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期刊“双微”传播现状与优化途径探索

2020-09-10张志薇孙燕潘菁菁朱裔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22期
关键词:科技期刊媒体融合传播

张志薇 孙燕 潘菁菁 朱裔

摘要:剖析大气科学类10种科技期刊的微信和微博传播共性与特性,探讨科技期刊与新媒体融合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分析发现,与微博相比,微信公众号更适合传播科技期刊新思想,且期刊公众号类型多为服务号。探索以“双微”服务为手段,增强与作者、编委、读者间的黏性,推送有质感的信息,缩短学术热点发酵期,从而达到提升期刊影响力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大气科学;“双微”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22-0197-02

一、引言

网络信息技术和移动通信的不断发展与电子移动端的普及,公众的阅读习惯也产生了变化。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1],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到99.1%。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2018)指出[2]: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76.2%,且公众更偏向手机端载体。传统纸媒较单一的传播方式和投放地点相对固定的弊端,易导致学术新思想发酵期较长。新媒体即时通信类具有“4A”特点[3]:任何地方(Anywhere)、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事情(Anything)、任何人(Anyone)。交互性强、不受空间限制的优势使公众可利用茶余饭后、出行途中、临睡前等碎片时间阅读[4],这样的传播方式势必对纸媒产生一定的冲击。随着融媒体的发展,科技期刊传播理念也应随之改变[5]。在众多新媒体介质中如何选择适合的渠道传播又成为新问题。

科技期刊是作者与读者沟通交流的载体,社交媒体便是最佳选择。微博和微信都是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获取平台,在众多新媒体信息数字化传播渠道中极具代表性,使用范围也最广。微博是用户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可佐以图片、视频等素材,且每日发布次数不限。微信则是以公众号形式传播信息。公众号分两类:服务号是企业或者组织向用户提供业务服务与用户管理能力的一种服务形式,发送频率为不超过4条/月,特点是消息出现在微信聊天列表中,可推送;订阅号是媒体和个人向用户提供信息资讯的信息传播方式,发送频率为不超过1条/天,但消息折叠在订阅号文件夹中,不能推送。

二、大气科学类主要科技期刊“双微”传播特点

大气科学是研究大气状态及其变化规律、成因,及其与其他圈层相互作用的动力、物理和化学过程的综合学科;分支包括大气探测学、大气动力学、气候学、大气物理学、大气环境学等,围绕这些学科,大气科学类期刊发展蓬勃[6-7]。选取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简称“CSCD”)排名前10的中文期刊(见下表),分析其“双微”传播的共性与特性。

(一)科技期刊“双微”传播现状

10种期刊微信公众号概况如表1,统计时段为2019年6月至12月。账号主体以国家和省级层面的业务和科研机构为主,一半以上微信公众号类型为服务号。发文量上,《大气科学学报》和《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发文量较大(30条/月左右),其次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大气科学》,平均发文量为9条/月,其余期刊1~3条/月。

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栏目相似,一般包括当期目录、预出版、过刊浏览等基本功能。每种期刊都具备当期目录,展示论文标题、作者、摘要、关键词等主要信息。预出版是将刚录用的稿件,经过排版或者未经排版、编校的稿件通过媒体途径优先展示,这种方式节约了编校、印刷等环节的时间,能最大限度地提前发布学术热点的研究成果。但是10种期刊中,仅有3种具备预出版功能,其中《气候变化研究进展》每天推送1篇,更新频率最高。有90%的期刊具备过刊浏览栏目,主要回顾往期期刊发表的文章。另外,70%的期刊具备稿件查询的入口,即链接到期刊网页版的登录页面。值得注意的是,只有4种期刊发布新闻资讯、编辑推荐文章解读、征稿简则等資讯类信息,内容以科技论文写作相关政策、学科领域新闻资讯、学术热点研究等信息为主。

再以10种期刊2019年11月至12月新浪微博传播为例,其中《大气科学》《气候与环境研究》更新频率较高。在统计时间段内,《大气科学》的粉丝有8080人,更新微博47条,其中原创15条、转发32条;《气候与环境研究》更新微博47条,其中原创36条、转发21条;其余期刊更新频率均低于1条/天。微博的优势是每日发送条数不受限制,关注者可随时进行回复、关注、转发,不需要经账号主体的审核。但也存在弊端:如果要保持良好的互动力与传播力,必须投入大量时间和人力成本,对于科技期刊并不是非常适用。

