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2020-09-10陈怡

高考·中 2020年3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培养核心素养

摘 要:基于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实施,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基于此,必须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果,实现全面发展。本文重点探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相关问题。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

数学核心素养,具体来说就是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提高数学关键能力、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品格。新课程标准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数学教师,应抓住机遇与挑战,從学生认知规律出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相关内容,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的同时,促进学生长远、可持续发展。接下来,谈谈对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活动情境的创设,必须基于学生日常生活环境、生活实践,旨在引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学生在熟悉的、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能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全面掌握数学知识。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应充分了解班级学生性格特征、兴趣爱好,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环境、生活实践中挖掘与章节知识息息相关的教学素材,为学生创造丰富、优质的数学体验。如,在讲解《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章节知识点时,教师可利用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在课堂上播放商品竞猜视频,视频主要内容为:主持人亮出一个商品,台下观众在不知道价格的前提下去猜价格,甲说:“1300元”,主持人说太低了,乙说:“2100元”,主持人说还是低了,但接近了,然后乙继续猜:“2300元”,主持人回答还是低了,在几轮的猜价中,最后明确这个商品的价格是2500元。观看完视频后,教师抛出问题:“如果你是视频中的观众,你会怎么去猜价格?”立即有学生举手回答说:“我会先估算一下商品的价格,如果价格低了我就上涨100元,如果高了就下降100元,然后根据主持人的提示,慢慢缩小上涨或者下降的价格幅度,进而得出答案。”这种教学方法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思维方式联系非常紧密,学生感到熟悉,进而大大提升了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二、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

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以“灌输式”理论教学模式为主,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权威性不可撼动,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质疑,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很容易丧失学习兴趣、信心,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思维定势,对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非常不利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应走下权威的神坛,将课堂时间教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习惯。首先,教师可布置学生课前预习,在课前设计相关问题,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提出的问题,让小组内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通过相互合作、共同探讨,有利于培养团队协作意识、人际交往能力,促进长远发展。其次,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应增加探究教学比例,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章节知识点时,由于该章节知识比较复杂,因此,教师在做好基础讲解,为学生知名方向后。但其次,三角函数也可以衍生出很多知识点,教师无法一次性将所有与三角函数有关的知识都讲完,因此,可以为学生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要求学生结合知识点、相关材料来自主探究,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及时归纳发现的问题,进而在后续提问、合作探究中加以解决。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习惯,还能培养学生开阔性、灵活性等优秀的数学思维品质。

(二)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参与协调的能力

众所周知,合作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应用,有利于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注重开展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课堂教学参与性、积极性,在互相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如,在结束数学测试后,教师需要讲解试卷,此时,可以基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学习基础等情况,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都是优、中、差学生混搭,每个小组共同合作讨论试卷中的试题,针对每道题给出所有可能的解法,并标出无法解答的试题,在合作讨论完之后,教师组织每组同学拿出无法解答的问题,然后全班同学在一起研究解决。如此一来,不仅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还能有效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质,促进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以致用,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数学具有非常强的实际运用能力。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过分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了取得高分,很多教师都是鼓励学生死记硬背一些数学公式、概念等,导致学生无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师应高度重视加强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学会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日常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教师要摒弃传统的“灌输式”理论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采用问题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动脑筋、多思考、多实践,注重让学生全面掌握数学知识规律,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而能够将所学知识与日常实际高度结合起来,实现创新式运用。

(四)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反思感悟能力

温故而知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升华和深化,大量的数学教学实践证明,善于归纳总结、懂得反思的学生往往数学成绩更加优秀,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能够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进而能够深入理解、巩固记忆,这一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有利于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由此可见,高中数学教师应高度重视在课后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反思感悟,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升华和深化。如,在学习完“诱导公式”章节知识点后,大部分学生都能记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口诀,但是,学生做题的正确率还是不高。基于此,教师可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小组成员互相讨论,总结出解题不正确的原因,并反思、总结出怎样才能正确运用这些公式、提高解题正确率。学生通过相互探究,很快总结出易出错的原因:对这些口诀理解不清;虽然理解了,但容易混淆或遗忘。那么,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熟记、理解这些口诀之后,利用书本中的诱导公式再自己验证一遍,如此一来,学生很容易掌握这些诱导公式,并熟练运用。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对提高学生数学品格、数学能力而言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潜移默化的具备核心素养,进而对“真、善、美”产生正确的认知,实现全面发展。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高度发挥自身的引领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辉.浅论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教师的转化作用[J].数学教学通讯,2017(18):35-36.

[2]佚名.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运用设问渗透数学核心素养[J].新课程(中学),2018(10).

[3]宋卫东,游爱玲.信息技术助推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探究[J].中学数学月刊,2018(4):46-47.

[4]姜志惠,于川.基于核心素养刍议高中数学学习方式的现实表现与改进策略——以2017年高考(天津卷)数学文史类试卷为例[J].考试研究,2018(2):13-21.

作者简介:陈怡(1983.09——),女,民族:汉,福建福州,大学本科,职称:中学一级教师,现工作单位:福建福州格致中学,研究方向:高中数学,单位邮编350000。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培养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