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众媒时代中国诗词在高校的有效传播策略研究

2020-09-10刘野孙南南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传播策略高校

刘野 孙南南

摘 要: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国诗词作为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瑰宝的一部分,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意义,是民族精神的延伸,中外文化的桥梁。本文通过传统平面媒体、新媒体和面对面交流的社团活动等形式研究中国诗词在高校的传播现状,并把目光投向高校,研究中国诗词在高校的传播情况,并争取为高校提供优质的传播策略。在过程中,也会探讨外国留学生这一群体,分析中国诗词在留学生群体中的有效传播策略,努力实现中国诗词“走出去”。

关键词:众媒时代;中国诗词;高校;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2-0196-02

当今社会,国与国之间开展着积极、向上、有益的文化交流,多种多样的信息传播形式充斥我们身边。中国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品与缩影,凝聚着中国人民世世代代的智慧,也是外国留学生认识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有效途径。作为一名当代高校大学生,研究众媒时代中国诗词在高校的有效传播策略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

一、中国诗词的传播现状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发现关于中国诗词的文化传播价值研究主要从传播途径、传播目的和传播意义等方面入手,而我国关于中国诗词的文化传播策略研究现状中的国内文化传播现状多数与我国不同阶段的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文教学有关。国际文化传播现状多数与中国诗词相关文献的翻译工作相关。此外,传统平面媒体、新媒体和面对面交流的社团活动等形式也是中国诗词在高校传播的重要途径。

在国内诗词文化传播现状方面。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靓丽的珍珠,把语文教学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沃土,把传统文化中的精粹与我们时代的要求有机结合,在提高语文素养、灵活综合地掌握多种古诗词鉴赏方法的同时,饱受中国文化滋养,让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健康茁壮成长。在语文教学中,走进诗文,诵读感悟;由画入境,展开想象;品字析词,体悟感情;知人论世,拓展阅读[1]。

在国际诗词文化传播现状方面。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语境下,以泰山诗词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泰山诗词对外传播现状,挖掘其译介策略。泰山文化是世界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泰山诗词的译介是弘扬泰山文化的重要举措。其可更好呈现泰山文化的价值,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2]。着重强调要引起人们对泰山诗词的关注,扩大泰山诗词的对外传播与影响,必须要加快构建泰山诗词的对外传播体系,而泰山诗词的外译是加快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与此同时,中国古诗词的“跨文化传播”在国际大环境的趋势下,不再是简单的两种语言之间的对等转化,而被看作是一种塑造文化、文学的重要力量,成为一种独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行为。随着地球村的形成,全世界不同地区的人们出于不同动机的交往互动行为不断增多,导致人类各项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冲突日益频繁[3]。

二、中国诗词的传播意义

中国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來发展的智慧硕果,是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瑰宝。继承中国诗词,传播中国诗词,既是发展民族文化的必要,也是熔铸民族文化之魂的必然手段。接下来,本文将从第三个方面来论述一下传播诗词的重要意义。

(一)继承传统古诗词文化

继承传统古诗词文化,是中国诗词传播意义的第一大意义,中国诗词不能仅作为沉积在地下的珍宝,它更应该被我们有效挖掘、学习并传播。古诗词作为学生的必学任务点,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热被世人逐渐重视,古诗词内容在课本中的比重也是逐年上升。继承并传播古诗词文化,可谓迫在眉睫。

(二)推动中国诗词现代化发展

中国传统古诗词代表着古色古香的传统文化,但若想要在愈发现代化的社会中生存下去,就必须丰富传统古诗词的文化内涵,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动力。“摒弃糟粕,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就是现代化发展的绝佳口号。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者与传播者,汲取古诗词文化的新内涵并不断推动中国诗词现代化发展是己任,也是责任。

(三)扩大古诗词的国际影响力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攀升,中华文化也提升了曝光度。作为东道主的我们,努力宣传古诗词文化并让国际友人接受、学习并喜爱是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扩大古诗词的国际影响力需要与现代社会接轨,借助大众传媒的便利条件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古诗词文化,感受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古诗词文化越来越受年轻大众所推崇,透过高校传媒来向当代大学生传播中华诗词无疑是新颖高效的方法。继承并传播中华诗词乃国人之己任,亦为时代之趋流。

三、中国诗词的传播途径

本项目通过对传统媒体、新媒体和社团活动三个途径传播中国诗词的研究及团队成员多方面的调研分析总结,研讨出更符合高校学生发展的中国诗词传播策略,促使中国诗词在高校的传播迈向新的台阶。

(一)传统媒体

传统媒体在中国上世纪的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在传统平面媒体传播途径的研究中,小组成员将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和文学院期刊社作为研究平台、纸质书籍和文学期刊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载体。

