能人才培养和行业认同的“双满意”。

珠海某报关公司是我校的校企合作企业,多位企业专家是《报关报检实务》课程团队的主要成员,企业专家深入参与了本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微课制作等环节,将战疫案例融入教学内容,传授知识并培养价值观、通过真实任务实训等教学方式非常赞同,对于我们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示希望疫情结束后提高对我校学生的录用比例。

(四)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学生用实际行动抗击疫情,服务社会

学生们主动走进社区成为一名防疫志愿者,活跃在珠海市各社区和街道中,帮助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扫楼排查、为进入社区的人们和车辆检测体温、登记并发放社区出入通行证、录入回访检查信息等,为抗击疫情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青年力量、中国精神,彰显时代新青年有担当的家国情怀。

(五)课程思政典型案例成效被中国高职高专网等多家媒体报道。

以战“疫”为教科書的课程思政案例,被中国高职高专网、广东省委省政府权威发布平台南方+、珠海市传媒集团观海融媒、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官微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新闻报道,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六、教学改革反思

(一)创新之处

首先,以熟悉化陌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当前疫情防控的时政,精准地选择“口罩捐赠”的案例进行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其次,业师双元授课,实现校企精准对接。采用珠海某报关公司的真实案例,企业教师和专任教师共同授课,“校企合作、精准对接、精准育人”,突破教学重难点;最后,思政自然融入,悄然实现价值引领。从国家、企业和个人三个层面深入挖掘思政元素,通过“翻转课堂”、“情境创设”、“任务驱动” 等教学策略,润物细无声地将职业素养、关务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全过程。

(二)下一步改进措施

1.将抗疫案例更加系统地融入课程体系。通过本次案例设计和实施,深入了解了抗疫相关案例,对于抗疫案例和课程内容的结合有很多思考和启发。接下来《报关报检实务》课程组将开展广泛深入地调研,将疫情期海关口岸检疫、海关查验、防疫物资走私、防疫物资滞报金缴纳等内容更加系统地融入课程体系。

2.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通过研究报关员职业规范、关务精神等内容,设置课程章节思政目标,并专设“关务思政”专栏,深入挖掘关务领域的思政元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意识与职业道德等要求贯穿始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3.进一步应用推广,并持续改进。《报关报检实务》课程已立项为广东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资源库港口与航运管理的一门课程,正在建设关键期,将战疫案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制作成微课资源,通过线上课程进行应用推广,广泛收集意见和建议,并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张晓青,杨靖.高职国际商务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研究与实践——以《国际商务管理》课程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7):88-92.

[2]于桂花.“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路径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15):27-29.

[3]韦春北.把握好课程思政改革创新的四个维度[J].中国高等教育,2020(09):22-23+56.

[4]温潘亚.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前提、反思和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20(08):12-14.

[5]杨修平.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理据、现状与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08):36-41.

责任编辑  陈杰聪

作者简介:秦雯,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职业教育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项目、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项目“广东省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协同发展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8GWQNCX042);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学科共建项目“港珠澳大桥开通对珠江西岸物流效率影响及发展路径研究——基于SE-DEA和Tobit模型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GD18XGL26);珠海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珠海提升现代物流效率的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9YC065)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
高校思政课程的现状与改革措施研究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专企融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课程思政理念下英汉口译教学改革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