(二)科技期刊与新媒体途径融合存在问题

以“双微”为代表的新媒体传播模式融合了新媒体的力量,通过移动媒介传播学术新思想,增强互动参与,高效便捷的同时也存在不足,且这种不足具有普遍性,如菜单隐藏过深,影响阅读体验;预出版菜单更新不及时;专业性强,点击量和阅读量少,读者人群相对固定,推广难等。针对这些问题,在做好学术论文选题、选稿的基础上,科技期刊应思考如何利用新媒体优势,科学有效地传播学术思想。

三、利用“双微”途径扩大期刊影响力的对策

由上可见,微信是众多新媒体传播手段中较适用于科技期刊的传播,利用微信渠道扩大期刊的影响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可以总结为:

(一)保证更新频率,增强用户黏性

始终坚持“内容为王”[8],每日内容在精不在多,紧扣当前学术热点,提高更新频率,吸引读者,进而提高引用率。

(二)推送有质感、有深度的内容

编辑微信内容时,应发挥科技期刊编辑的专业素养与优势,凝练学术亮点,将每篇精选文章的阅读模拟为一场穿越时空的学术讲座。

(三)紧扣热点事件,策划专辑,增加曝光度

紧抓与学科领域有关的大型活动日、热点政策、热点专业事件等契机,搜集整理相关内容,增强关注者的亲密感,增加期刊的曝光度。大气科学类期刊可围绕每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策划专辑,如《气象》围绕当年“世界气象日”主题,邀请领域内知名学者,撰写专栏文章。热点事件关注度较高,一般能带来较高的阅读量和下载量。

(四)构建同行期刊媒体矩阵,拓展高效的移动传播网

利用转发、分享等功能扩大受众覆盖面,推送高质量的精选文章,将亮点研究成果向编委、本刊作者、期刊同行等不同类型群体传播,这种方式将相关消息分享给真正需要的人,打造优良的信息传播圈。

(五)创建用户画像,挖掘潜在关注者

后台数据可以清晰地呈现微信关注者的地域、年龄、性别,甚至每篇消息的送达人数、阅读次数、首次分享次数、总分享次数、分享产生的阅读数;基于这些数据,构建用户画像,分析关注度高的信息,挖掘潜在关注者,提高关注量的同时实现分众精准推送,达到提高期刊影响力的目的。

四、结语

社交媒体手段的崛起正在影响科技期刊的阅读方式。对于科技期刊来说,发展新媒体手段不是最终目的,只是一种传播途径,利用移动发展带来的新技术和新手段,为学科影响力传播提供新思路,思考如何以作者需求为导向,“双微”服务为手段,加强与作者、编委、读者间的沟通,从而提升期刊影响力才是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 OL].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http://www.cac.gov. cn/2019zt/44/index.htm,2019-08-30.

[2] 2018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R].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8-04-09.

[3] 陈萍.从大众传播学角度分析“微博热”[J].大众文艺,2010(17):134.

[4] 孔薇.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效果和运营策略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7):745-753.

[5] 张慧敏,商丽娜,张春丽,等.新媒体背景下地学期刊按需出版精准推送供需协调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2):141-146.

[6] 黄荣辉.大气科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2001(5):48-62.

[7] 张大林.大气科学的世纪进展与未来展望[J].气象学报,2005(5):812-824.

[8] 张福颖,沈丹,倪东鸿.基于用户增长的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运营实践——以《大气科学学报》为例[J].编辑学报,2019(5):542-544.

作者簡介:张志薇(1987—),女,广东大埔人,博士,主任编辑,研究方向:期刊编辑出版。

孙燕(1976—),女,山东潍坊人,博士,副编审,研究方向:期刊编辑出版。

潘菁菁(1990—),女,江苏扬州人,本科,编辑,研究方向:期刊编辑出版。

朱裔(1986—),女,江苏南京人,本科,编辑,研究方向:期刊编辑出版。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媒体融合传播
培育世界一流背景下普通科技期刊的发展策略
第六届陕西省科技期刊评优结果揭晓《西北园艺》荣获特色科技期刊奖
移动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的机遇和挑战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