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室内会议新闻摄影探究

2020-09-10邹冰晶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22期
关键词:新闻摄影高校

摘要:室内会议新闻是常见的高校新闻活动,用途广泛,有效提高新闻摄影技巧对新闻活动的宣传效果有积极影响。室内会议具有主题明确,场合正式;以静为主,动静结合;注重礼仪规范的特点。要想把握新闻摄影的要点,需做到详细掌握会议主题;灵活运用室内摄影技巧;讲究摄影礼仪,以正面宣传为主。

关键词:高校;室内会议;新闻摄影;摄影技巧

中图分类号:J41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22-0179-02

室内会议是高校最为常见的新闻活动,适用于公务接待、校际合作、调研学习、工作部署、总结表彰等多种主题。作为记录会议事实、传播会议信息的重要辅助手段,室内会议场合的新闻摄影活动不可或缺。摄影图片的真实性、生动性和感染力,往往影响着会议新闻稿的质量、学校或二级学院的对外形象、传播效果和招生情况。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有效提高高校室内会议新闻摄影的技巧。

一、明确室内会议的特点

(一)主题明确,场合正式

学校室内会议是有组织、有领导、有目的的议事活动,要求在限定的时间和地点,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因此有比较清晰的主题和目标。会议旨在传播思想、凝聚共识,主要功能是议论、决策、协调和教育。在流程上,无论是发表意见、研究事项,还是举办仪式、表彰颁奖,都有事先设定的次序安排,越正式的会议,流程越清晰可控。对新闻摄影而言,一般不会遇到干扰或突发情况,发挥空间较大,可以适当提高专注度[1]。

(二)以静为主,动静结合

高校室内会议大多采取座谈形式,意见渠道是发言,参会人员主要是教师,偶尔也有学生参加,但都不会频繁走动,以静态为主。但由于发言是重要环节,发言人的神态、动作及其变化就成了拍摄重点,要敏锐抓拍发言人的特写,同时也要注意捕捉听众的微表情。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人物的瞬间形象是多变的,人像是动静结合的变量,只有准确抓拍,才能产生具有冲击力、感染力的人像照片。

(三)注重礼仪规范

学校室内会议作为一种文明程度较高的校园活动,有一定的礼仪规范。座次排定、发言次序,甚至是参会人员的衣着仪态,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与会人员的礼仪规范。作为摄影人员,要时刻讲礼仪、守规矩,体现职业素质和个人修养。

二、把握新闻摄影要点

(一)详细掌握会议主题

作为摄影人员,要和会议的组织者沟通好,会前应详细了解会议的主题、议程、参加人数、会场环境等,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件的,提前去会场进行踩点工作,实地考察会场的面积、灯光、功能区分布情况,了解主宾位置、进出通道、摄影机位等,对光线和构图进行预测,根据现场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携带三角支架和闪光灯。如果会场有横幅,拍摄时要注意把横幅完整地纳入画面,表现新闻背景。要提前了解会议的主要人物、重要嘉宾和发言人,择机拍摄人物特写。如果有表彰颁奖环节,还要有拍摄握手、合影的心理预期。摄影应做到主题明确,画面形象直观、突出,每个画面有一定意义。摄影图片一般作为插图,应用在会议通讯稿中,为了辅助文字新闻报道,照片往往会配上简短的文字说明,反映画面内容,因此摄影图片的意义很关键[2]。

(二)灵活运用室内摄影技巧

室内会议摄影简而言之要做到构图完整、光线讲究、色彩协调、画面生动。

1.光线色彩

室内光线多为照明灯光,如果是偏暖黄色的灯光,需要调整白平衡,降低色温参数500~1000K,使拍摄出来的画面和人物不至于偏黄。如果调试快门优先,ISO设置在400~800之间,而光圈让相机自动控制,画面的亮暗则由曝光补偿来控制,这样的设置可以让拍摄者更灵活地应对拍摄场景。对焦模式设置为伺服自动对焦(AD-C),搭配高速连拍模式,每一个场景连拍多张,拍完再从中挑选,保证出片率。如果是近距离拍摄,闪光灯不要直接对着人物,可以稍微向上,通过天花板的反光进行补光,这样画面中人物的脸不容易出现发白的现象。要打开防红眼设置,避免人物眼睛发红。如果是远距离通过长焦拍摄人物,那闪光灯可以直接对准人物,或者根据距离远近作适当的角度调整。如果不开闪光灯,尽量使用三脚架,或找到稳定的支撑点,在释放快门时,将相机靠在支撑点上,然后轻轻地揿下快门,释放按钮,从而避免因相机晃动导致照片模糊。

2.畫面构图

首先需要拍摄整个现场环境,反映会议的主题和规模,必须正面,尽量找一个拍摄高点,用广角镜头从高处俯拍,使画面具有层次感和透视感。可参照横梁柱子,把画面拍得“横平竖直”,否则会有失重感。会场横幅要拍进画面,但不应把横幅放在画面的顶端位置。再择机到会场四周的角落位置,拍摄全景予以辅助使用,多角度反映会议状况。广角全景拍摄时,不要使用闪光灯,否则会使近处人的面部发白,而远处偏暗、曝光不足。另外,拍摄人物时切忌切割人物,画面里要避免出现与拍摄主题没有关系但色彩明艳的物品[3]。

