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媒体融合的一点思路

2020-09-10谢晓研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新闻媒体融合新时代

摘要:走进新时代,迎接新挑战。媒体融合是当前大势所趋,在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深刻变化的大势下,必须在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式等方面全方位创新,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打造互动凝聚的“两个舆论场”,构建观念引导的新格局。这一年多以来,博尔塔拉报社在媒体融合等方面做了大量探索融合的工作,在做好公众号、抖音、微博、网站等平台的基础上,兼顾好传统媒体,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做了以下认识和思考。

关键词:新时代,媒体融合;新闻

一、媒体融合,既要好看,还要好玩,。

媒体融合不是只侧重于如何做好公众号、网站、附带做好每况日下的传统媒体,而应该是一视同仁、共同发力,发挥好它们各自的优势,加强统一策划、统一报道,形成更加有凝聚力、更加有公信力、更加权威高效的发声渠道。

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作为传统报社出身,我们有很大优势——原创,我们有首发权和版权。我们有一条很成熟的链条,采写、编辑、刊发,如果能把原创做得更好,搞好深度报道,让新闻更有故事性,并添入人文情怀,加上理性的思考客观的评价以及可操作性的建议等等,把一条新闻做实、做细、做到“吃干榨尽”,就不怕没有读者。

一是,要让新闻可读。新聞标题对于吸引受众阅读新闻报道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在信息量爆炸增长的当下,读图与读标题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阅读方式,这就要求编辑、记者在拟题时,做到精准、吸睛。还要把受众摆在第一位,把他们所关心的内容提炼出来,满足受众的需求。在公众号运营过程中,已经很好地证明了标题对要强调的是,做好标题不是做成“标题党”,不是无中生有、夸大事实、哗众取宠,那样,反而会领读者反感。

二是,要让新闻耐读。新闻报道的可读性是提升新闻影响力、受众认可度的关键属性,它既受新闻素材的影响,也由记者的写做方式、文字功力决定,写作时,要在选好角度的基础上,让报道言之有物,切忌空洞,在新媒体运营当中,读者关注点除了新闻本身,他们也关注新闻的延伸、思考、启发等新闻背后给人的启迪。所以,新旧媒体提倡有思考、有温度、有深度、有指导性和服务型的新闻。

三是,要让新闻与受众产生共鸣。在做新闻产品时,要用百姓喜欢的语言,生动真实地反映社会变化,百姓关注的热门话题,以故事化、人物化、生活化的展现方式,增强新闻的阅读快感,在潜移默化中让受众了解什么、建议什么,这样的新闻会在得到欢迎、受到认可。我们在新媒体运营中,大胆使用了年轻人,他们以年轻的视角、年轻人的语言、年轻人喜爱的方式,推出了文化、旅游、美食等专题内容,点击量和阅读量非常高。

二、媒体融合,既要取长,更要补短。

(一)力争相融

媒体融合,不是简单的相加、重合、重复。因此,媒体融合的关键,就是要在继承与发展上精确地找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各自的角色定位和特点优势,从而构建起观念引导新格局。

(二)力争同步

不难发现,当下,我们的各个媒体在融合上还存在割裂状态,就是各业务科室在业务交流上还有待于加强,各干各的,各行其事。比如,纸媒发现好的新闻,或好的线索,新媒体不知晓;新媒体和通讯员来往较多,好多线索是通过他们来提供的,而纸媒还在按部就班。种种隔阂造成了新闻资源上的浪费。如果能加强交流、通畅合作,盘活现有的新闻资源,上述情况会得到很大改观。

故,笔者认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就迫切需要抓好顶层设计,必须改变以往“自扫门前雪”、各干各的割裂局面,在工作中做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同部署、同策划、同运行,才能形成观念引导合力推进。比如工作例会中,要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同策划、重要典型集体采访,实现数量与质量并重、平面与网络互动,内容与外部共振。

三、媒体融合,既能互补,更求双赢。

(一)因为受众的不同、阅历的差异,使得读者关注点和兴趣点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深入基层、沉到一线,在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中,准确掌握不同群体的显示需求,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各自的特点,有的放矢做好观念引导。比如,对年轻读者的引导,就让新媒体打头阵,以其短平快的方式和特点吸引读者。传统媒体可以通过开设访谈专栏、体会、大家谈等方式,引导有关人士发表意见建议,从而满足个性需求。

(二)处理好时间和先后。新媒体要做到第一时间、第一速度、第一视角, 新媒体传播速度很快;而传统媒体就往往使新闻变成了旧闻,时效性也差,怎么办?这就需要让新媒体先通过“广而告之”先造氛围,做到“先发制人”,传统媒体立足深度剖析,挖掘更多、更深的内容,然后结合新闻本身为受众再解疑惑,让新旧媒体真正做到有主有次,各有侧重,在切实发挥出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各自的优势和特点的基础上,更好地形成强大合力。

(三)减少差别。新媒体发布信息从来都是新鲜、快速、传播快,形式活泼,受众广泛;传统媒体传播慢、内容多、形式死板,读者不爱看。由此,也会导致两个平台传播的信息有误差,或者不一致,给受众造成误解。这就需要传统和新媒体做到同源、同步,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四、媒体融合,要精益求精,才能“吸粉”。

不论纸媒还是新媒体,精品一直是稀缺资源,精益求精一直是我们追求的。

那么我们能不能借鉴上述的做法呢?全力以赴出精品?现实条件说明,肯定不行,因为,没有那么多人力物力来支撑。

在现行条件下,我想,能不能从以下方面来尝试:

一是盘活新闻资源做精品。在新闻资源一定、采编人员固定的情况下,如果能加强交流、通畅合作,盘活现有的新闻资源,让新旧媒体都及时掌握,发挥新闻中央厨房的作用, 大家从各自的平台出发,各取所需,各自加工成各自需要的菜品,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各平台壁垒被打破,通畅合作,各自为政的状况有会改观。

二是把现有的栏目做好。每年,按照上级的要求,我们会开设一些栏目,比如环保督查、建国70年、访惠聚、民族团结一家亲等、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抗疫先锋等等。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加强策划、通力合作 把这些栏目做扎实,比如说推出系列报道、蹲点报道、践行“四力”等等,增加新闻的看点和可读性。

三是新媒体发挥工匠精神。我们的平台也有自己的特色栏目,如何将我们的小薇探店、遇见博尔塔拉这类栏目大放光彩,比如关注本地时尚、本土特色、传统文化等,充分用好我们手中的资源,做得更细、更全面,延伸阅读的可能性更大,充分用好我们整个团队的力量去做,打出我们品牌, 做好看的新闻。同时,将流行元素融入其中,让读者有不一样的体验。

五、媒体融合,塑造多面手是关键。

当前的媒体发展需要复合型的人才,在培养人才方面,结合 工作实际,笔者认为,要让纸媒记者和新媒体记者一起选题、参加采访,稿件内容可用纸媒记者采写的,新媒体记者主要在视频、 图片等方面做好材料收集,各取所需,各自发挥各自的优势,也可以做到相互补充、相互学习。 此外,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记者也可以通力打造用户喜欢的形式, 使用抖音、短视频、甚至直播、VR等,用好的内容,再配以新鲜、流行的形式,读者的关注度会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2018年第六期《新闻与写作》

作者简介:

谢晓研,博尔塔拉报社。

猜你喜欢

新闻媒体融合新时代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解构口语化新闻的语言特征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