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战“疫”机制探析

2020-09-10张芳毛娟

关键词:思想引领高校党建思想政治教育

张芳 毛娟

摘  要:2020年庚子新春汹涌而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冲击与挑战,主要表现在大学生抗疫信心较低、焦虑情绪严重与信息辨别能力较差。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发挥育人功能的两大重要支点,高校党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明灯”,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桥梁”。两者深度有机融合有利于实现“知行统一”,对于当前凝聚思想共识和青春力量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为社会培养政治素养优、理论素养实、作风素养硬的有用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 高校应从强化工作责任、完善教育体系、加强阵地建设和创新思维方式四个方面积极探索两者合力战“疫”的途径。

关键词:思想引领;高校党建;思想政治教育;战“疫”路径

一、新型肺炎疫情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冲击点

2020年是极为重要的一年,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的奋斗之年,但我们却遭到了新型冠状病毒的突然袭击。大学生群体在面临自身安全与居家隔离的双重压迫下,加之来自于生活、学习和实习工作等多方面的压力,容易积攒负面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他们思想和心理活动,一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危及生命安全,抗疫信心何在

庚子春节,新型冠状病毒不期而至,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全国各地因此按下了暂停键。在党和政府坚强领导下疫情虽得到有效控制,但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境外输入病例与无症状感染者依旧不断涌现。一是疫情的突袭以及多变性、尚未对症的药物和疫苗的研发周期长等加剧了大家的恐慌,使得大家感受到新冠病毒对自身生命安全的威胁;二来是防控意识淡薄、防控行为被动以及无症状感染者数量的涌现,对于大学生保障自身生命安全缺乏信心;三来是铺天盖地、良莠不齐的网络疫情信息的助推与传播和确诊数字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居家防疫大学生的信心。

(二)关乎学业就业,焦虑情绪何解

疫情防控期间,各高校按照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精神开展线上教学,教师们纷纷变成“网络主播”,但学生的焦虑情绪随着假期的不断延长而逐渐加深。一是,自主学习网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偏差,作息规律紊乱、自律性差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效果;二是,因延迟返校导致补考、重修等线下工作无法开展,这加剧了学生特别是毕业班学生对自身学业的担忧;三是,面对“金三银四”的就业季,大学生却被迫隔离居家,开展“云”招聘。因此其对学业、就业的迷茫、焦虑情绪只增未减。

(三)囿于网络渠道,真假信息何辨

“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1],特别是居家隔离的大学生。他们信息的主要渠道来自于网络,面对夸大疫情、诋毁政府公信力、“武汉病毒阴谋论”等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在不能及时得到思政课教师或者辅导员的及时有效引导、也无法参加到抗“疫”一线社会实践中去感同身受的情况下,真假难辨的信息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对于事实真相的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思想引领视角下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战“疫”的逻辑关系

高校如何种好“责任田”,怎样加强学生思想引领,把广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上来?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缕清两者的逻辑关系,力争实现理论培育和实践引导的有机统一。

(一)高校党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明灯”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教育工作的系列讲话中提出新时代高校党建新任务:首先旗帜方向要正确。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办学方向;其次政治建设是首位。在办学治校和教书育人中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始终;再次立德树人是根本。围绕“为谁培养人、培養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素质和能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职责使命: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武装全体学生头脑,既要从理论上让学生努力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又要结合实际解决学生困惑并积极厘清学生是非观念、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可见,高校党建引领并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方向。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桥梁”

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工作,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渠道作用,深入推进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头脑且深入人心,引导大学生掌握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大学生对党的理解、认同和向往;积极挖掘其他各类课程的思政元素,培育学生爱国、诚信、担当和责任等品质,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第一课堂延伸到第二课堂,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实现课堂内外同频共振,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阵地,力争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而有效推进高校党建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两者深度有机融合方能实现“知行统一”

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实践问题,也是理论问题。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2]。如何将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融合,发展二者合力来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应以党建任务部署,以思政教育形式落实推动,以筑牢理想信念为根本、以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党建工作部门和思想政治工作部门思想意识上高度一致,实际行动中高度配合,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全面地、系统地、深入地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这是实现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重要举措,也是巩固高校党建工作主阵地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效性的重要渠道。

三、思想引領视角下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战“疫”的途径探析

“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对疫情防控作出的重要指示。为加强疫情防控期间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培养青年学生的家国情怀,呼吁青年学生勇挑时代使命并积极为夺取抗击疫情斗争胜利作出应有贡献,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发挥育人功能的两大重要支点,两者深度融合才是当下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自觉。