3.抓拍时机

如果说拍摄点决定着主体的地位和画面的基本结构,那么拍摄时机则决定着主体的动作和神态。要把握好抓拍时机,拍摄发言人特写画面,捕捉典型瞬间,让形象说话。这时需要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来抓拍,可首选快门优先模式。会议刚开始时,人员较整齐,精神较饱满,拍摄出来的人物感觉较好,适合拍摄全景。会议进行过程中,则是表现人物细节和丰富表情的良机,可用大光圈拍摄特写镜头,通过背景虚化凸显人物主体[3]。

4.照片后期处理

照片后期处理是室内会议摄影不可缺少的一环。拍摄完毕后,摄影人员一般要对拍摄的照片进行筛选,并对选中的照片进行数字化处理。所谓的数字化处理,就是指利用相关计算机软件,最常见的是美图秀秀和光影魔术手,对照片进行光线、色彩、构图的处理。构图的处理,一般是对照片进行裁剪,使其达到最佳效果。以裁剪为例,主要是为了调整照片结构的不足,突出会议场景、重要任务、会议主题等,从而更好地辅助新闻报道,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例如,在突出人物形象方面,摄影者往往采用背景虚化的方式,减少背景所占空间,凸显人物,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形象、富有魅力,从而更好地突出会议主题。

(三)讲究摄影礼仪,以正面宣传为主

首先,尽量不要干扰参会人员。小型会场要启用静音模式,动作轻柔;大型会场注意不要堵塞进出通道,注意闪光灯的角度和闪光量,不能靠发言人太近。另外,还要注意不要穿着颜色鲜艳的服装等。其次,正面表现人物形象。领导是会议新闻的核心,记录会场全景的大镜头应朝向领导。每个发言人都要拍,拍上名牌,在不干涉、不影响被拍摄人的情况下,特写拍摄捕捉讲话人的神态、动作。如果低头,表情不对要重新拍摄,注意人物表情,避免拍到闭眼或其他不雅表情。拍摄听众时,要选择听众认真听讲或做筆记的时机,分排分批进行拍摄,不需单独出镜,不应出现打哈欠、睡觉、揉眼睛、喝水等画面[4]。

明确了室内会议的特点,并掌握了室内会议摄影的要点之后,高校或二级学院如想更清晰地记录室内会议,利用相机捕捉重要的会议瞬间,还需要组建一支专门的摄影队伍,并对其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1.摄影人员的组织

要想组建专门的摄影队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团队成员的招聘。根据学校的优势,学院可设立相应的社团组织,或者以学院的名义招募喜爱摄影的学生加入。这个组织需要一名指导老师,由该老师负责社团的日常管理,同时分配任务,组织活动,形成凝聚力。

2.摄影技巧的培训

相机的使用指引。拍照前,首先要认清自己手中的设备。一般来说,现代社会使用单反相机的学生居多,使用时,要注意了解快门、光圈、景深、曝光补偿、感光度ISO、白平衡功能等。此外,还应该注意规范操作和相机的保养。摄影时,要稳拿相机,用相机绳拴住手腕,以达到固定的效果。同时,要半按快门,调出绿点,并准确对焦。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拍照姿势。合适的拍照姿势决定了照片的拍摄质量,是影响新闻宣传质量的重要一环。

会议主题的把握。根据高校日常会议的情况,一般室内新闻主要包括讲座新闻、日常主题会议等。讲座新闻要注意突出主讲人、主持人,同时注意大场景、师生互动特别是会后合影。日常主题会议跟讲座一样,要特别注意参会领导。

照片的后期处理。对于室内会议新闻摄影而言,照片的后期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具体来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尺寸与构图。所谓构图,听上去是一个比较深奥的话题,简单来说,就是对原本不太好看或结构不太合理的图片,进行校正处理,如通过裁剪照片突出照片的主体,就属于典型的二次构图。其次,曝光调整。照片后期调整中所说的曝光问题,大致可以分为曝光不足和曝光过度两大类,其中也可以细分为局部或全局曝光问题等。我们可以先针对整体进行大范围的校正,然后再针对局部的问题进行修饰。最后,瑕疵修复。曝光和色彩的调整,可能会影响画面中的细节,如人物面部瑕疵。如果仅是修除斑点或眼袋,那么只需简单处理即可完成,但如果画面中充斥着各种杂点、污渍及杂物等,则需要将周围的杂物修除,使画面更加简洁、干净,人物主体更加突出。

三、结语

受制于环境,室内会议摄影人员一般是“单兵作战”,要拍摄高质量的图像,要做到眼亮、手快、脚勤,边观察,边选择,对专业性要求较高。掌握会议主题,活用摄影技巧,讲究摄影礼仪,会让新闻摄影事半功倍。另外,室内会议相对其他活动,艺术表达的空间较小,要善于寻找会议中的亮点,提高图像的含金量。

参考文献:

[1] 汤序民.会议新闻摄影的四点技巧[J].青年记者,2019(05):49.

[2] 陈思言.论新媒体时代下新闻摄影记者的生存与发展[J].现代交际,2016(08):89-90.

[3] 张晶.浅谈室内会议新闻摄影[J].记者摇篮,2020(06):164.

[4] 秦英菲.简述会议新闻摄影分析[J].艺术科技,2014(06):273.

作者简介:邹冰晶(1992—),女,河南信阳人,硕士,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

猜你喜欢

新闻摄影高校
新闻写作的叙事视角探讨
从《忠诚与求实》的拍摄谈新闻摄影的突破
新闻摄影应用于公安宣传工作路径探析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网络时代新闻摄影的新发展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