传统平面媒体在中国诗词高校传播中发挥作用较小,这种不具有流动性的平面传播方式显然不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4]。通过对图书馆借用及预览数据的分析、文学院期刊社诗词作品的整理,研究得出中国诗词借阅大数据,从宏观上把握传统平面媒体在中国诗词高校传播中所占比重,并甄选出优秀诗词作品书籍。

基于这种现状,在当下信息时代,手机几乎成了人人必备的通讯工具,小组成员决定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平面媒体相结合,打造出以传统平面媒体为基础的互联网新媒介,采用开发图书馆公众号的方式,将甄选出来的优秀诗词作品书籍通过每周的公众号推送到同学们面前,这使得传统平面媒体衍生出新活力,中国诗词在高校的传播更具推广性,增强高校学生文化自信。

(二)新媒体

新媒体毫无疑问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潮,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百度官方贴吧等社交平台无不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团队成员通过统计与研究相关社交平台中中国诗词的使用情况及传播现状,观看并调查《中国诗词大会》、《中国好诗词》、《经典咏流传》等节目的收视率。

实践证明,央视作为主流媒体,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将喜闻乐见的艺术表达与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相结合[5],而新媒体的出现,更为中国诗词的传播提供良好的契机,电视节目根植于传统文化,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此方式下的诗词传播效率更高,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冲击也更易于同學接受。

《中国诗词大会》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转化的有益探索。从其对国学传播的影响层面上讲,它进行了诗词大众化普及的多维化尝试;从其对综艺节目改革的层面上说,它完成了对传统节目改革的多维性尝试[6]。众多明星入驻微博也使得微博成为高校学生消遣娱乐App之一,团队成员决定注册一个新的独立微博账号,以周为单位发表推荐传统诗词的微博,贴上富有吸引力的标签吸引高校大学生,使同学们在娱乐的同时了解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众媒时代,在新媒体的引入下,中国诗词在高校的传播更为便捷,后期的问卷调查也显示,微信公众号使同学们获取更多诗词资讯,微博抖音这一新媒体更拓宽了诗词传播渠道,百度官方贴吧激发高校学子们热烈的讨论,这些传播策略反响热烈,诗词传播量有了质的增加,高校学生不断吸纳优秀传统诗词中的积极因子,体会名家醇熟的写作技巧,领悟诗词的美感,使得中国诗词在高校优质传播。

(三)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一直以来是各大高校必不可少的,在对社团活动方面的研究中,团队成员选定汉语角协会和知远诗社两大社团作为研究对象。

汉语角协会是沈阳师范大学唯一一家可以和外国留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的社团,可从中了解中国诗词在外国留学生群体中的传播情况。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汉语角协会出于其自身的视野先进性与文化多样性,具有传统诗词传播的天然优势,其举办的“中国传统诗词比拼”以游戏为主体形式的社团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寓教于乐,在游戏中传播中国传统诗词。

知远诗社举办的诗词沙龙、诗歌分享会也深刻而丰富地展现出传统诗词滋养人心的独特魅力,团队成员参与其举办的诗歌分享会,不仅了解到历朝历代的优秀诗词作品,感受到诗歌真正的魅力,也被同学们对诗词的热爱所感染。

两家社团各具特色,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在精神文化建设上丰富和弘扬中华传统诗词文化,增强本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也给外国人讲述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故事。但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

第一,中国传统诗词在国人眼中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它的美与意境无法用外国语言精准翻译出来,加之中外文化的差异,留学生并不能完全充分地体会理解传统诗词的意境,稍有偏颇的翻译可能导致美感大打折扣。

第二,社团人数较多,活动开展所需准备活动颇多,环境布景较为繁杂,实际操作性不强。针对这种情况,团队成员决定提出一些策略,促使众媒时代中国诗词在高校有效率有意义地传播。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传播传统诗词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优势互补,本文通过对三种方式的利弊分析,对中国诗词如何在高校更好地传播提出建议,力求中国诗词在高校乃至世界范围内更有效更优质地传播。

参考文献:

[1]丛文.语文诗词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5):61-62.

[2]陈静.文化走出去语境下泰山文化的对外传播与外译策略研究——以泰山诗词为例[J/OL].教育现代化(电子期刊),2018(34):378-379.

[3]杨铮.浅析我国古诗词的跨文化传播[G].新闻爱好者,2010(8):143.

[4]高雅.从《中国诗词大会》看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J].汉字文化(教育科研卷),2017(21):26-28.

[5]王振.浅析传统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策略[C].武汉:长江出版社,2018:4.

[6]王彦.《中国诗词大会》的传播效果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8(26):75-76.

(责任编辑:林丽华)

猜你喜欢

传播策略高校
试论中国主流媒体重大事件报道的国家形象传播策略
电视新闻节目借力微信平台的传播策略研究
浅谈企业社会责任的品牌传播
探析公益节目《等着我》的传播策略
地方历史文化开发的媒介策略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