(一)提高政治站位,更新教育理念,强化高校党建工作责任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高校构建“党委-党总支-支部”三级网络疫情防控体系,通过网格化管理能尽早迅速地将习近平同志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传递到每位党员并加以引导学习。成立党委领导下的工作小组,加强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利用线上教学课堂加强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包括相关政策和专业知识,积极引导学生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学生处、团委、辅导员借助学校推文、“云”班会引导青年学生理性、科学地认识当前疫情,通过健身、心理暗示等多个妙招来增强自我保护;各级党组织书记更要当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领头雁”、“急先锋”,起到以身示范作用,带领党员同志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责任、勇担政治使命,主动对标,树立党建思政人人有责的教育理念。

(二)贯彻方针政策,丰富教学内容,完善高校党建教育体系

高校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在线教学已然成为疫情当下采取的崭新教学模式,用好疫情防控“活教材”,借助“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抽象理论中发展出情境化、具象化和生动化的教学样本,针对性开展相关主题教育[3],整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不断完善党建教育体系。高校思政课教师围绕“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阻击战”并上好开学第一课,及时把习近平同志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系列讲话和指示精神融入课堂教学,把高校学生志愿者的感人事迹和典型案例作为教学案例,积极发挥思政课在疫情防控期间学生思想引领的重要作用。以时代故事讲述家国情怀、阐明爱国大义、激发使命担当,讲解讲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得课堂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引导学生相信党、相信政府、相信组织,增强学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必胜信心。其他课程(公共基础课、专业课等)任课教师要不忘教书育人初心,贯彻课程思政理念,将战“疫”期间思政元素与讲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实现育知、育德与育魂相统一,将高校党建教育从单纯党课拓宽到高校整个教学课程。

(三)提升结合意识,构建协同平台,加强高校党的阵地建设

在全面战“疫”的“一线战场”,医疗卫生、物资保障、智库服务、科技攻关等部门密切配合、相互支持,为疫情防控阶段性胜利发挥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二线战场”的舆论引导、政策解读、心理疏导、知识普及、秩序维护等同样不可替代[4]。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各部门则要提升结合意识,密切配合,做到联防联控、群策群力。党支部是党在高校的基层战斗堡垒,是联系和团结师生的重要纽带,可以组织召开支部网络视频会议,学习贯彻落实防控疫情相关工作部署。与此同时,充分发挥思政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上好疫情防控第一课;其他专业课程则深入挖掘战疫思政元素,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理念;进行战“疫”课堂课程思政案例汇编,让课程思政理念深入人心并开花结果。学生处、团委、辅导员、心理咨询室可以通过企业微信、微信、QQ、钉钉和YY等软件工具构建沟通渠道,针对学生的学业、就业等焦虑情绪给予对应指导,让“屏对屏、键对键”奏起和谐乐章。在两者平台教育内容的紧密输出下,把党中央的精神转化为学生能够接受的话语体系和行为体系,定能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有序、节节取胜。这不仅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也可以不断拓宽高校党建阵地,全力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统筹网上网下、国内国际、大事小事,更好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5]。

(四)突出典型示范,发挥朋辈作用,创新党建工作思维方式

朋辈教育具有教育主体的亲和性、教育方式的渗透性、教育过程的创新性等特点[6],在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创新党建工作思维,以思想认识的新飞跃打开工作的新局面,高校各级党组织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切实落实“三全育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通过青年之声、易班平台和云班会等多种渠道,明确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组织引导青年学生在确保个人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参加各地疫情防控工作。引导发挥青年党员的榜样示范和朋辈教育,对于涌现出的一批批优秀青年学生志愿者以及战“疫”先进人物进行系列宣传。这一方面让更多青年群体感受到学生党员在疫情防控中不辱使命、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坚定打赢疫情防控组织战的决心,逐步达到强信心、暖心人、聚民心的良好效果;另一方面鼓励青年学生并积极吸纳战“疫”一线的优秀分子,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不断壮大党的队伍,增强党组织活力和战斗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思想基础[N].人民日报,2019-01-26(001).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2016-12-09)[2020-06-01].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1209/c1001-28936072.html.

[3]李艮.面对突发事件,要用好思想政治教育这块“压舱石”[J].人民论坛,2016(9):198-199.

[4]侯坤.基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方式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9(2):55-58.

[5]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EB/OL].(2020-02-04)[2020-06-01].http://cpc.people.com.cn/n1/2020/0204/c64094-31569480.html.

[6]陈萌,赵梓辰.朋辈教育视角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创新研究[J].高教探索,2019(9):124-128.

作者简介:张芳,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讲师;毛娟,佛山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党建研究项目“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机制探析——以与思政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例”(项目编号:2019JKDJ40)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思想引领高校党建思想政治教育
探究新时期高校教师对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保障机制
立足校情 聚焦心理 管理升级 实干兴校
立足校情 聚焦心理 管理升级 实干兴校
新时期共青团思想引领的路径探讨
新媒体成为高校党建“新武器”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运用QQ群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党员教育管理路径探析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