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开展班队课活动对小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

2020-09-10李丽萍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7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小学

李丽萍

摘要:“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习创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力奋斗”这是在“六一”儿童节习总书记对少年儿童提出的又一希望。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德育教育对于小学生的身心成长至关重要。小学生年龄比较小,道德品质还处于形成阶段,通过凯子班队课教育活动,可以提升小学生的道德素养,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孩子的终身发展。在班队课活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把体验教育、渗透教育和养成教育结合起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班队课活动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队课活动;德育渗透

引言

我们面对的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培养的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作为少先中队辅导员,党要求我们的孩子要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细细想来,肩上担负着的使命实在是太重。可现阶段,我国教育正处于传统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小学开展队课活动,能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能让学生掌握基础性的法律知识和提升思想品德。因此,在小学的队课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德育于小学队课活动教育的意义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很多学生在家中能享受到的福利越来越多,而且当前计划生育政策依旧对中国家庭存在影响,部分家庭中的子女人数都不多,这就有可能导致很多家庭成员给予自己孩子过多的溺爱与包容。小学生并没有较强的分辨能力与思考能力,他们只会基于自己所生活的环境确立自己的生活模式。因此,在家中受到溺爱的学生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为他人考虑等缺点,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够尊重老师,在与其他同学相处的过程中又太情绪化,处理不好跟其他人的人际关系,这对于他们今后的生活将产生极大的阻碍。因此,在小学队课活动课堂上,教师要不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理念的渗透,针对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所存在的特点,对其加以正面的引导与教诲,慢慢地用温和的态度与耐心的指导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认识到尊师重道的重要意义,并锻炼他们处理生活中出现各种问题的能力。确保他们能够成长为遵纪守法、讲文明懂礼貌的优秀青少年。

二、小学队课活动中德育的渗透策略

1.和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融入德育教育

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让小学生去了解学校和班级的规章制度,认识到规章制度的合理性、正确性,明白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重要性。要让小学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要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为今后的遵纪守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队课活动中落实规章制度是非常实用的。比如说,平时教师可以表扬那些遵守纪律的学生,让他们起到模范和榜样的作用。教师要真正地去欣赏小学生,鼓励的眼神,赞许的示意,正式的表扬,都可以引发小学生的荣誉感,让他们树立遵守纪律、敬畏规则的意识。另外,教师要广泛地去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教育素材,给学生讲历史故事、身边故事,深刻地去剖析这些故事,挖掘其内涵,引导学生去热爱祖国,建设家乡,遵守法律,自强不息。教师要找好切入点,不要一味说教。教师要了解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不能牵强附会,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去引导,自然而然,润物无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去提升能力。

要想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教师就要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让小学生受到环境的熏陶。一個学校的校园环境,是社会价值和学校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也是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法治观念的有效阵地。学校要根据自身特色,去营造良好的氛围,可以充分利用板报、海报、校刊、网站、公众号等各种各样的载体;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知识竞赛、张贴名人名言和宣传标语等等,营造学校法治教育和道德渗透的浓厚氛围。

2.挖掘教材中的素材,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因此,在小学开展队课活动中,教师一定要拟定队课活动方案,同时在自身的认知理解程度上进行深度的融合,并且在讲述教材的内容上渗透德育教育,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例如,在开展《诚实守信伴我行》主题队课活动中,教师通过对主题活动方案的拟定,确立活动目标是:提高小学生明辨是非的认知能力,让他们认识到说谎带来的危害,从而使学生养成不说谎话与勇于承认错误的良好道德品质,促使学生在今后做诚实守信的好孩子。可以看出,这次主题活动与小学生的道德素养是紧密关联的。因此,通过本次主题教育活动,有助于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的开展。又如,教师在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发现,本文的主旨是让学生感悟“熊小弟”的故事,进而引导出丢东西的危害,让学生认知到讲文明的意义,使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文明风貌,并让孩子们掌握一些礼貌用语。由此可见,这一主题教育活动是与小学德育教育中的“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内容相匹配。

3.创设相关情境,实现德育渗透

小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于世界的认知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告诉他们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但在小学队课活动教育中,往往受限于学生阅历与教学场所等,学生并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师所讲解的各种知识,也不知道如何将其应用到实处。所以,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展开教学,让学生虽然在教室中,却依然能接触到丰富多样的模拟情境,并且按照在小学队课活动中所学的知识解决情境中的问题,提升自身思想品德修养。通过模拟情境的主题活动方式,学生不仅能很好地理解教师所介绍的思想品德常识与队课活动知识,而且还能学会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累更多生活经验,为今后的高质量社会生活做铺垫。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阶段开展队课活动教育,要充分的认识到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个体差异性,根据他们的兴趣在教学材料的内容与活动上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并且还要积极地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进行道德上的熏陶,促进小学生健康的成长,并要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这样才能让德育教育在小学队课教育活动中得到渗透,以便促进学生的道德素养,让学生成为懂礼貌、守纪律、不乱丢、乱扔、爱护家园、热爱祖国的好少年。

参考文献

[1]2005年全国少工委正式颁布的《刚要》。

[2]团县委下发的《少先队入队手册》和《操作范本》。

[3]吴寿海.小学德育教育如何开展,才能高效达到预期目标[J].作文成功之路,2018(10)。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小学
德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思路初探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